本书共分6章, 主要介绍了调制解调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路结构、 工作原理, 以及采用调制解调器集成电路构成的调制器、 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 蓝牙无线电收发器电路和GPS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实例的主要技术性能、 引脚封装形式、 内部结构、 工作原理、 电原理图、 印制电路板图和元器件参数等内容。 其电原理图、 印制电路板图和元器件参数等可供工程设计中参考。? 本书突出“先进性、 实用性”, 可作为从事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 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 无线网络、 无线安全防范系统等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制解调器电路设计时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 电子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小孙学变频(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变频器的主电路、变频调速系统的带负载能力、变频调速系统的加、减速及保护功能、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变频拖动系统的应用、各类生产机械的变频调速实例,以及一些常用的变频器的性能参数,为各工矿企业从事变频器应用的电气工程师们解答了变频调速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各种现象。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对集成电路制造的主流工艺技术进行了逐一介绍,例如应变硅技术、HKMG技术、SOI技术和FinFET技术,然后从工艺整合的角度,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对典型工艺进行介绍,例如隔离技术的发展、硬掩膜版工艺技术、LDD工艺技术、Salicide工艺技术、ESD IMP工艺技术、AL和Cu金属互连。然后把这些工艺技术应用于实际工艺流程中,通过实例让读者能快速的掌握具体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旨在向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朋友介绍半导体工艺技术,给业内人士提供简单易懂并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参考书。本书也可供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阅读参考。
本书结合外LCD背光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在简要介绍LCD及背光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LCD背光源的应用技术。全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LCD背光源技术、CCFL及EL背光源与驱动电路、白光LED背光驱动电路、LCD背光驱动集成电路、LC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LC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实例。本书题材新颖,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子、信息、航天、汽车、国防及家电等领域从事LCD背光驱动电路开发、设计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绿版电子电路498例》以图解的形式对各种电路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收音机电路、音频电路和高保真电路、电视电路和视频电路、汽车电路和自行车电路、计算机微处理器及其接口电路、信号产生器和振荡器电路、单元设计电路、业余制作和游戏电路、家用电器电路、电源电路和电池充电电路、射频电路、测试电路和测量电路等.本书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电路图讲解目前较新且实用的电子电路,《绿版电子电路498例》共有600多个电路,每个电路都有相应的原理分析及用途介绍,具有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书是“电子大讲堂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7课,以老师授课和师生交流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电子电路识图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电路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常用元器件的特点与作用、电路图的画法规则和看图技巧、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等,并通过具体电路实例详细讲授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分析技巧。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透彻,适合广大电子技术初学者、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能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革命漩涡的中心。60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一瞬间。在最近的这60年中一个技术发现引发了百舸争流,随之产生了遍布全球的一系列变革,带给人类的冲击。这些变革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加速改变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基本核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变革还仅仅处在初期阶段!《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介绍了微电子学和纳米技术的一般知识和工程基础,并探讨了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如何在各学科领域甚至整个人类文明中引起广泛的变革。《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浅明的数学知识,将众多微电子和纳米科学的神奇之处展现出来,包括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光导纤维、手机、电子邮件、数字电视、纳米机器人等等,读者即使只有很少甚至没有技术背景,也可以顺利阅读。《硅星球
本书是美国知名大学广泛学习的教材。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及其基本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三个部分。全书结构合量、层次清晰、文字流畅。书中具有丰富的例题和习题,而且不同层次的习题要求明确,很适于自学。本书还配有光盘(Virtual Lab CD-ROM)以辅助教学。 本书作者Neaman教授于1980年获新墨西哥大学杰出教师奖;在1983年和1985年,被授予工学院教师称号;在1990年和1994至1999,获得由毕业学生授予的学院教师奖;在1994年,还获得工学院教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