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是用身体去感触自然界的伟大,感触自己人格与意志的升华。有了这样的过程,登高才是有意义的。 我写《攀登者》就是写精神,写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峰。我是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登山,那时是我们自古以来首次用科学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山川河流。当时是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时候,大部分中国人饭都吃不饱,在那样一个情形下,攀登珠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才是激发我本人兴趣的地方 人的意志、国家的力量让这种不可能*后变为可能,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 阿来
一个并不比任何人勇敢的女子,乳癌下重建信心,好好活下来。这是一部以文学手法缜密撰写的关于乳癌,以及医疗自救的奇书。叙事者以病人的身份,打破禁忌,剖析自己染患乳癌的现实,描写治疗的过程,病后的种种反省,朋友的关怀支援。身罩癌症魔魅,人生体会如真似幻,面对它,化解它,更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其中感叹,这许多年来人类的进展神速,我们如今的生命力,却明显相对地在萎缩昵。所谓“哀悼”,其实含有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而期望重生的意思。
《父后七日》宝岛才女作家刘梓洁的代表作,金马奖同名电影原著。父亲去世后的七天,葬礼乍看行礼如仪,却更似一场悲喜交加的荒谬闹剧。然而,忙碌过后,思念在零碎的日常小事间漫延……刘梓洁记录下与父亲的告别,回首多年离家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以独特的叙述节奏与语言风格释放乡愁,倾诉生存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