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除尘理论与技术》共分8章,前两章介绍了在进行颗粒污染物控制的研究与应用中所的基础和气溶胶力学基础。后6章则是根据前两章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讨论各种除尘方法的分离机理,阐述除尘设备的性能、构造、设计和工程应用。本书既可供设计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管理部门从事环境科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还特别适合于作为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和空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能态危机和生态危机已困扰人类近半个世纪,能态学称之为能态危机,已成为人类的生存危机。《广东省生态伦理丛书:能态时代》从反省近300年来的工业革命和人类现代文明,以全新的思维、理念、方法,提出破解能态危机的技术路线图。 能态学是一门将能源与生态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的新学科。能态科学与工程将阳光、空气和水作为能态工业的基础生产资料,提出醇水氢能源体系,将二氧化碳作为能源循环利用的传递介质,使固碳排氧工业成为现实。师法自然,植物型的固碳排氧工业和动物型的耗氧排碳工业相平衡的能态工业将使人类与地球和谐互动成为现实,引导世界经济走向能态经济,人类文明走向能态文明,人类与地球走向能态时代。
《环境社会学》系统阐述了环境社会学这一学科的若干核心问题,包括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环境正义、环境运动、环境控制以及环境教育等,同时,对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范式、研究对象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在这环境问日益突出的今天,本书的出版,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环境社会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了解环境社会学基础知识的读物。
《海啸》分为4个部分,即认识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预防,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自然灾害的灾后心理自助。通过多个灾害实例,叙述了每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涝、泥石流、滑坡、火灾、风灾、雪灾等的特点、成因和对人类及社会的危害;然后通过描述各灾害发生的前兆,介绍了这些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并针对各种灾害介绍了简单实用的自救及互救方法,最后对人们灾害创伤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做了一定的分析,介绍了有关心理干预的常识。
当前,绿色问题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和政府政策关注的前沿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日益突出,天气让人们感受到的自然威力,使我们看到许多自然灾害和疾病中的人为因素。认识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有跨学科、跨国界的视野,也需要更深邃的历史思考。牛津大学教授威廉·贝纳特和彼得·科阿特斯合著的这本《环境与历史》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来探讨当前的环境困境以及人类的应对。全书内容丰富而浓缩,从狩猎、农业、森林、国家公园和环境主义发展五个部分回顾了荒野被驯化的过程,也勾勒出环保思想观念兴起与发展的轮廓。
本书为“高等教育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应用技术型”之一。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测量基本知识及应用、测绘前的准备、历史建筑的草图绘制、单体建筑测量、总平面测绘、历史建筑测量中的误差、计算机辅助制图、测绘报告、历史建筑的价值与年代鉴定基础等。此外,为了丰富教材的内容,完善历史建筑测绘的成果等方面内容的要求,方便历史建筑的相关名词和构件的查找,在本教材的最后还附上了大量附录资料。
《章动的地球(关于环境变迁的探索)》作者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频繁发生且呈增加的趋势,深感忧虑。面对当今科学对地球环境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许多学说至今都在探索,笔者产生强烈的自责心和求知欲,先后研究了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理论,籍此思考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针对地球生态问题和突发自然灾害以及海陆起源、物种起源等复杂问题,作者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去填补各经典理论的裂痕。
《老年心理辅导师实务培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共分为四部分内容,部分为老年人心理。主要介绍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辅导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桐关知识;第二部分为老年人心理测试与评估,主要介绍老年人心理评估的基本认知和老年人心理评估常用技术;第三部分为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实训,详细介绍了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维护、一股心理问题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养老院老年人心理与心理辅导、患病老年人心理与心理辅导、心身疾病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心理障碍老年人的心理辅导,以及老年人的死亡教育问题与临终心理护理;第四部分为老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主要介绍了老年心理咨询、心理相谈及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重点介绍了老年人的心理咨询与常用老年心理治疗技术及训练。 《老年心理辅导师实务培
本书按“以人为本”建立生态环境概念,以生态环境功能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原理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思路和原则,讨论了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和要点,指出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域性特征和管理的过程特点,介绍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方法。本书可供从事环境规划和环境评价的科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和科研、教学人员及专业培训参考使用,亦适合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有机化学品泄漏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系统地论述了有机化学品泄漏土壤污染的应急预案制订、应急监测、污染物传输模拟和应急处置等内容,比较了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差异,编写了国家、省、市三级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化石燃料,农药和其他有机化学品泄漏的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并结合国外案例介绍了多种有机化学品泄漏场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品土壤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预案,有机化学品泄漏土壤污染应急监测,有机化学品在土壤中的运移和模型模拟,有机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与土壤修复,有机化学品泄场地土壤修复案例。附录“典型有机化学品泄漏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常见有机化学品的理化性状、稳定性、危险性、应急措施、土壤污染控制指导值,以及事故防护隔离距离和工作人员安全防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首先对“人类聚居学”的由来、西方城市史理论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论述;然后,详细阐述了当代人居环境的主要趋势和发展现状;接着,在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探讨;后提出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和针对性建议。
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且也深得国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实践的研究依然是片面和分散的,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整合,使人们很难从整体上对周秦时代生态环境状况的演变、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实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诸种因素等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所以对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实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周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研究》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同时借鉴历史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字学、哲学、经济学的成果,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进行了探索,使这一漫长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
罗尔斯顿是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人们对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环境伦理思想,特别是集中于“自然价值论”上。其实,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浓厚的美学情结,忽略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中的美学韵味必然会带来其研究上的偏颇与不足。另外,罗尔斯顿的环境思想不仪扎根于“自然价值论”,而且扎根于“荒野”(他曾提出过“哲学走向荒野”、“美学走向荒野”)。荒野是生命之源、价值之源。为此,《美学走向荒野:论罗尔斯顿环境美学思想》作者另辟蹊径,从“荒野”入手切入到罗尔斯顿的环境思想,通过荒野与自然、荒野与文化、荒野与自由关系的分析对荒野的意蕴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