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咨询面谈方式对儿童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探寻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的内容精髓在于:治疗者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与儿童互动,让儿童逐步接纳自己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儿童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治疗者可以了解儿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运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活动来协助儿童解决问题。 由于设计的活动方案既有趣味性、创造性,又有操作性,使治疗的目的在治疗者和儿童愉快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实现。 虽然使用“治疗”一词,但《学校心理辅导丛书:儿童游戏治疗活动设计》所设计的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并非只适于“问题儿童”,其实也可以用于对正常儿童的发展性辅导。 适用对象:心理辅导老师、心理治疗师、学生工作者、班主任、
本书结合我社心理学基础课教材,张厚粲先生编写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以及舒华教授编写的研究生课程《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相关知识的现代发展,紧密联系计算机应用,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设计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包含指导SPSS应用实践操作指南。《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的特色与优点可以简单概括如下:1.将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相结合。2.将统计方法与SPSS相结合,尤其是内容针对教育专业与心理专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将SPSS页面保留英语呈现,便于指导实际应用。3.《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能为教育、心理以及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合作为我国心理学及教育学专业本科以上学生作为研究方法课教材使用,并对各高校从事
本书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系列用书”之一,该书集作者多年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践与研究的一个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全书共分理论、设计、操作、评价四个篇幅,分别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概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论分析、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流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素材、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示例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求全面解决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问题。
本书作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姐妹篇,编者力求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立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为突破口,围绕教师的职业角色与管理、职业压力与应对、情绪问题与调适、人格异常与矫正、人际障碍与沟通等内容,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论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促进;同时,围绕教师的生涯规划与成长、家庭生活与娱乐、生活方式与休闲等内容,站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立场上,阐述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自我调适,以追求其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的双丰收。
《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下学校负责人和心理辅导教师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本书分别详尽介绍了辅导计划、辅导组织、岗位职责、领导与沟通。为方便读者理解,作者对每个方面的介绍总是先从一般概念,再具体到学校辅导工作。在辅导的具体工作方面,作者重点说明辅导室建设的要领和方法、辅导资料及其应用、辅导工作评价。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全面,涵盖辅导组织与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非常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目前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可以作为学校负责人和心理辅导教师的辅导工作手册。 本套丛书共有20册,《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为其中一册。
《教育心理学新编(第二版)》保留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和大部分内容,以及原有的写作特色,同时,根据新情况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例如,在教育心理学意义、方法和发展趋势上做了新的概括;在教师角色心理和专业发展方面补充了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介绍了学习迁移和记忆研究的新成就;对知识的实质作了新的解读;尝试对学习环境设计和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等等。此外,对部分概念表述、文字错误以及练习题等也做了一些增删和修正。本人由衷地希望本次修订能增加《教育心理学新编(第二版)》的成色,以有助于使用者。
该书曾被选为民国时期教育学教材,作者以旗帜鲜明的观点,深入浅出的笔法,生动活泼的语言,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方面,对中国旧教育作了尖锐的批判和有力的鞭挞,具有振聋发聩的冲击力量。这些理论经过详实考证研究,书中所谈教育观点针对现在的教育现象也觉得不过时。
教学要心理学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本书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三个方面阐释了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重点阐述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解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教师的人格心理、阅读教学的模糊心理、写作教学的心理效应等新课题,给教师以启迪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