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肇始于隋开皇六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爆出较为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著的《正定隆兴寺壁画(精)》中精选了隆兴寺摩尼殿内壁画约280幅,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其恢弘的气势和精湛的绘画艺术,是研究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联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如此, 两章对缭绫的破解,竟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恰便水落石出。
《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是作者长年从事美术考古的研究文章的结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尤其对原始艺术、汉晋壁画、陶瓷艺术、中国书画样式起源等方面的课题有言之有物的深入研究,并对美术考古学、美术史学、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提出独到的见解。
《云岗石窟》(作者昝凯)是“三晋揽胜丛书”中的一册,由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云岗石窟》介绍了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五华洞奇丽雕刻与佛传故事;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足迹;维摩问疾的流行;精巧玲珑的飞天艺术;云冈石窟的佛教人物;云冈石窟的乐器等内容。
《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 碑石中唐-民国(珍藏版)》是我国*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展示西安碑林九百多年历史珍藏的图书,内容涉及碑林现存古代建筑及所藏数百座碑石和数十件石刻艺术珍品,详尽诠释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隐藏其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卷主要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中唐-民国时期的碑刻珍品。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所呈现的高超的绘画技艺、丰富的内容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代表了当时绘画的 水平,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北齐的葬俗、葬制,墓室壁画的规制、题材,乃至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被列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提到书画就不得不谈到甲骨起源,本书以甲骨入手,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种类,进而对书画进行了整体的介绍。《古玩图鉴:书画与碑帖篇》共列出7章内容,分别介绍了殷墟甲骨、汉字的起源和种类、书画、书画名家、中国古代油画、古书、碑帖等,除了对书画的源流、种类详细展开外,还对书画的鉴别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建议,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古玩图鉴 系列丛书一共8册,《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古玩指南》改编。
本书是以图文并茂的图典形式,展现中国绘画艺术各个门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体例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史或图录、画集,图随文走,更见形象便捷。 本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久远历史和丰富品类。时代上溯到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初年,上下七千年。品类包括已呈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石器时代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两代的青铜器,已具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已属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板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这些品类组成了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本书按时序分章编排,然各章并非简单地按朝代组合,而是根据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征分阶段来归纳,各章标题也尽量突出此阶段主体
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 ,分析铜镜中图案和铭文的复古因素及其古意。第二,从墓葬出土的隋唐以前的古镜,认识隋唐铜镜中的古意来源和社会基础。第三,以千秋镜和 镜的铸造为例,意欲强调借鉴古镜名义的唐代新铸镜的推广。第四,探讨隋唐铜镜吸纳借鉴汉镜的原因及其创新之处
汉代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它根植于汉代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其审美意蕴不仅受到儒家文化、黄老学说、道教文化等精神的影响,而且受到楚地民俗文化意识的侵染,继承了楚地“好巫信鬼神”富有浪漫特色的文化习俗。朱青生编著的《中国汉画研究(第5卷)》分报告、论文、方法、研究介绍四个专题,共收录了20篇文章,书稿围绕着汉画中的酒具和酒仪、汉代陵墓石兽、画像描述、武氏祠画像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此为东方画谱丛书的盒套之一。法海寺壁画以其艺术成就在壁画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卷经过高清印制,可称传神于方寸。实为学习、临摹和研究的推荐资料。本书是法海寺壁画的盒装本,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法海寺壁画的全貌。
徐永明主编的《克孜尔(精)/中国石窟艺术》讲述的是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 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 早、地理位置 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 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
本稿以陕北分布在绥德、米脂、神木、吴堡、清涧县、榆阳区、靖边等地的陕北汉画像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精选石刻,一一介绍其内容,从历史、社会、制作手法等方面全新诠释陕北汉画像砖的含义、特点和沿革,每一幅画面都是一扇历史的窗户,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
从选拔陪审团成员的艰辛历程开始到“无罪”判决的最终出炉,本书揭开了迈克尔·杰克逊2005年案法庭内外的台前幕后。 在这本书中,国际知名犯罪题材作家阿弗洛蒂特·琼斯不仅对整个案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精准描述,更对所有媒体报以辛辣嘲讽,谴责它们丧失人性般地扭曲、摧残流行音乐天王的阴谋诡计。琼斯以确凿的证据向世人证明:这场针对杰克逊的案件只不过是出媒体蓄意编造、耗费纳税人钱财的丑闻闹剧。此外,她更急切地呼吁大众应对“新闻”进行批判性思考,考证其中的公正性并要求报道的真实性。
《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是我国美术大师王子云先生的遗作。王子云先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先驱、中国美术考古学派的开创者、著名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团长。这部《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是他在多次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考古踏察后呕心沥血完成的,据后人考证写作时间约在1947年前后。本书*版2007年5月由我社出版发行,距今已近十年。作为一部专业性著作,《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对我国艺术史研究、美术考古及文献整理事业都有极深远的意义,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为满足广大读者,特别是专家学者们的强烈要求,我社决定再版《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本书成稿于20世纪40年代,彼时的地理地貌与考古手段与今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书中不足与错漏在所难免。考虑到本书所具有的文献性质极具参考价值,我们在对书中的资料与数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