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近15年来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以世界广泛关注的跨境资源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国际河流流域的特点和合作开发中跨境资源环境问题,特别是跨境共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公平分配与协调管理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河流共享水资源的水权、国际水法原则、水资源分配模式与指标体系、水冲突求解方法、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理论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问题。 本书是我国本全面反映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与应用性,可供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淮河志》是中国江河志的组成部分,共分七卷,各卷独立成书。内容包括《淮河大事记》、《淮河综述志》、《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淮河规划志》、《淮河治理与开发志》、《淮河水利管理志》、《淮河人文志》。 本卷为《淮河水文·勘测·科技志》,全书共分水文、勘测和科技三篇,主要记述淮河流域水文、水利测绘、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水利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本卷可供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阅。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 20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众多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水资源供需发展态势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处于紧缺状态。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和效益低下、水污染问题突出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突出,走节水型社会之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逐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问题,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生活
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书以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作者近10年在该流域长期定位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凝练,系统探索了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全书共分20章,包括石羊河流域基本情况、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来用水变化的影响、基于SWAT的杂木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径流对变化环境响应的模拟、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及模拟、流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与入渗性能的空间分布规律试验、农作物与沙生植物耗水测算方法及时空变化规律、农田水热平衡与水分传输过程及其模拟、流域灌溉水利用率估算与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流域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需水、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主要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调亏灌溉、作物
本书围绕数据中心IT基础资源优化调度管理关键问题,介绍了云计算的发展背景和挑战性问题、主要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外研究现状,对资源优化调度管理领域内的主要挑战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特别是实时负载均衡调度、能耗敏感调度、计算资源化利润调度、云工作流和数据中心模拟系统设计应用等关键内容,希望为读者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有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本书收集了60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技术方案、施工设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与实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湖泊、流域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煤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循环冷却水、淀粉废水、稀土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硅棒切片废水、木糖废水、电子工业废水、肉类加工工业废水、医药工业废水、油脂加工工业废水、钢铁废水、制药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制糖废水、味精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皮毛废水、集约化牲畜养殖场废水等各种废水的处理;生态公厕微生物与水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Orbal氧化沟工艺与设备等。 本书针对不同特点的水处理工程进行客观地评述和总结,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
本书收集了60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处理技术方案、施工设计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与实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湖泊、流域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煤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循环冷却水、淀粉废水、稀土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硅棒切片废水、木糖废水、电子工业废水、肉类加工工业废水、医药工业废水、油脂加工工业废水、钢铁废水、制药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化工废水、制糖废水、味精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皮毛废水、集约化牲畜养殖场废水等各种废水的处理;生态公厕微生物与水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Orbal氧化沟工艺与设备等。 本书针对不同特点的水处理工程进行客观地评述和总结,可供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
本书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气象水文模拟、预测、预报及水资源评价与监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对水资源评价与监测的实践需求,分别应用WRF模型和RegCM3模型对区域中短期和季节降水进行模拟预报;构建了水循环气一陆耦合模型,对区域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和地下过程进行了整体模拟,并以此为关键支撑,构建了基于气一陆耦合模式的水资源评价技术,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资源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区域“天地一体化”水资源立体监测与数据同化方案,并对区域水资源定量评价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文水资源、气候气象学、水利规划与管理、环境管理和水资源系统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水利规划与管理、水文气象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上、下两篇共15章。其中,上篇共7章,在绪论后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鱼类种群鉴定方法,年龄和生长,摄食与肥满度,繁殖习性与繁殖力等;然后介绍鱼类集群、洄游的基本规律,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同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演变特点以及保护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第六、七章主要介绍渔业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等。 下篇共8章,在绪论后主要介绍海洋渔场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优良渔场形成的基本原理,利用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原理及方法;同时,阐述了渔情预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渔场图的编制;,分
本书为《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化学处理》修订第二版。本次修订主要补充微生物控制方面的内容。全书分为11章,主要内容为: 1?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设施及其运行参数; 2?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水质的关系、水中的碳酸平衡、判断水垢形成倾向的方法; 3?水冷却器的结构、传热、损坏原因及其防护; 4?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腐蚀和结垢的危害及化学处理技术,常用的缓蚀阻垢的药剂、配方及其筛选方法; 5?系统中微生物及污染物质的危害和处理技术; 6?化学处理的现场管理及经验。 本书力求理论与现场实践经验相结合,通俗易懂,便于自学。可供水处理技术人员参考,并可供化工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了解循环冷却水化学处理的技术知识。
本书主要通过对丽水市辖区范围内流域面积5km2及以上的河流进行调查,采用文字、表格和图件的形式记述各河流的各项基本特征值,包括河流的流域面积、河流长度、起止点高程、平均纵坡和主要河流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和水利设施基本情况等。 本书可供水利行业的相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