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 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是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石。《伊利亚特》全诗分24卷,15693行,主要叙述的是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希腊英雄阿基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因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盛怒之下拒绝作战,希腊联军因此受挫。后因好友帕特罗克洛斯战死,再度披挂上阵,终于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联军转败为胜。《奥德赛》全诗共24卷,12110行,叙述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英雄、伊萨卡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国,夫妻团圆的故事。奥德修斯勇敢机智,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希腊联军终于获胜。回国途中历尽艰险,先后制服独眼巨神和女巫等,又被女仙卡鲁普索留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 》和《奥德赛》的统称,是古希腊文学中蕞早的 史诗,也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它 大地影响了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文学 造风格,突破了史诗仅限于记史的传统,开始关注人物的内 ,是诗体小说的开山鼻祖。 《伊利亚 》叙述希腊联军围攻 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与将领阿基琉斯的争吵为核 ,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叙述奥德修斯在攻陷 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历经艰难 于返乡的故事。
德语诗歌里尔克留给我们这样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 “里尔克除却他诗人的天职外,还是一个疲倦的书简家; 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向着青年说得最多。” 如何成为一个诗人,如何面对寂寞,如何解决职业的苦恼? 二十岁的年轻人致信诗人里尔克,倾吐生活的种种疑惑不安。 同样年轻的诗人如何给出答案?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入里尔克诗作十八首; 特别附录冯至论里尔克四篇及里尔克作品节选两篇。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 1321),意大利*伟大的诗人,在西方文学史上,享有与荷马、莎士比亚齐名的美誉,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完成的旷世杰作《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成就。二〇二一年是但丁逝世七百周年。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〇〇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
此三卷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全集》的译者为塔里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玮,她在浙江大学师从张德明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时,就选择了艾米莉为研究对象,并译有《安于不定之中:狄金森诗选》,著有《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此外译者于《国外文学》《当代电影》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诗歌、散文散见于《诗歌月刊》《江南诗》《绿洲》、湿人聚乐部、阿拉尔文艺等杂志与网络平台。) 因为狄金森在生前拒 以一种 为信实的、权威的姿态发表自己的作品,她的诗歌主要由后人编辑出版,现存近1800首, 版本中约翰逊版共1775首,富兰克林版共1789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并趋近狄金森的诗风,保留其独特形式特点,努力呈现狄金森追寻崇高并不满足于优美的心灵探寻者形象。
此三卷本《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全集》的译者为塔里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玮,她在浙江大学师从张德明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时,就选择了艾米莉为研究对象,并译有《安于不定之中:狄金森诗选》,著有《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此外译者于《国外文学》《当代电影》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诗歌、散文散见于《诗歌月刊》《江南诗》《绿洲》、湿人聚乐部、阿拉尔文艺等杂志与网络平台。 ) 因为狄金森在生前拒 以一种 为信实的、权威的姿态发表自己的作品,她的诗歌主要由后人编辑出版,现存近1800首, 版本中约翰逊版共1775首,富兰克林版共1789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并趋近狄金森的诗风,保留其独特形式特点,努力呈现狄金森追寻崇高并不满足于优美的心灵探寻者形象。
《菲利普·拉金诗全集(评注版)》囊括了菲利普·拉金的全部诗歌作品。除《拉金诗选》(1988)以及在《早期诗歌和青春写作》(2005)中收入的诗歌外,还从拉金的打字稿和诗歌笔记中收录了大量未发表作品,一些夹在书信里的短诗韵文也悉数收入。本版还首次为诗歌作品做了全面评注,这关键取决于业已积累的大量拉金研究文献,而编辑、评注者亚齐·伯内特在文献基础上做出了实质性的拓展。这个版本涵盖了相关的历史语境、人物、地点、用典和对应,以及词语用法。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在《菲利普·拉金诗全集(评注版)》中被给予了应有的高度重视,其中有的提及作品的写作环境及来历,有的说明他希望达成的写作目标。拉金很少提及自己的文学底蕴,但他藉着大量用典和与前人的对应而丰富了自己的诗歌;而亚齐·伯内特的评注向我们确认了拉金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