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之林的珍奇瑰宝,也是世界文学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部小说描绘的社会现实涉及封建社会的官场、家族、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不知使多少读者为之一掬同情之泪。或许正是它主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成就了它的艺术魅力,使之卓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被公认为中国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之首。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红楼梦》的结构脱出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窠臼,改变了那种说书人叙述的体例,以散文化的描写为主,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情世态和人物刻画见长。曹雪芹的创作原则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 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几百个,其中有妃子、王爷、老爷、太太、小姐、丫鬟、小厮、伶人、尼姑、道士……显示了纷繁丰富的社会人生图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突出的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
《红楼梦》一书,最初在十八世纪中叶(清乾隆朝)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手稿传抄、流传。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芹溪、芹圃、雪芹,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曾祖、祖、父三代供职清廷内务府,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雍正时其父辈被革职抄家,乾隆朝复遭大变,因此曹家败落。曹雪芹亲身经历了陵谷沧桑和炎凉风霜,故对封建社会有着不同一般的认识。《红楼梦》当写于曹雪芹晚年,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可见创作过程十分艰辛,最终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这部凝聚着曹雪芹心血的巨著。仅存80回。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刊行120回本(简称 程甲本 ),并取《红楼梦》为书名。次年又在 程甲本 的基础上作了多处补改,重新排印,成为行文更加谨严合理的一个刊本(简称 程乙本 )。续出的后40回,其续作者通常认为是高鹗。高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