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规章,历经1998年、2012年两次修改,此次修改的规定全面吸收了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和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对规范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修改内容如下: 完善了强制措施制度、受立案制度、侦查制度、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机制。 落实了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认罪认罚从宽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取证规则。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信息化应用,完善办案协作等制度。 根据新出台的监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企业合规不起诉包括 合规不批捕 合规不起诉 合规从宽量刑建议 合规从宽处罚建议 等多重含义,目的在于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该制度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格局,标志着一种以合规激励为核心的协商性司法程序得到我国法律的确立,使那些涉嫌犯罪的企业在推行企业合规机制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动力支持。本书稿在具体介绍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同时,针对这一制度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对若干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进思路。
本书是一部围绕妇女、婚姻、家庭展开的法律社会史著作。书中以清代以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视角,对与妇女权利直接相关的法律实践做了细致梳理。通过深挖诉讼档案,作者对清代、民国、1949年至当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离婚案件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剖析,还原了大量关于妇女离异、典妻、审判诉讼等历史细节,揭示了近世以来相关法律制度与诉讼实践在妇女权利的保护或损害等方面远为复杂的非线性悖论关系。全书吸收了大量中外学者中国法律史研究的 成果,并尝试与重要的学术观点对话,表现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并融合了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妇女史、法制史研究的探索上做了有益尝试。
本书上编采用了对少量乡约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运用法学的规范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对《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南赣乡约》者三个传统中国乡约理论与实践的典型文本进行了系统、动态的研究,后形成的研究成果就是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乡约及其与宋明基层社会秩序研究 以 吕氏乡约 增损吕氏乡约 南赣乡约 为分析材料》,亦即本书的上编。 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笔者从《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南赣乡约》三个经典乡约文本出发,比较分析了吕大钧、朱熹、王守仁三人独特的乡约组织构造和制度设计,并对乡约在三位贤哲手中的传承与更新进行了考察。进而,笔者也简要涉及乡约与宋明基层社会秩序的基本关联及其历史演变。
本书聚焦海上特殊侵权行为的证据采证规则的演进及发展规律,在融入英美法系船舶碰撞法的证据规则的同时,主要跟踪研究海上特殊侵权行为 船舶碰撞法的新发展及其证据规则,梳理船舶碰撞诉讼采证规则的变迁,探究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独自特征、采证对象、采证标准以及采证的方法等,同时也关注船舶碰撞诉讼规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和适用。为解决国际海运、国内水运的相关现实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推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并接轨国际法。
本书是*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结项成果。
地方债具有公债的属性,地方债体现了国家财政权力与公民财产权利的关系,因而具有宪法意义,在挖掘地方债的宪法原理的基础上,寻求对地方债及其风险进行法律规制,是我国地方债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书稿共十一章,包括一、地方债的厘定,二、地方债的历史演进,三、地方债的宪法价值,四、地方债的宪法原则,五、地方债的宪法理念,六、地方债的合宪性审查,七、 地方债的基本法律控制,八、地方债的特别法律控制 基于地方债的风险和地方财政危机,九、地方债法律控制的域外经验,十、地方债宪法与法律体制的现实困境,十一、地方债的宪制改革与法律完善。
在这本专著中充分考虑低碳电力的自身特点,立足国内法,借鉴国外法,对中国低碳电力法律制度进行专门性研究。选题具体实证,能够结合我国*碳排放大国和高碳电力亟待转型的现实展开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电力制度理论,从实践上来说对于我国进行低碳电力法律制度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继《美国看法》一书出版后,著名中美学者、美国联邦*法院的出庭资格律师张军的新著《美国说法》*近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 《美国看法》的出版曾广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多大程度被关注,它也就多大程度被 加热 ,因为由一个大学毕业后赴美读完国政、又继续深造获得法学博士并在美国生活三十多年,然后又常在央视出镜的 美国*联邦法院出庭资格律师 来解读美国,确实要比其他的解读更亲和、更可信、更公信。然而,张军意犹未尽,觉得《美国看法》中的文章深度谈及美国的不多,他希望有机会更深地解析美国,剖析的方向大致是 大选篇 、 移民篇 、 税务篇 、 就业篇 、 留学篇 、 地产篇 、 安保篇 、 就医篇 等等,于是经过两年左右的准备,《美国说法》问世了。 《美国说法》是又一次与著名记者胡展奋的对话,比《美国看法》更系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