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不定方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如代数数论,代数几何,表示理论……都在这里交汇。不定方程几乎成为一块试金石,用以检验新的数学理论和新的数学方法。 本书是为丰富中学生的数学知识而写的小册子。 为便于学生学习,尽量使用初等方法来讨论在初等数学(特别是各级数学竞赛)中经常遇到的不定方程。学生阅读不定方程所需的一些整数知识,在本书的附录中也作了阐述,可供参考。
全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0章,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的应用、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和无穷级数等。教材每章后附有历史的回顾与评述,主要介绍数学发展史与相关数学大师。本书对于所涉及的若干定理、推论、命题等,既不追求详细的证明过程,又不失数学理论的严谨;注重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教学中;结合数学软件,培养学生处理数据以及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与本书配套的辅助教材有《高等数学练习册》、《高等数学学习指导》。
《高等数学(第3版)/21世纪高校教材》共分九章,包括函数与向量、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二重积分与曲线积分、微分方程、无穷级数、概率论基础. 《高等数学(第3版)/21世纪高校教材》每章配套习题与习题课结合使用,辅以复习题训练,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消化和复习教材主体内容,编写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及实际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第3版)/21世纪高校教材》适用于应用型高等院校理工类和经济类各专业的公共数学课教学,也可供高等数学授课教师作为教参使用,以及提供给学生作考研辅导和竞赛指导使用.
《高等数学(第四版 下册)》的主要特色是以现代数学的观点审视经典的内容,科学组织并简洁处理相对成熟的素材,对分析、代数、几何等方面作了统一的综合处理,揭示数学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注重数学概念的实际背景和几何直观的引入,强调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在适度运用严格数学语言的同时,注意论述方式的自然朴素、易于理解;配有丰富的图示、多样的例题和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训练。全书的深度和广度能适应多数专业的数学基础教学需要。下册包括多元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第四版 下册)》可作为高等学校理科、工科和技术学科等非数学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经济、管理等有关专业使用,并可作为上述各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复旦大学李大潜院士主持的*教改项目“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试验”以及天津大学“十五”重点教材改革立项的要求,并结合天津大学多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而编写的。本书既保留了微积分基本内容,同时也注意了当前科技发展与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新形势,在各章均增加“数学实验”内容,并在有关章节中介绍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有关应用,在练习题中增加了一些实际应用题。 本书分为上下册出版,上册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共6章,下册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级数、微分方程共5章。各章节后附有适量练习题,书后附有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套书是大学“高等代数”课程的辅导教材,是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从事高等代数数学工作的结晶。本套书共有11章,分上、下两册。每章节主体结构包括内容精华、典型例题、习题三部分,章末还有补充题。本书阐述了高等代数的理论,总结了高等代数中重要的典型题型及考研题型,提炼了解题的规律、方法和技巧,旨在通过对理论的阐述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使读者能掌握理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本书可作为“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教学的教师参考,还可作为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的复习用书。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在模型与系统的规约与验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当今软硬件产品日趋复杂,数理逻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开发人员的日常工具。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数理逻辑/形式化方法课程教材,涵盖了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与 Agent、二元决策图、模型检查和程序验证等内容。与传统数理逻辑教科书相比,它的主要特色就是紧紧围绕软硬件规约和验证这一主题,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中数理逻辑的新发展和实际需要。第2版新增了可满足性算法,紧致性理论和Lowenhenm-Skolem定理,并介绍了Alloy语言和Nusmv工具。 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已经被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荷兰 Vrije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在内的多个国家几十所高校采纳为教
本书前两章研究出土算术文献的文本和思想内容。主要创新点是:提出两种整理出土算术文献文本的新方法;证明清华简《算表》有开平方功能;为简牍性质问题提供新线索。第三。章讨论学界判断算术文献成书年代的主流方法:该方法针对的是度量衡等时代信息 的零星信息,但在一本已经定型的书中,这些信息恰恰是 容易被后代改动的,不能作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的解决思路。第四章研究数学与儒学的互动。第五章研究数学与史学的互动,主要是解决其中跟数学有关的疑难问题,比如讨论《史记》记载的孔子俸禄和《汉书》记载的汉代“提封田”(领土面积)。后两章是目前学术界较少关注的。
几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借助几何学,我们能搭建房屋、丈量土地、观测星空,还能设计滑梯、装饰地板……连一副小小的七巧板都能催生出众多数学成果。本书从建筑、测量、图形游戏等角度讲述了有趣的几何小故事,不仅涉及直线形、圆、非圆曲线、立体几何等基础几何学知识,而且加入了图论、拓扑、组合几何、非欧几何等主题,“扩大”了美妙的几何世界。本书阐释了几何学知识,同时介绍了古今中外关于几何的逸闻趣事,展现了图与形的自然之美。本书尤其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阅读。
本书是一本趣味横生地讲述形式逻辑主题的故事书,融合了众多读者喜闻乐见的逻辑谜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普及数理逻从 章到第十六章有大量的趣味谜题供读者思考,包括说谎和讲真话的逻辑、沉默的骑士和无赖等,循着本书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者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命题的真假和自指、推理的有效性、集合论语义学、无穷和保有效性以及形式系统的性质等逻辑学基础知识。同时,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及答案,这些练习并不拘泥于符号的正确运用,而是重在让读者理解证明的构造过程。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读者走入逻辑学大门的科普书,也可以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补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