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紧密结合路桥施工计算的特点,本着科学、规范、实用和可操作的指导思想来安排各章的内容。全书主要包括施工放样与土方计算、道路工程、桥涵与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计算部分共23章的内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结合工程技术特点,力求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施工计算参考资料,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目的。本手册还附有常用数学基本公式、结构静力计算用表和常用施工结构计算用表。 本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于路桥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路桥专业师生参考书。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本细则由12章和4个附录构成,即1总则、2术语和符号、3通风规划与调查、4通风方式、5通风标准、6需风量、7通风计算、8风道、9风机房与通风井、10隧道火灾防烟与排烟、11风机的选型与布置、12通风控制设计原则、附录A壁面摩阻损失系数、附录B弯曲与折曲风道压力损失系数、附录C隧道与风道的其他压力损失系数、附录D流体力学中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附录E通风计算举例。
本书研究回顾了悬索桥加劲梁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和设计技术特点,进一步探讨塔科玛板式加劲梁悬索桥工程的风毁原因,再结合实例着重对板式加劲梁悬索桥结构进行系统研究与工程应用介绍。书中详细论述预应力混凝土板式加劲梁悬索桥和钢板式加劲梁悬索桥的设计与施工,并对其抗风稳定问题和设计工程措施逐一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风洞模型试验研究,同时对钢筋混凝土与钢结合板加劲梁和正交异性钢板与钢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在外的应用也进行设计举例介绍和技术发展探讨。这是在美国塔科玛悬索桥风毁60年之后国际上再度系统研究应用板式加劲梁悬索桥的工程技术专著,也是对悬索桥多种形式的加劲梁结构拓展研究应用的论著。
《公路工程造价工程师一本通》以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为依据进行编写,详细阐述了公路工程造价工程师的工作要求及公路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公路工程造价工程师一本通》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工程基本建设、公路工程构造、公路工程施工图识读、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公路工程费用构成、公路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等。
本书是公路交通工程施工标准规范汇编,全书共收集有关国标、部标及相关行业标准共17个,主要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01)、公路临时性交通标志技术条件(JT/T429-2000)、公路收费亭(JT/T422-2000)、收费栏杆技术条件(JT/T428.1~428.2-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技术条件(JT/T431-2000)、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技术条件(JT432-2000)、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1995)、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技术条件(JT/T312-1996)、公路防眩设施技术条件(JT/T333-1997)、公路照明技术条件(JT/T367-1997)、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轮廓标技术条件(JT/T388-1999)、突起路标(JT/T390-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等规范。
《公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参考范本》,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包括:路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隧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市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养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等内容。
现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发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及其英文版,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同时废止。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本书提出了桥梁承载力演变理论,对反映桥梁衰变损伤的承载力演变规律划分阶段作了初探,在对各阶段的科学内涵、性态特征、因素机理、模型构建及承载力量化分析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备的技术应用实施体系。对于快速科学地评定和提升桥梁使用功能以便改造利用,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本书可供相关工程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论(第2版)》(作者徐毅刚、谭志福)作为一部学术著作,阐述了作者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有关问题的观点,可以作为警察院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课程课堂教学和事故办案民警业务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其他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有关人员的业务学习用书。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办案的依据应当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等的规定为准。
本书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教材。本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从事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符合目前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目前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测量方法。全书共包括八个学习项目,分别是:高速公路原始导线点和水准点恢复测量、高速公路中线施工放样、排水工程施工放样、防护工程施工放样、路面工程施工放样、大中桥施工放样、隧道工程施工放样、交叉口施工放样。本书可与《道路工程测量》配套使用。本书可作为交通高职院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用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或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结合世界范围内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在深入分析国内外车路协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产生,系统、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了体系框架的设计,从用户服务、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标准与协议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本书所列的相关内容反映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尤其包含了我国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体验,突出相关技术和标准协议的系统性,注重基于车路协同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