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字典是在日本东京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近代篆刻字典》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本字典收集中国明清以来主要篆刻家及被称为“三堂印谱”之《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中之印影。 本字典共涉篆刻家三百四十余人,收录首字三千三百余字,所收印影约四万五千枚,字后皆注明作者。 本字典印文之序,大致按篆刻家年代之序排列。检字表及索引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本字典所收印影,均按原大剪贴。 书末附《印小人传》,由潘国彦同志编。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沙孟海编著的《印学史》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
内容简介 元代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以复古为创新的时代,元代诸家以唐人楷法为基础,极力规模二晋,形成了一代风气。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以其雄才大略,广交有才识的汉人,从各方面荐拔人才,并力图恢复旧有的体制而略加更张,尽管他在文化与思想上比较开放,但在军政、财权和殿试录用人才等方面却对汉人严加限制,于是有识之士不能在仕途上谋取功利,乃转趋于文艺,在书法领域中赵孟颊就是一个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
内容提要 《硬笔入门控笔训练(适用于小学3年级及以上学生成.人练字初学者)》主要针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和成.人初学者。全书分为:控笔能力训练、运笔技巧训练和基本笔画训练三个板块。控笔能力训练主要是为了锻炼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运笔技巧训练对笔锋、顿笔和粗细变化等问题有很详细地讲解和示范;基本笔画训练则能够为后续练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简介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英语常用900句/邹慕白字帖精品系列 作者 邹慕白 定价 18.00元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5259073 出版日期 2017-07-01 字数 页码 4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英语*常用900句/邹慕白字帖精品系列》为硬笔字帖,书法练习字帖,内容包括英文字母书写基础、*常用英语900句,中英对照,覆有透明薄纸,便于临摹。通过《英语*常用900句/邹慕白字帖精品系列》,不仅可以提高写英文字的水平,还可以学习英语知
内容简介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未署年月,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斋馆名松雪斋、鸥波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律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历宫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卒后谥文敏。他是元代书画大家,擅各种书体,其中行草,正书及小楷尤为精能。 《湖州妙严寺记》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年(一三○九)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记:[至大已酉(二年)七月,升中顺大夫、杨州路泰州尹兼劲农事。未上。仁宗皇帝在东宫,遣使者召。]可知这个职衔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墨点字帖:楷书控笔训练·点阵笔画 出版社 天津杨柳青画社 作 者 谷少将著 出版时间 20220101 I S B N 9787554710470 定价 25 开 本 大16开 210*2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家训的方式在一代代中国人之间薪火相传,延绵不绝。 家训作为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家庭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一代代名臣大儒、贤哲高士,在各自的家族中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留下了堪称典范的家训家风。它们塑造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高尚人格,并穿越年,渗入到当代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我国的家训文化历史悠久,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套丛书共分为《修身》《养心》《劝学》
暂无内容简介。。。。。。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汉官印总体艺术风格浑厚古朴,外拙内巧,端庄凝重,平正自然,落落大方。但亦不乏粗放雄伟,瘦劲峻峭和奇崛苍茂一路风格的,正是它的多姿多彩,使印章艺术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中国篆刻集萃系列:秦汉官印集粹》选用了其间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皆个性独特、风格鲜明,可资读者学习、参考。
2008年1月,西泠印社以社史与印学理论研究室为主体,举办过一次规模精雅、品质甚高的“明清徽州篆刻学术研讨会”。其中许多当代中青年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鉴于该次研讨会论文集发行较少,在外界较难觅得,特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论文,以“徽派与徽州篆刻”专题形式在本辑刊出。 《西泠印社(徽派与徽州篆刻研究专辑总第21辑)》内容为徽派与徽州篆刻研究、人物研究、印社信息等,并且附名作欣赏。
篆刻即先书篆字后镌刻,是一门书法与雕刻结合的艺术。秦汉时期是篆刻艺术的个高峰期,当时的印章由印工镌刻,印材多用金属与晶玉,风格苍劲,方正平直,雄浑谨严,艺术水平颇高。 《新编篆刻字典》收集了历史名篆,侧重收罗秦汉与明清玺印,也增收了甲骨文、金文、鸟虫篆、说文、汗简、汉砖、汉瓦及历代官印。全书内容丰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工具书。
怎样刻边款》共七章内容,包括边款概述,刻边款的工具和材料,边款的用字选体,边款的内容,边款的位置与形式,边款刻制,拓边款等内容,对边款的历史及后续发展、刻边款的技法及材料做了全面的论述。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
篆刻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一门传统艺术,其实篆刻艺术的载体——印章,其最初是作为实用品而存在的,最早使用印章的人可能是做陶器的工匠,他们做好泥坯后习惯性地在上面做个记号。后来,人们之间出于联系的方便,派人互传信函,那个时候的信函是写在竹木筒上的,用绳子连缀起来,写好后卷起承相成一批,为了防止在送信的途中被人私拆偷看,拿一块湿泥放绳结上,然手用一个印按在上面,留下一个印记,这样如果印记被破坏,就表示看信函的内容可能被泄漏了,这个印记叫做封泥。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向广大篆刻爱好者介绍了一系列篆刻入门知识,让读者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常识,提供了新手入门所必需的文字、材料、工具、技法等知识,以历史的脉络去了解各个朝代的印章风格,把明清的篆刻名家一一介绍给读者,并探索他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陶庵梦忆》)。我相信,光顾《印石例话》的都是和我有同样癖好的人,都是我的朋友。我现在编这样一本小册子,就好像把大家请到家里来,把印石陈列出来,我先讲讲每一方印石的特点和优劣,接下来就要请大家指教了。
印章按内容与使用功能可分为一类是具有凭信功能的印章,以官印、私印及斋馆室名印为代表;另一类是人们表达祈福愿望以及寄托情怀的印章,这类印章被称为闲章。闲章相对于姓名印、斋馆印来讲,不仅印文内容精彩,而且更符合篆刻创作情感与艺术的表现。 战国古玺印中出现的吉语印大约是最早的闲章类型,如“敬事”、 “正行无私”、“千秋万世昌”等,这类印章造型多样,章法灵活。到了汉代,吉语印更是为寻常百姓所接受。人们常常在印面上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也有两面均刻吉语的。内容多为“日利”、“长乐”等,也有像“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等稍长的文句。一般都是为祈求平安吉祥而铸刻的。 自宋以降,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书画鉴藏风气的盛行,开始出现了收藏章与闲章相结合的情形,如米芾的“笔精墨妙”等印,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