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紧密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支持城市化的系统分析框架,对金融支持城市化的内涵、机制、阶段、模式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为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2.本书立足于统一的分析框架,围绕人口城市化、产业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大主线,研究了金融支持城市化的内在机理,并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金融支持路径,在理论上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本书依据理论分析框架,设计了城市化指数和金融支持度指数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统计数据对城市化与金融支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测度了中国城市化和金融支持水平,并发现金融支持和城市化具有高度相关性。金融支持对中国
本书主要集结了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从2008年6月在《中国建设报》上开设《大岳专栏》以来,至今已经发表的210多篇文章。主要涉及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开发问题,另一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问题,狭义来说就是PPP问题。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转轨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虚假城市化现象,并根据其生成视制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行政扩张型虚假城市化现象和利益扩张型虚假城市侄现象两种类型;试图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秘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剖析了转轨时期虚假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内生机制.提出了若干完善城市化政策的对策思路。文中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初学者而言,具有的借鉴意义。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传统的研究课题注入了全新的研究角度。作者一改传统的著作方法,大胆尝试用总论编、地区编、专题编和宏观编这四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科学地选择了上海这一中国乃至世界特大城市作为研究的个案,因为上海城市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往往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率先性或先兆性,上海郊区的农村非农化和城市化水平也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特别是作者抓住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孕育着新一轮深层次再转移的发展势头,以及上海都市型特色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契机,从上海地区的专题研究拓展到宏观编的全国范围。 第二,资料丰富,数据翔实。从本书所从事的个案分析和总体论述看,作者不但自己深入实际,从事到点到户的调查访问,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论文专著的检索工作,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数
主张遵从大城市化规律的声音,在当代中国,还是太弱小、太分散了,像一滴滴露珠,一滴落到知识干涸的大地上,就很快消失,无影无踪。因此,本书把这样的声音集中起来,汇聚了多篇城市化研究领域的精品文章,试图使一个个弱小的声音集聚起来,滴水成溪,汇聚成河,为中国大城市化的道路指明方向。
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在国际上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本书针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单一的问题,本着经营城市的理念,在梳理了基础设施和融资租赁相关概念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与经营城市的重要关系。在对融资租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应用的操作实务进行系统介绍的同时,辅以大量的案例和合同,旨在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基础设施融资租赁实践中所需的基本业务知识。本书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拓展了融资租赁应用的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租赁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华书店旗舰店】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本社编 编者 原价 ¥11.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9-01
本书是一本发展经济学、环境学、地理学、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学和城市规划学等专业学生的读物。城市经济学20世纪初从新古典经济学分离出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学、房地产学、规划学和环境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里。研究城市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审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这正是本书的主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转型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各类城市经济相关问题在本书中都有阐述。这是一部来自英国的城市经济学经典之作。
本书进行的研究工作是,从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角度出发进行一项案例研究,其目的是努力提高对“城中村”改制中的管治问题的认识水平,同时致力于推动广州“城中村”的改制工作。本书从改制及社区发展中的管治问题人手,采用规范陈述和事实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阐述了广州“城中村”问题和“城中村”改制的必要性,对“城中村”改制中的利益和行动问题,以及建构“城中村”新型社区管治架构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关于“城中村”改制的对策建议。
主张遵从大城市化规律的声音,在当代中国,还是太弱小、太分散了,像一滴滴露珠,一滴落到知识干涸的大地上,就很快消失,无影无踪。因此,本书把这样的声音集中起来,汇聚了多篇城市化研究领域的精品文章,试图使一个个弱小的声音集聚起来,滴水成溪,汇聚成河,为中国大城市化的道路指明方向。
2005年1月,由原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建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设了市政规划与管理必修课程,出版了《市政管理学基础》(版)作为指定教材,并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作为参考书使用。在近一年的使用过程中,原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得到了使用各方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对此关心本教材的各方,特别是原人事部高培中心和中央电大的同仁们,给编者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2月,结合新的形势和使用中收到的意见和建议,借重印之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出版了《市政管理学基础》(第二版)。 2007年至2009年,是我国加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特别是,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残奥会,国际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
本书主要集结了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从2008年6月在《中国建设报》上开设《大岳专栏》以来,至今已经发表的210多篇文章。主要涉及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开发问题,另一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问题,狭义来说就是PPP问题。
掰着手指数的时候,十年很长,一天天过下来的时候,十年又很短。很想问问你,如果给你十年,你会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有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十年时间,创造了一个谜一样梦一样的小镇。这里的文明生态,是以人为主,以文为魂,以德为风,以邻为亲。这里的文化哲学,是修己安人,养德睦邻,求真明道,聚善归心。我们从他们身上,或许可以寻得一点点的信心和勇气,用来回答那个被反复问到的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成都调查》的核心思想是定义和解析“成都创新铁三角”,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主要从产权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层民主——尊重个人权利三个方面来阐述。产权改革:奈斯比特认为,不进行产权改革,一切都是妄谈。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成都市把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序地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
本书建立了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对策;论述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六大关键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提出城市的领导干部要树立信息化思维,阐述了信息化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六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