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安排上尽量避免与药剂学教材中基本知识重复,着眼于我国药物制剂研究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也力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书概述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原理和制剂成型机制,详细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优化设计方法,从现代药剂学的角度,重点阐述了各种骨架型、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详细讨论了影响各种类型的骨架片、胃内滞留片、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和微孔膜包衣片或微丸、渗透泵控释片以及经皮制剂等药物释放的因素,书中列举了大量翔实的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实例供读者借鉴,对各种制剂中所用的辅料、高分子材料,以介绍常用品种的性能、应用实例为主,对各剂型制备所用的设备,重点介绍常用仪器设备。同时全面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质量控制、体内及体外评价标准和方法。
本书是为满足我国生化制药及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编写的专著。作者总结了几十年科研、教学及生产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现代生化制药所涉及的理论、技术与工艺,详细介绍了180种生化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性质,采用原料以及不同原料的不同技术路线、工艺过程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等。特别对工艺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特别对充分利用与开发天然资源及再生资源制造生化药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本书可供生化制药企业、科研单位技术人员使用,医药大专院校师生及医药行业专业人士参考。
宋航等的《制药分离工程》着眼于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全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考虑,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绪论、制药原料的预处理、固一液初步分离、一般分离纯化、高度纯化、进一步的成品加工,以及溶剂的回收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更为完整和系统化。在有关章节编排中,经过多年研讨,采用了既考虑基本沿着制药过程从原料到产品的顺序,也将其中有关内容分别按固-液分离和液-液分离,有固体介质的分离和无固体介质的分离,初步的分离和高度纯化等不同类别,有规律地分类顺序编排,有利于学习和教学中能更好地掌握同类别和相近分离原理和方法的特点。
本书是一部论述液-液萃取过程基本理论、萃取过程计算和萃取设备的专著。书中重点讨论了萃取溶剂的选择原则、萃取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不同萃取模式的过程计算;进而介绍了萃取动力学,萃取过程的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广泛应用的主要萃取设备、它们的类型、设计放大和操作特性,所涵盖的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化工或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在湿法冶金、核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化工和制药等行业从事萃取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科研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药剂设备原理与设计》全书共8章,分三个层次:主要介绍药剂设备中常用机构和装置,包括自动上供料机构、药品计量机构、药物灌装机构、瓶类容器工作机构、药品软包装工作机构;药物制剂机械设计原理和总体设计;药物制剂机械设计实例。本书是在《药物制剂机械设计》一书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整理改编的。本书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以药剂设备典型机构为载体进行分析与介绍,尽量采用图例与文字叙述相结合,力求简明、易懂、实用地反映主要剂型设备的典型药物制剂机械的原理、应用、设计及GMP的有关要求。读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药剂设备的分析与设计能力。本书适用于药剂设备、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有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在本书中,作者深刻而又地介绍了药物研发齣现状和需求。从事药物化学和合成化学的工作者和研究生将从该书学到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书的前两章论述了药物研发的复杂性,对于任何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的分子必须有适当的途径来发现构效关系,以及由最初的小范围的实验室合成到工艺优化直至成功投入商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因素。剩下的15章是大量关于从化学合成到临床的抗癌、抗感染、抗心血管和代谢方面药物合成的例子。同时,这些章节中的每一章都对通过化学手段将代药物的疗效改进到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的例子进行了阐述。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