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陈书(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册)》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李伯钦编著《中国通史》以朝代为序,独创了特具中国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 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又丰富知识。
◆ 本书是从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全宗档案中,选取部分满文档案,将其译成蒙古文、汉文,并以这三种文字出版。 ◆ 起止时间为民国八年至民国十七年。内容涉及政务、机构职官、军事、政法、民族、外交、财政金融、宗教、文教、交通等,对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部有关宋代政治史和艺术史的通识读物。作者黄博围绕宋代帝王肖像的史实与逸事,看图说话,分析考辨,绘制出一幅别致的宋代政治生活画卷。全书以轻快的文笔驾驭严谨的学术主题,拥有象征意义的宋代帝王肖像,在两宋的外交往还、军事对峙中发挥了“如朕亲临”的神奇效果, 在北宋的败亡离散中,催生出一幕幕“誓死保卫御容”的动人故事,体现出帝王肖像的视觉展示对于皇权运作的重要性;同时,透过御容殿的迁转与重建,以及皇帝肖像对神仙与先贤圣人的“角色扮演”,揭示了仪式背后皇权与士大夫、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为宋代政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严谨性与阅读趣味性。
《国语》: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在《国语》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国语》选138章,占原书近百分之六十。没有选人的篇章,有的所讲的道德与当代社会差距太大。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别予男女之礼》讲男女之别,矫情到祖孙之间也授受不亲;《晋语八?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讲叔鱼生下来时相貌难看,他的母亲就不愿意喂奶,还诅咒他必以贿死;杨食我生下来时哭声难听,他的祖母就不去看护他,还预言他会使宗族覆灭,这简直是逼着孩子走上不归路。有的为避免重复而不选。如《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与《晋语四?文公出阳人》基本相同,因后者更全面,故不选前者;《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