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王铁钧编著的《诗词写作入门》面向在校大、中学生及广大诗词爱好者,通过格律知识的介绍和经典作品的讲解,使读者理解诗词的格律特点和写作方法,感受诗词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书选讲的诗词以形式和内容并重,既注重选取名篇佳作,覆盖不同的题材,关注文字的可读性,又要照顾到诗词格律的基本形式和各种变化。
这书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这本书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仗及其语法特点等。书后附诗韵举要和诗谱举要。
纪德君编写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及其他》主要从史传、说书与小说的亲缘关系入手,探寻了古代小说的生成机制、叙事特点及其文体形态,发表了一些较有启发性的见解,诸如:早期的章回体历史演义,主要是通过“按鉴”的方式从“通鉴”类史书中衍生出来的;通俗小说文体中诸多“非书面”的口头创作特征,是基于口头记忆、书场演出、听众接受以及说书伎艺的传承等需要而产生的;通俗小说的编刨,在不同程度上受编创者、出版者、评点者、接受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另外,《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生成及其他》还对通俗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通俗小说的传播方式,以及明清小说研究中流行的某些观点、存在的分歧或争议等进行了反思,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作者对于《红楼梦》中出现的判词、诗词进行了深层的解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对于《红楼梦》的爱好者和初级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和阅读价值。
《绚烂与宁静》是作家红柯的一部散文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西部各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收集了作者2005年至2014年间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西部各民族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地方多是作者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透过文字,可以感觉出作者对其怀有深厚的情感,对其地域文化具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豪感。另一部分记录的是作者对于黄河中上游各民族民间艺术的考察,涉及了民间的剪纸、刺绣、木雕、砖刻等。作者沿黄河走访了大量民间艺人,根据采访,如实记录了他们的学艺过程和生活状态。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留存和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于 1926 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七章,将清代词学的派别分为浙派和常州派,并从选本、评语、词谱、词韵和词话的角度进行分析,论及清词之兴盛“直接南北两宋”,是近代学者将“词学”作为学科的重要著作。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 《唐诗杂论》系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刊杂志上。内容涉及到文章体裁、著名诗人、诗人年谱、唐诗的成就,以及诗歌的翻译等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结晶。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多所卓见。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人胜。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
《诗韵新编》是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为旧体诗作者编写总结的一套“新韵”。岳麓书院曾表示“不须拘守旧韵书,尽可灵活如《诗韵新编》等新韵”,也就是倡导摈弃盲目守旧的观念,与时俱进的采用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发音习惯的“宽松的押韵”即宽韵,采用这样的新韵将会让我们写诗填词的用韵范围更加广阔,无疑这是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的福音。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