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 杜拉斯文学大奖 。采用 无人称自传 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 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清晰的记忆。
主人公路易出身卑微,是个有名无姓的人。到波尔多后,由于母亲强大的经营能力而发家致富。路易心肠冷酷,是个名副其实的守财奴,渴望向家里人进行报复,更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可憎的 蛇窟 ,谁也不能靠近。直到死亡来临时路易才觉悟到一生的错误 他从未了解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用恶掩盖住了内心的善良,而且他从未向他人表达过心中所想。 通过对他不幸的外孙女的同情,找到了爱和信仰。整部小说以人称叙述。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写给妻子的控诉信逐渐转化成日记、忏悔录,犹如没完没了的长篇内心独白,直到他突然死亡才中止。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安妮 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令人生畏的时光倒流之旅,她试图捕捉真正的女人,那个独立于女儿而存在的女人,那个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 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在这部平静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尔诺想要为她的母亲争取蕞大的公平:将她描绘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说: 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一场鼠疫猝不及防地席卷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打破了市民们平凡的生活:恐慌扩散,谣言疯长,混乱取代平静成为日常 但在这个城市中有一群人,自发地承担了救治鼠疫患者、维护城市秩序的责任,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医生、公务员、记者、神父等等。 他们不是闪闪发光的英雄。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 初版于1947年的《鼠疫》,通过描写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普通人如何与疫情抗争的故事,呈现了人类反抗苦难与死亡的诸多姿态,它肯定人类直面荒诞并与命运抗争的力量,给予现代人关于生存的重要启示。
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两个月后父亲去世了,安妮 埃尔诺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 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限制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这本父亲的传记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女儿背叛的故事 背叛她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在亲情和耻辱之间,在归属和疏离之间的分裂。
阿尔贝 加缪(1913 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 存在主义 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 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 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局外人》是加缪的小说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
《背德者》是纪德创作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记述一名违背传统习俗、企图遵循自己个人癖好的男人的故事。故事中主角米歇尔偕其妻玛丝琳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丝琳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且具有同性恋倾向。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妻子玛丝琳已经知情,疾病又添心病,很快抑郁而终,在异乡香消玉殒。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的一部经典自传,也是世界自白文学中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如果种子不死》的书名来自《圣经 约翰福音》: 我(耶稣)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文中大篇幅讲述了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印记,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记载了发生在法国的事情,下卷主要记载了青年早期的纪德前往北非,尤其是阿尔及利亚的往事。作者敏感拘谨,身体羸弱,有着较为周折的学习经历;他充满激情,拥有一颗自由不羁的心灵;他以无以伦比的坦率和真诚,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敏感、多变,而又充满矛盾的作家的成长历程。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 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爱玛,修道院长大的农家女孩,醉心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幻想于骑士文学中的浪漫爱情。在和一名乡村医生的婚姻中,她不断向外寻求刺激,逾越婚姻的界限,在爱情、物质、地位的欲望中沉浮。爱玛在小说中走向毁灭,而在现实中穿越时空,在现代人的普通生活中死而复生,成为每个读者拷问自我的镜子。
《局外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 加缪的长篇小说,是这位法国存在主义作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流行度*广的文学作品之一。 《局外人》通过*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位寻常的年轻职员,终日麻木地生活在漫无目的惯性中,某日去海边度假,卷进一宗冲突,犯下杀人案,*后因 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一滴泪 的理由,被法庭以 法兰西人民 的名义判处死刑的故事。阐述了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代生活中人类社会的荒诞和陌生感导致个体的绝望与虚无。并通过平静地记述一个小人物被司法机关 妖魔化 的整个过程,深刻地讽刺了现代法律的虚伪和愚弄的实质。 本版《局外人》是法语翻译家柳鸣九先生经典全译本2016年修订版,附柳鸣九先生10200字导读 《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 ,帮助读者更详细、深入理解这部世纪之书。
战火连绵的阿富汗,死亡途径了老人的村子。作为幸存者,老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带着被爆炸震聋的孙子亚辛,踏上了寻找儿子的路。他要去给在矿区工作的儿子报丧。一路上,老人的内心因痛苦而挣扎,幻梦中充斥着逝去的亲人、灰尘和火焰、尖叫和泪水,这是战争给人带来的沉痛的创伤。几经周折与等待,老人终于坐上去往矿区的卡车,到达时竟发现儿子早已知晓家中噩耗,却没有立刻返家
她五十多岁,开始和一个比她年轻三十岁的男人约会。他离开了同龄的女朋友,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爱着她。但这段亲密的爱情插曲同时也是政治性的,在街头、餐馆和沙滩,他们总是遭受恶意的目光。她又成了青年时代的 丑闻女孩 ,不过现在已完全不感到羞耻,反而有了解脱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他不再能忍受她曾经的美丽,而她只是在重复她的过去。尽管 他是她的天使,唤起了过去,让过去永远存在 ,但这对未来有何意义? 《年轻男人》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历经悠悠岁月,战胜了阶层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之后的强大又充满力量的哲思之作。它是作家对时间与写作意义的叩问,如此赤裸裸,宛如一把尖刀。
你是否也在为了期待的未来,而不断克制自己的现在? 深爱的人就在身边,却只能远离; 当下的幸福触手可及,却选择推开; 生活明明有诸多欢乐,却无法去享受 《窄门》中的阿莉莎也是如此, 当内心赖以生存的信仰,一次又一次逼迫自己束缚自己真实的欲望, 阿莉莎终于挣扎着发出绝望的呼唤: 我真的心甘情愿做出牺牲吗? 读完《窄门》,你也将从心底里真正释怀 当我不再自己束缚自己,我终于拥有了自由而广阔的人生。
本书是一本探讨婚姻、爱情、家庭以及人性的小说。故事由主人公雷蒙 古雷热的回忆展开。他与父亲生活在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里,被满屋子的人与事挤压出了厌倦感。他们一眼望见寸草不生的荒漠顺着生活的涸泽渐渐地浸蚀而来,于是踏着各自的节奏转身奔逃。不巧的是,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叫做玛丽亚 克罗丝的女人。然而,玛丽亚却没有选择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 镇上的人都传玛丽亚是个放荡的女人,却不知道她只是想找个可以依靠的港湾。至始至终她都在纯洁与罪恶之间、善与恶之间、幻想与现实之间踯躅徘徊。她曾在遇到雷蒙 古雷热时认为自己遇到了爱情,但是雷蒙对她的轻视让她逐渐认清了现实,再也无法让任何人走进她的内心。她虽然倍感孤独,但她仍认为温情的家庭也无法使她解脱孤独。
《庆祝无意义》是米兰 昆德拉在长达十年的小说创作空白期之后的近一部小说,是作家 全部作品出人意料的概括。一个奇特的概括。奇特的收尾 。整部小说像是一出喜剧,一出滑稽剧,巴黎拉丁区的卢森堡公园就是舞台。阿兰、拉蒙、夏尔和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温情人物、zishaweisui转而杀人的母亲、闹哄哄的鸡尾酒会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 舞台上演着一幕幕疯癫异常的人间喜剧。
我来扫墓25年了,从来没有跟你说过一句话。 但你不是我姐姐,从来不是。 我们没有一起玩耍过,吃过饭,睡过觉。 我从来没有碰过你,拥抱过你。 我不知道你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你没有身体,没有声音, 只是若干张黑白照片上的一个平面图像。 我出生的时候,你已经死了两年半。 你是上天的孩子,是看不见的小女孩, 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你,大家谈话都避开你。 你是一个秘密,死着进入了我的生活。
安妮 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 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乱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 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 我意识到我为相片所着迷,正如自孩提时代起,我总是被污迹所吸引:床单或是扔在走道里的旧床垫上的血迹、精液痕迹、尿渍;嵌入木质冷餐台上的酒渍或食物残迹;旧时信纸上的咖啡渍或油腻腻的指印。最具物质性的有机污渍。我意识到我对写作有着同样的期待。我希望词语就像那些我们无法去除的污迹一样。 《相片之用》
以自己为写作出发点的安妮 埃尔诺,为什么将写作视角反转,投向外部世界?答案就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7年(1993 1999)的社会观察记录中。从波斯尼亚的战争到贫困、艾滋病等社会问题,从巴黎地铁的恐怖袭击到与普通店员的细微互动,埃尔诺试图通过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快照,抵达一个时代的真实。 时间流逝的感觉不是来自我们自身。它来自外部,来自成长中的孩子,来自搬离的邻居,来自那些变老和死去的人。 《外面的生活》 《外面的生活》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说明了写作行为存在的理由。 《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