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疝外科手术技巧》不是疝和腹壁疾病的教科书,而是一本通俗易懂、实用性很强的疝专业书籍,是编者近10年来从事疝和腹壁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经验、体会、教训和总结。《实用疝外科手术技巧》不仅系统介绍了疝的发展历史、解剖学进展、无张力疝修补的发展与趋势、疝修补材料学的进展,更着重介绍了各类疝的分型、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类型以及临床应用中的 区域化 和 个体化 治疗。其内容紧扣外疝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
《胸部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肺与纵隔 CT 图像 114 幅,纵隔 MR 图像 2 幅,心脏彩超图像 20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CT图像由 GE 750 HD 扫描仪采集,包括肺窗及纵隔窗;MR图像由 3.0T SIEMENS MRI 扫描仪采集,序列为 Vibe T1加权压脂增强图像;心脏超声图像由 PHILIPS iE33 采集。 本图谱主要供影像科医师、超声科医师、心胸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106例疑难病例解析:血管外科手术》针对心脏血管外科医生,将主动脉夹层、胸部、胸腹部、腹主动脉、末梢动脉及腹腔脏器动脉瘤、血管炎、末梢血管疾患等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术式及辅助手段的选择,术后管理的要点,简洁概括,引用了大量珍贵图片、图表,具有临床实用性。 对心脏血管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急诊科及ICU医生、手术室护士及相关研究人员和学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胸部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肺与纵隔 CT 图像 114 幅,纵隔 MR 图像 2 幅,心脏彩超图像 20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CT图像由 GE 750 HD 扫描仪采集,包括肺窗及纵隔窗;MR图像由 3.0T SIEMENS MRI 扫描仪采集,序列为 Vibe T1加权压脂增强图像;心脏超声图像由 PHILIPS iE33 采集。 本图谱主要供影像科医师、超声科医师、心胸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实用疝外科手术技巧》不是疝和腹壁疾病的教科书,而是一本通俗易懂、实用性很强的疝专业书籍,是编者近10年来从事疝和腹壁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经验、体会、教训和总结。《实用疝外科手术技巧》不仅系统介绍了疝的发展历史、解剖学进展、无张力疝修补的发展与趋势、疝修补材料学的进展,更着重介绍了各类疝的分型、无张力疝修补的手术类型以及临床应用中的 区域化 和 个体化 治疗。其内容紧扣外疝外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骨质疏松症正日益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又加之亚洲人常常对这种病不够重视,缺乏有效治疗,因此其危害性尤为突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亚洲审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2~3倍,中国香港地区增加3倍,而在新加坡竟高达5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症将出现在亚洲。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10%~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患病1年内死亡。这无疑将给地区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骨质疏松症除了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外,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事实上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已作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因骨质疏松症产生的花费将高达1315亿美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骨质疏松的诊治上对医师的要求也
为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要致力于构建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麻醉学专业教育也不例外。为加强“麻醉学”在学校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全国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于2001年2月和2002年5月分别在上海和温州组织全国专家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论证,一致建议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单独设置《麻醉学》课程,认为这是医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也是麻醉学二级学科内涵的需要。这一建议得到了外科学老前辈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及吴蔚然教授的赞同与支持,现《麻醉学》已正式列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近代麻醉学的发展已经历160余年历史,特别是通过近30余年的发展,麻醉学已从其自身的实践中汲取并集中了基础医学、
《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系列——现代消化科手册》从临床实践出发,根据近年来资料,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了详尽的介绍。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症状篇和疾病篇。前者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症状体征为主线,对有该症状体征的疾病进行比较、鉴别;后者主要介绍了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肝脏疾病和胰腺及胆道疾病,以疾病中心作纵向描述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横向鉴别,以及介绍治疗原则。本书内容丰富,力求涵盖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进展,具有的先进性、实用性。本收适合各级医师特别是消化科医师及临床研究生阅读参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骨质疏松症正日益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又加之亚洲人常常对这种病不够重视,缺乏有效治疗,因此其危害性尤为突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亚洲审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大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增加2~3倍,中国香港地区增加3倍,而在新加坡竟高达5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症将出现在亚洲。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10%~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患病1年内死亡。这无疑将给地区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骨质疏松症除了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外,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事实上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已作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因骨质疏松症产生的花费将高达1315亿美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骨质疏松的诊治上对医师的要求也
本书《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Joint Replacement》中文书名《关节置换的热点聚焦》是2014年由JAYREE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本书是“世界骨科临床“卷,为骨科医生提供关于关节置换术的进展和争议。每章都提供了关于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的基础和先进的见解。在全关节置换的进展方面进行了讨论。本书还介绍了关节置换领域的新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由国际知名专家奥斯汀主编,罗斯曼研究所等机构给予提供大量的图片、图表以及文献。本书可以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相信会促进骨科医疗的发展,也会对骨科医生提高自己的医疗技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骨科主治医生1000问》出版发行4年来,深得读者厚爱,供不应求,不得不反复印刷发行,仍不能满足需要。在准备再版之际,考虑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愈来愈短,随着骨科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作者在对原书疏漏之处做了一些订正和修改的同时,对骨科影像检查的进展、脊柱脊髓损伤诊治的进展、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治疗、膝关节镜外科、脊柱侧弯症的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腰椎不稳症的诊断和治疗、脊柱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骨肉瘤近代治疗的观点和截肢术的一些问题以及人工关节技术的进展等内容,做了一些补充,融入了当今外的一些新鲜经验,以满足广大读者求知、进步的需求。问答题由原书的878题增至1011题,为符合实际,将书名更改为《骨科主治医生100问》。 骨科学是—门专业性很强的古老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
《骨科手术术后治疗学》全书包括创伤、关节、脊柱等章节,从术后天到出院的康复过程都有详尽的描述及图示,是骨科医师与康复医师乃至患者及其家属的实用型参考书。它的出版会使中国的骨科术后康复研究向更高水平迈进。骨科术后的康复主要指骨科手术后的患者为早期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而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活动,如膝关节功能、肌腱功能、脊髓功能康复等等。
骨质疏松症怎么防?怎么治?本书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出发,分别从基础知识、发病信号、鉴别诊断、综合治疗、康复调养和预防保健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告诉您关于骨质疏松症您需要知道的有多少,您能做的有哪些。阅读本书,让您在全面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上,不求人也能轻松应对骨质疏松症的“防”与“治”。适合于骨质疏松患者和家属以及健康人群阅读参考。
《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系列——现代消化科手册》从临床实践出发,根据近年来资料,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了详尽的介绍。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症状篇和疾病篇。前者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症状体征为主线,对有该症状体征的疾病进行比较、鉴别;后者主要介绍了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肝脏疾病和胰腺及胆道疾病,以疾病中心作纵向描述并注意与其他疾病的横向鉴别,以及介绍治疗原则。本书内容丰富,力求涵盖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进展,具有的先进性、实用性。本收适合各级医师特别是消化科医师及临床研究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