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库 要籍选刊之一,点校整理,繁体字直排版式。此书为清代名士林树梅诗文合集。全书分啸云诗钞、啸云诗钞辑佚、啸云文钞、啸云文钞辑佚、啸云文钞辑佚存目、说剑轩余事及附录几部分。诗集以旧钞本《啸云诗钞初编》八卷为底本,校以钞本《啸云山人诗钞初编》四卷,并补以后刊之《啸云诗存》、诗钞辑佚等。文集以旧钞本《啸云文钞初编》十四卷为底本,校以道光本《静远斋文钞》《啸云山人文钞初编》,并补以文钞辑佚、存目及单刻之《说剑轩余事》。全书最后附以诸家序跋倡和与题咏、传记及林树梅年谱简编等。?
本书是个休言说散文体文本,是作者精神朝圣之旅的见证、是汉语书写者散文体叙事的思想事件。如果你灵魂渴望圣洁而痛苦,那就打开本书看看吧!如果你心灵企盼宁静而恐惧,那也打开本书看看吧!如果你是个画家,本书可以成为你梦中的画魂;如果你是个音乐家,本书更能成为你胸中的音符;如果你是个作家,那么本书定会成为你心中的文章。
全书按扬州城市区的划分和郊外景点的布局,分条块有序叙述;人物的记载则穿插其间。画舫者,游宴所乘之舟;题名“画舫录”,取意于游踪所至登而记之录而述之之意。其内容包括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兼采论学名篇、诗词楹联,以至营造法式以及康熙乾隆南巡盛况及御诗御笔、名流学士的行状小传……一个社会的文化总可分为雅俗两面,“上之贤大夫流风余韵,下之琐细猥亵之事”,本书所见所闻、记人记事不作偏废。
我选辑这本书的动机是要给初学文言的青年找点阅读的资料。现行的国文教科书,因为受种种条件的拘束,所选的文言篇章对于学习者的兴趣未免太少顾及。同时,教科书所选的多半出于专书或文集,风格以高古为尚,是可以或应该读,但未必是可以或应该模拟的。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现代的青年倘若还有学着写一点文言的需要,恐怕也还是这一路笔墨更加有用些。我希望这本书在题材和文字两方面都能略有补充和矫正的作用。 笔记文种类繁多,选录的时候也大略定了个标准:搜神志异及传奇小说之类不录,证经考史及诗话文评之类也不录。前者不收,倒没有什么破除迷信的意思,只是觉得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都可另作一选,
游记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文化领域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一直熠熠生辉,流传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西、陕西卷)》收集了历代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再现游记散文的非凡魅力。通过阅读《中国游记散文大系(山西、陕西卷)》将使读者对游记散文产生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文学兴趣。
先君所撰《书林藻鉴》十二卷、《书林纪事》四卷,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初次付梓在一九三五年,翌年又印行了一次,此后遂绝版,迄今已四十五年了。《书林藻鉴》是一部历代书法评论资料汇编,按时代顺序和人物编次。上起传说仓颉造字的时代,下止清沫,共收人物二千八百一十七人。引用文献除大量文集与方志以外,尚列三百六十七种,可见蒐辑之详备。在每一朝代之前,都有一篇绪论,对各朝书法的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资料书,同时也是一部书法史。《书林纪事》是编辑《藻鉴》时的副产品。这部书蒐辑了有关书法家的掌故史实七百余则,亦按时代和人物编次。《藻鉴》和《纪事》实际上可视为一部著作的两个组成部分,对于书法史研究者、书法评鉴家、书法家和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是同样需要的读
宋版书无论在学津讨源上,在版本探始上,还是在书史坐标、装祯艺术、书品风 格上,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通过对宋版书及流传的介绍,力争将这些宋 版书的本来状况反映给学林士子,为他们各自的专业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