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一看就懂的古代文化常识
    •   ( 320 条评论 )
    • 李天飞 /2023-05-01/ 新世纪出版社
    • 畅销书作家、爱给孩子讲传统文化故事的李天飞,首次采取 时空探险队 的人物设定方式来串联全套读物的讲述过程,带着孩子穿越时空 返回 历史现场,使阅读体验感变得轻松有趣,让孩子在开怀大笑之中掌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异界神童孟小元和韩言言兄妹三人组成了时空探险队,他们凭借着法宝 时空之镜穿梭时空,在各个朝代体验古人有趣的生活亲历历史名场面。他们开了一家 韩记裁缝铺 ,感受中国的服饰之美;为一场 美食达人 选拔赛做评委,感受色香味俱全的传统饮食文化;他们还盖房子、造马车,甚至参与了古代经典战争、和大科学家们做物理实验、和大诗人一起上考场;最后,时空探险队竟然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部皇皇典籍。从衣食住行到科学艺术、官制典籍,跟着时空探险队的脚步,孩子可以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图中,重

    • ¥163.18 ¥398 折扣:4.1折
    • 经典与经学
    •   ( 65 条评论 )
    • 杨国荣 /2024-10-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系经学与文明研究丛书之首册,也是作者杨国荣对于经典和经学的最新思考。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作者在现代知识背景下重思经学与经典,为中国传统经典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典范。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提出了传统经学应走向现代形态的独见,剖析经学与经典的深层次问题,为经学研究走向何方指明道路;中编立足文本,对《诗经》、《荀子》、三礼、《易传》、《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作出了具有现代理论意蕴的诠释,对于经学中的礼学研究如何走向现代学术形态,也给出了具体案例;下编回顾中国经学,将 仁 礼 置于儒学的核心地位,精要地揭示了儒学经典与儒学的哲学意蕴。

    • ¥39 ¥78 折扣:5折
    •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礼记选(繁体竖排)
    •   ( 1304 条评论 )
    • 中华文化讲堂 /2014-08-01/ 团结出版社
    •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 ¥10 ¥20 折扣:5折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 146 条评论 )
    • 李宽松罗香萍 /2018-09-30/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基本介绍,除绪论和结语外,共13章。前四章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和伦理道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介绍,既包含了历史纵向发展的介绍说明,也包含了横向价值体系的说明,具有总纲性质。随后的第5章到第11章,分别从教育、哲学、宗教、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文化七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和特色,图文并茂,内容生动。这些不同视角的展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面貌呈现出来。*后两章,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关注服饰、饮食、节庆、婚俗等民俗领域,并简要介绍了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几种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本书内容丰富,思想积极向上,观点正确,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19.5 ¥39 折扣:5折
    • 中华文化公开课—礼仪文化十讲
    •   ( 937 条评论 )
    • 罗栖 /2018-11-29/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古代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 ¥21 ¥46.8 折扣:4.5折
    • 礼乐文化与象征——对两周礼乐文化的象征性艺术精神之考察
    •   ( 138 条评论 )
    • 褚春元 /2017-02-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我国的礼乐文化在经过夏商时代的充分发展后, 在两周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阶段,礼乐文化渗透 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乐制度和礼乐 生活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宰。两周礼乐文化实际上 是一种象征文化,受此影响,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艺术 也体现出一种象征性艺术精神。研究其时艺术上的象 征性艺术精神对于深刻认识中国上古艺术的实质具有 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全书包括 先秦礼乐文化概 说 、 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精神之形成 、 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之表现 、 先秦 儒家对象征性艺术精神的承传 、 两周礼乐文化中 的象征性艺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等内容。褚春元* 的《礼乐文化与象征--对两周礼乐文化的象征性艺术 精神之考察》以翔实的文献资料、通俗的语言论述了 两周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艺术精神及其对后世的

    • ¥22.5 ¥45 折扣:5折
    • 楚风楚俗(精)/荆楚文库
    •   ( 6 条评论 )
    • 吴志坚//李惠芳|责编:韦冰 /2020-08-01/ 湖北美术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一种文化习俗的梳理和记录性的保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楚风楚俗这本书,以生动的图像和精美耐读的文字,展示了楚地风俗的状貌, 兼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书中所阐述的”楚俗”,是一种 为宽泛的,具有历史纵深感又具现代生活文化内涵的地方风情实录。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岁时节日习俗,生产生活习俗,婚嫁生养习俗,丧葬祭祀习俗。这些湖北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和信仰,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文字讲述,都真实而生动地在书中记录和反应着,从中不仅可以无便携辨析古楚文化的流风遗韵,一睹荆楚民众的本色风采,而且还可以体位地域文化强劲的生活活力,并且对荆楚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有 深层的思考。

    • ¥75 ¥180 折扣:4.2折
    • 中国史话:礼俗史话
    •   ( 7 条评论 )
    • 王贵民 著 /201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礼俗一词,早在《周礼》一书中就被多次使用,常常和政治制度并列。从先秦时代以来,礼俗就与整个的“礼”不同,它有一定的范围,正如《礼记·王制》篇中所说:“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现代民俗学将之概括为“人生礼仪”,即每个社会成员在各个成长阶段,通过这些礼仪形式扮演着从家庭到社会的不同角色,它表现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伦理人际关系。王贵民编著的《礼俗史话》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先秦至近代中国的“六礼”及出生、教育、成长、养老、死亡等礼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介绍了各个时期自皇室到民间各地区、各民族实施各项礼俗的具体情况,并对古籍所载礼仪的典章名物做了简明的介绍。《礼俗史话》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礼俗文化的全貌,从中看到古代社会的众生百态。

    • ¥7.5 ¥15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 17 条评论 )
    • [美]贾志扬 /2022-04-01/ 江苏人民
    • 为创设一种“精英政治”的考选方法,宋代初期改革了科举制度,发展了政府学校。其结果是考生数目急剧增加,考试竞争随之益趋激烈。为通过“棘闱”,作弊和行贿流行,同时专门为 官员的亲戚所设的简易考试(别试和牒试)也应运而生。然而,科举性质的不公并未阻碍一些因考试而引发的社会文化发展。有鉴于此,本书着重论述了作为一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士人阶层的出现,以及有其独特的规范、象征和经验的考试文化。宋代考试和学校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奠定了明清科举文化与学校、书院的基础,而且传入西方后,为启蒙哲学家们重塑西方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与借鉴模式。

    • ¥35 ¥72 折扣:4.9折
    • 王权的祭典(传统中国的帝王崇拜)(精)
    •   ( 24 条评论 )
    • 廖宜方|责编:周密 /2022-01-01/ 浙江古籍
    • 在传统中国, 统治者尊崇的对象之一便是历代帝王——从上古传说的三皇五帝,直到前朝的帝王。举行典礼,向过去的历代帝王献祭,是传统中国 重要的 祭典之一。这项活动萌芽于五世纪末,成立于七世纪,并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年,形成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传统,从拓跋宏、李世民、李隆基、赵匡胤、朱元璋,到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诸帝,众多赫赫有名的帝王都参与了这项传统的建构与转型。直到 ,北京还留有一座宏伟的建筑文化遗产——历代帝王庙。 为什么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一致向历代帝王诚心祭祷?他们想为自己的权力祈求什么?本书以精彩的叙事,一一述说那些历 盛大的帝王祭祀和背后的历史故事:在位的帝王如何设法与王权的根源和传承者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权力联接。

    • ¥35.88 ¥78 折扣:4.6折
    • 楚风楚俗(精)/荆楚文库
    •   ( 1 条评论 )
    • 吴志坚//李惠芳|责编:韦冰 /2020-08-01/ 湖北美术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一种文化习俗的梳理和记录性的保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楚风楚俗这本书,以生动的图像和精美耐读的文字,展示了楚地风俗的状貌, 兼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书中所阐述的”楚俗”,是一种 为宽泛的,具有历史纵深感又具现代生活文化内涵的地方风情实录。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岁时节日习俗,生产生活习俗,婚嫁生养习俗,丧葬祭祀习俗。这些湖北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和信仰,通过书中的图示和文字讲述,都真实而生动地在书中记录和反应着,从中不仅可以无便携辨析古楚文化的流风遗韵,一睹荆楚民众的本色风采,而且还可以体位地域文化强劲的生活活力,并且对荆楚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有 深层的思考。

    • ¥72.81 ¥180 折扣:4折
    • 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祝勇 /2018-10-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祝勇经典散文作品自选集。包括《永和九年的那场醉》《纸上的李白》《宋徽宗的光荣与耻辱》《吴三桂的命运过山车》等作品。全面展示了祝勇追求散文写作趋于开放化、更接近人性和人心、更接地气的决心。在祝勇的散文中,没有被空洞的形容词填充得满满当当的文章,他摆脱了不管是时代还是散文传统加诸在他身上的层层束缚,自由自在地在文字的世界中调兵遣将。

    • ¥33.3 ¥69 折扣:4.8折
    • 唐宋之间的 与祠祀(以 和南方祀神之风互动为焦点)/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
    •   ( 10 条评论 )
    • 杨俊峰|总主编:余欣 /2019-05-01/ 上海古籍
    • 本书以唐宋之间 和南方祀神风俗的互动为主轴,从两个层面说明南方力量崛起后,庶民的祠祀文化成为统治阶层政治操作的重要凭借。 个层面的变化是 大幅涉入基层祠祀。唐代以地方官府的祠祀惯习维系 与祠祀之间的关系,这一做法于唐宋之际出现了重大转变,一方面,国家开始以大量赐封手段与各地祠祀建立直接联系。唐末五代南方王国通过封赐。援神为用,以图自立,确立了此一封神传统。到了北宋中期南方官僚集团崛起后,此一地域传统牵引朝廷改采大量封赐的措施。另一方面,南方地位大幅提升后,宋廷基于正面处理南方祀神风俗的经验,开始建立地方祠祀的具体规范。 第二个层面的变化是宋代以后朝廷和士大夫开始借重祠祀在地方传播政治意识的形态。经过上述变化的洗礼,宋代统治阶层开始重视祠祀的教化作用,他们以大量的贤人

    • ¥33.9 ¥6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