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为酒之骨,曲为酒之魂,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之所在。用曲酿酒是中国酿造酒的特色,也是世界东、西方酒文化的分水岭。中国酒曲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功能独特,各有千秋,用曲酿酒,是我国祖先民巧夺天工的发明,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中国酒曲制作技艺研究与应用》从资料收集、内部刊印到今日成书,历时四十余载。全书系统收集整理了近现代制曲历史24篇,以茅台制曲工艺为典型代表的高温制曲工艺26篇,以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为代表的中高温制曲工艺19篇,以汾酒等为代表的中温制曲工艺10篇,强化大曲等制曲工艺14篇,各种小曲制曲工艺34篇,根霉纯种制曲工艺14篇,麦曲制曲工艺27篇,红曲制曲工艺21篇,麸曲及酵母制曲工艺28篇,总计汇集各类制曲工艺217篇,可谓是集近现代制曲工艺之大全,较全面反映了我国近现
本书是作者参考了大量外文献,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编写而成。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篇着重介绍了微胶囊制备方法的原理以及控制释放的机理,并对微胶囊产品的质量评价与贮存稳定性做了阐述。应用篇主要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品及饲料中的应用。 本书可供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及饲料等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全面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特性、性能、毒性、和产制造方法和生产工艺,特别是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以增强读者感性认识。 本书主要包括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和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9880—94 所包括的法定食品添加剂和一些常用的非法定食品添加剂及新食品添加剂,共853种。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食品科研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的拉技工作者、生产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由于作者桂仁义、桂仁德一直在企业进行服装版型研发与业余教学工作,故《女装立裁工业原型制版》以服装立裁造型、人体结构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为内容核心,并且特别注重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让服装版型的制作更加科学合理,富有创意性与灵活性。 另外,《女装立裁工业原型制版》以结构分析图为中心,把创意技巧、立裁经验参数与技术都渗透到了每个具体的案例中。
本书以合成革工艺为主,兼顾主要设备和化学品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合成革的定义、分类、用途和发展状况;海岛纤维制造工艺;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基布加工工艺;减量技术;干燥、上油、片皮、磨皮、揉皮等基布后加工技术;干法移膜技术;表面修饰与整理技术;染色与整理;过程控制分析与理化检验。 本书可供从事合成革生产、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
本书对1876年至1937年间西方印刷技术取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本书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该书认为,中国人有选择地采纳西方印刷技术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同样地,上海的资本主义印刷业之所以能在晚清民国年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商业制度与行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与印刷和出版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书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结构、组成、性能和脱胶、后整理工艺及其应用。包括亚麻纤维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化学性质,亚麻纤维中纤维素共生物的结构及对亚麻性质的影响,各种脱胶、染色、防皱整理、柔软整理、生物整理工艺、特点及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亚麻纤维的应用、国际流行趋势和我国发展亚麻织物的优势和意义。 本书可作为大学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可供从事亚麻纤维研究、生产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谨献给初次使用大型相机的爱好者及专业摄影师。 它将有助于您深入了解大型相机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书中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极具实用性的操作实例,一定能增强您使用大型相机的信心,激发您的创作灵感。 精心选择图像的清晰范围,精心透视变形,造就品质的图像,将会使您的创作在平庸的影像中脱颖而出。
油炸食品在外倍受消费者的喜爱,种类繁多,主要有油炸面制品、油炸肉制品、油炸果蔬类和油炸海鲜等。 本书共分4章,主要介绍了油炸食品现状及油炸食品发展过程和前景,油炸及油炸食品的概念和油炸的基本理论,炸油的作用及炸油的种类,油炸食品的原辅料,油炸食品的生产工艺和油炸机及辅助设备,油炸食品质量与控制,油烟气净化及油炸废油的回收利用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大专院校师生、食品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食品生产及管理人员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