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由毛京丽、董跃文、李文海编著,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接着分析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和ATM交换)及通信协议,继而介绍了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和数字数据网(DDN)的基本构成及应用,介绍了计算机通信网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宽带IP城域网、路由器与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等。 全书共有7章: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交换,第5章通信协议,第6章数据通信网,第7章计算机通信网技术。 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和复习题。 《数据通信原理
本书是以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为主题编写的辅助教材。主要内容共分六部分: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Z变换、DFT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设计、离散随机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各章均按重要概念、例题精选、习题和有答题精选四部分编写。各章习题均附有参考答案。附录部分收录了国内向所重点大学近两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题,并提供了两套模拟题,对于考题和模拟题均给出了参考答案。 本书可供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读者作为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校本、专科学 生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辅助教材。
本书从3G空中接口的四个主流标准(TD.SCDMA、WCDMA、cdma2000和WiMAX)的内容中精选了五百多个问题,以“知识问答”的形式把3G工程技术中的常见问题串联成书,并注重将不同标准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广泛适应了关注不同标准人员的需求。此外,本书还备有丰富的例题,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本书在内容选材上面向3G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介绍了3G网络建设中的原理、规划、优化与测试技术,而且阐释了3G网络运维中的网管、计费、业务、终端、芯片等关键知识。 本书强调实用性与便捷性相结合,适合通信运营商中的技术管理、网络规划、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网络优化等相关人员参考,也适合设备制造商中的工程服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供大中专院校通信相关专业毕业生求职时速查。
近几年,光传输系统在提高传输容量和延长传输距离这两个方向不断取得进步。每一次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的大幅度提升,都是基于新技术的采用和关键问题的解决而实现的,同时又伴随着新限制因素的出现。本书系统介绍了在增大传输容量和延长无电中继距离的研究道路上,科研人员所开发出的多种关键新技术,全书共9章。章介绍了光通信系统的高速超长距离传输发展趋势、高速超长距离传输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使用的关键技术和高速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应用优势。第2章介绍了大容量传输的复用技术、高速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技术规范及新型波分复用器技术。其余各章分别系统地论述了高速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的各种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新型光纤技术、色散补偿技术、拉曼放大技术、前向纠错(FEC)技术、新型编码调制技术和高速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GSM数学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工程设计和安装等,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涉及GSM系统的结构和业务功能、编码格式和传输技术、系统设备、信令协议、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通信管理、业务管理及网络管理、工程设计及安装、技术指标及测试等。 本书力求结全当前我国数字移动通信(TDMMA)的建设和近期发展进行编写,兼顾一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方向性。 本书可供从事GSM数字移动通信规划、研究、设计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
张海君编著的《大话移动通信》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移动通信技术读物。作者力求用最通俗、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身边的通信讲起,历数古代通信到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及从最基础、最通用的通信理论与技术到1g、2g、3g、4g通信系统所特有的技术特点。本书用白话风格的语言和生活中的例子,将移动通信的知识娓娓道来。为了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书中穿插了多幅专门为本书绘制的漫画,并提供了大量的原理图。阅读完本书,您会发现原来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很白话,很生活,很幽默,很好玩……本书共12章,分3篇。篇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前世今生、移动通信要用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信息安全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等。第2篇介绍了从代移动通信技术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基本呼叫与信令流程等技术的演进过程。第3篇介绍了移动通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通信领域的技术,并对它们作了客观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T1/E1系统、X.25、B-ISDN、SS7、FDDI、MAN/SMDS、ATM、住宅宽带以及移动通信系统、IPv6等。全书各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并且涵盖全面,适应作为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通信领域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本社已于1998年出版了一套“ATM及B-ISDN技术丛书”的影印原文版。该丛书发行后,颇受欢迎。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又推出这套丛书的中文版,本书是其中的一本。
本书分别以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8051内核无线片上系统(SoC)NRF9E5、NRF24E1、CC1010以及无线芯片NRF905、CC1100为中心,介绍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原理和实战。本书重点不是讲解无线通信的原理,而是实战,即自己动手进行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项目试验。 本书从自己动手搭建一个无线开发系统开始,从点到点、点到多点,到网状无线网络(中间穿插介绍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相关关键技术FDMA、TDMA、CSMA、FHSS等),循序渐进,使对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完全不熟悉的电子工程师能够轻松上路,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体验无线网络的奥秘。本书成功地将复杂的无线通信原理和无线网络原理转变为一个纯粹的软件开发过程——一切都变成了一段段用C51编写的源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及无线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广大从事单片机、无线应用、自动
本书分别以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8051内核无线片上系统(SoC)NRF9E5、NRF24E1、CC1010以及无线芯片NRF905、CC1100为中心,介绍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原理和实战。本书重点不是讲解无线通信的原理,而是实战,即自己动手进行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项目试验。 本书从自己动手搭建一个无线开发系统开始,从点到点、点到多点,到网状无线网络(中间穿插介绍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相关关键技术FDMA、TDMA、CSMA、FHSS等),循序渐进,使对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完全不熟悉的电子工程师能够轻松上路,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体验无线网络的奥秘。本书成功地将复杂的无线通信原理和无线网络原理转变为一个纯粹的软件开发过程——一切都变成了一段段用C51编写的源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及无线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广大从事单片机、无线应用、自动
本书从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和可用性工程学的角度对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作了全面详尽的阐述。 书中包含三部分内容。部分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概念,目的是激发读者对移动设备的思考,并检验读者的创新潜力。第二部分内容阐述了有关调查用户需求和开发交互式方案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运用这些技术你可以充分地理解用户并检验需求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同时,通过评估研究原型的成本。最后一部分——设计库,它是对本书前面内容的具体应用,涉及移动设备信息存取、影像、图片等“富媒体(rich media)”处理等许多重要的方面。同时,这一部分也凝结作者同其他许多研发人员十几年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些实用的观点,适用于各种学习和研究交互设计的读者。 本书适用于任何想进一步理解“以人为本”这一卓有成效的设计理
这本《数据通信原理(第3版)》由毛京丽、董跃文、李文海编著,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接着分析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和ATM交换)及通信协议,继而介绍了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和数字数据网(DDN)的基本构成及应用,最后介绍了计算机通信网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宽带IP城域网、路由器与Inter的路由选择协议等。 全书共有7章: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交换,第5章通信协议,第6章数据通信网,第7章计算机通信网技术。 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最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和复习题。 《数据通
RFID应用和物联网建设是目前国家、企业和IT从业人员普遍关心的热点,也是电子通信、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发展的一件大事。本书作者根据多年RFID及物联网的从业经验,将RFID技术的一些要点和典型RFID重大工程解决方案加以整理和介绍;同时针对物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将其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逐一加以介绍(如编码、安全性、防碰撞、名称解析、信息服务、中间件以及典型工作流程等);最后对一些同行关于未来RFID及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一些观点做了归纳和展望,光盘中的内容是关于RFID防碰撞算法的FPGA仿真结果及源代码。 本书对从事RFID和物联网工作的从业人员和企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各部分内容在对外发展现状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设计方案。在企业开展RFID业务、规划RFID工程、设计和研发RFID项目等方面,作者都尽可能
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DSP上的实现。本书所介绍的子程序内容涉及数学运算、DSP硬件接口程序、经典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及DSP在语音、图像、控制和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本书实例丰富、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有较强的实用性,既可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开发人员查询手册,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本书首先从理论层面整理和分析了移动增值业务的概念、分类、业务体系和发展的驱动力;接着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外移动增值业务发展实践;进而从微观角度对20种移动增值业务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对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规律做了探讨性分析。本书不仅便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提供知识储备,同时也为我国移动运营商开发和发展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借鉴。 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主要有我国的通信运营商、移动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相关人士。
“数字信号处理”是各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和通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周利清、苏菲、罗仁泽编著的《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第3版)》阐述了离散系统的性质、离散信号的各种变换;深入讲解了DFT的原理及其性质,讨论了用DFT求线性卷积和进行分段卷积的方法;阐述了各种FFT算法;详细论述了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了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实现条件和重要性质以及设计方法;详细讨论了IIR数字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的各种结构及其优缺点;讨论了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此外,在每一章之后,加入了与本章所涉及的内容有关的Matlab方法、程序、函数等,使读者可以利用Matlab得到的结果来帮助和验证自己对于原理的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第3版)》系统、深入浅出、透彻清楚地讲解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
本书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以广为应用的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TMS320C54xDSP为典型代表,并结合DSP器件和系统开发技术,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基本概念、结构、实现、器件开发及系统开发方法。全书共分十章,章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第二章介绍了当今各种不同的DSP器件结构和指标。第三章详细描述了C54xDSP的硬件结构和编程模型及与高速DSP的结构差异。第四章全面介绍了DSP指令及编程优化。第五章介绍了DSP各种开发工具及使用。第六章是TI DSP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CCS的介绍与使用。第七章介绍了TIDSP/BIOS的开发方法及使用。第八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软硬件设计与应用举例。第九章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开发方法与原理介绍(MATLAB/Simulink、CCS Link、DSP Builder、SOPC Builder等)。第十章是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开发与原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扩展频谱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系统中。本书主要介绍扩展频谱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扩展频谱系统,包括扩展频谱的理论基础,扩展频谱的几种基本方式和混合扩频方式,扩频系统中所用的伪码,扩频信号的相关接收,扩频系统的同步,特殊器件在扩频系统中的应用,扩频多址技术以及扩频技术的实际应用等内容。 本书不仅可作为通信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基础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正在迅猛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技术、语声处理、智能化仪表、生物医学与工程、通信、自动控制系统等许多新技术领域。通用DSP,特别是高性能通用DSP的处理能力正在迅速提高,可以完成FIR滤波、IIR滤波、自适应滤波、FFT及DFT、各种通信体制下的信号编解码等大量常用数字信号处理任务。以ADSP2106X、ADSP21160系列并行32 bit浮点DSP构成的分布式并行系统和共享总线式并行系统,可以满足运算量日益增长的雷达、声纳、软件无线电等应用领域的需要。 本书取材于当今的DSP器件和外围设备技术,对各种类型DSP的性能和应用特点作了比较,以综合性能较高的ADSP2106X、ADSP21160为主,全面介绍了DSP及其外围设备接口的设计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各种实时处理算法的实现和DSP处理系统设计。 本书面向通信、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及业务,其内容包括: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IP、IPv6及IPv4/IPv6的过渡技术;移动互联网的热点技术——移动Widget、移动Mashup和移动AJAX,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创新、商业模式、管理及运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支撑技术——身份管理、数字管理、终端管理、数据同步及空中下载技术;移动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业务——商业应用类业务,娱乐类业务,移动电子商务,访问与下载类业务,社区和群组管理业务,以及提供用户和终端状态的业务,移动终端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等。
移动应用不仅仅是下一波技术浪潮,在不远的将来对于很多关键活动而言,它将成为默认的计算方式,如E-、在线购物、游戏甚至娱乐等。本书介绍了手机、PDA等移动设备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以及一些移动应用安全开发中的技巧。以Android、iPhone、Windows Mobile、BlackBerry以及Symbian等操作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系统的安全功能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开发安全的移动应用,如防护缓冲区溢出、SQL注入攻击以及部署私钥与公钥密码技术等。 针对当前的热点应用,本书还介绍了WAP、蓝牙、SMS、MMS、移动地理定位等移动应用面临的安全威胁、自身存在的安全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介绍了针对移动平台的企业安全问题,以及不同系统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防护手段。
由包秀真编译的《触动人心——设计的iPhone应用》是《Tapworthy: Designing Great iPhone Apps》的中文翻译版。可能你设计网站产品或软件界面早已得心应手,可是遇到了iPhone,却感觉无从下手。 无论你是产品经理、设计师、创业者还是程序员,《触动人心——设计的iPhone应用》都能告诉你如何从iPhone的角度来思考应用设计。本书能帮助你理解如何设计iPhone应用,要创建一款触动人心的应用,需要如何去综合思考设计、心理、文化、人体工程和可用性问题。在书中,你会看到大量的真实应用的设计实例和思考过程。除大量实例外,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整个iPhone应用设计方法也做了系统的阐述。
本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密码学课程组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内部讲义完善而成,定位于介绍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该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全书共包括10章和1个附录。章介绍了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编码原理。第2章介绍了shannon保密理论和计算复杂性理论。第3、4章分别介绍了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5、6和7章分别介绍了公钥密码、数字和杂凑函数的基小理论和方法。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认证技术、数的产生与检验方法。0章介绍了密钥管理和密钥分配协议的理论与方法。附录介绍了相关的数学知识。 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并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密码学知识,本书有意增加了许多相关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