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夜航船》,灵魂才有趣!这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识小百科。 囊括天文地理、古玩奇器、珍禽异兽、诸子百家、宫廷秘闻、草木花卉、三教九流、鬼怪神异 包含20大类4248个文化常识,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不朽经典,问世300年一直秘本流传,仿佛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闪烁,璀璨而迷人。 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夜航船》莫属。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语录体文集,与《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书名《菜根谭》取自宋代儒学家汪革语: 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内容采儒、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文辞优美,兼采雅俗,耐人寻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意志,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浮生六记》是沈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摘取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被人们称为晚清 小《红楼梦》 。 《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撰写的格言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的思想高峰,其文本及思想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开展。本书所用《庄子》原文,依郭庆藩《庄子集释》本, 吸收王孝鱼校正本成果。设计解题、释义、绎文三项:解题,用来释篇名、揭大义、明统绪、章源流;释义,用来析章句、通故训、解文法、言章旨;绎文,用来籀古聱、理文势、求雅驯、便今读。前贤旧说择善而从,间下己意。本书以《庄》注《庄》,务求纯粹,力图揭示庄子的思想体系和人生智慧,并阐释其归趣难求而味之无极文章风格。书后附录《 天籁 解 生命的自然本质与庄子的生存焦虑》,深刻阐发庄子的思想开拓。 ......
《牡丹亭 绘本》由青年画家华张一历时三年精心绘制,再现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笔下超越生死、奇幻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久居深闺的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但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与柳生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无媒自婚,永结同心。全书七十余幅大师级绘画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分镜式改编的白话文字保留完整的故事线、立体的人物刻画与经典唱词,使读者快速领略《牡丹亭》故事精髓。这不仅是将戏剧经典《牡丹亭》绘制成画、易于阅读的大师级绘本,也是一件极具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柳树芳(1787 1850),清代诗人。字湄生,晚自号古楂,自称 胜溪居士 ,吴江人,柳亚子的高祖。清嘉庆间诸生。纂修《分湖柳氏家谱》,并着有《分湖诗苑》《分湖 小识》《养馀斋集》《胜溪竹枝词》等。本次整理依据的底本为《苏州博物馆藏近现代名人日记稿本丛刊》影印本。手稿多修改痕迹。为保留原貌,修改痕迹在脚注中进行说明。柳树 芳阅读诗文,多有圈点,亦于脚注中说明。日记所涉及的部分人物,附录小传于脚注中,供读者参考。本书是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柳树芳日记整理 (项目编号:2141)成果。
本书包括《春在堂诗编》二十三卷、《春在堂词录》三卷、《曲园自述诗》《自述诗补》各一卷,集中体现了俞樾诗词创作的成绩和特点。俞樾诗既近白居易之 温和典雅 ,又似袁枚之 清言霏雪 。《曲园自述诗》《补自述诗》则是其一生重要经历的归纳,每首诗均有翔实自注,有助于读者了解俞樾一生概貌。俞樾词不多作,自认为 不谙韵律,填词非所长 ,《春在堂词录》前两卷主要是初定居吴中前几年的作品,除家常事、精舍教学外,多的就是描写西湖风物;卷三是与文友恩锡的唱和之词。总体上,俞樾诗词不仅有自己的儿女情怀,亦将笔触深入百姓的困苦以及国家的变故,表现出身处晚清时局变化中的一代大儒的心境。
本书包含日记四种,翁曾纯《蘅斋日记》、瀚如氏《瀚如氏日记》、张榕端《海岱日记》和雷国楫《燕游日记》。四种日记均藏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蘅斋日记》共两册,所 记时间不连贯,主要为翁曾纯在江西广信督销局、浙江衢州厘局经办盐务事。《瀚如氏日记》所记时间自光绪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至次年三月初十日,主要为其自北京至天津,经长 江至四川的沿途见闻,以及衙门日常事务。《海岱日记》为张榕端奉命祭告所作,记载出京、登泰山、回京沿途所见。《燕游日记》所记为雷国楫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下旬进京,十二 月自青浦县回松江府,所经地之沿革、山川等。
唐宋八大家 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本书收录了这八位著名文学家的文章予以解释,适合广大中文专业以及爱好者阅读。 *初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所纂《文编》一文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此处的《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对于原著,有所取舍,有所删存。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各家别集,并参照《文钞》的明刻本,选其有助于理解文意者,引
《俞樾诗文集》收录俞樾诗文作品《春在堂诗编》《宾萌集》《春在堂杂文》等二十六种,另有诗文辑佚和附录三种。收录在《春在堂全书》中的作品集大部分经过俞樾亲自审定,但是由于前后汇刻多次,书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则早年刊本晚年重编时,多有芟薙,整理者在校点时做了精心的复核考辨。二是汇刻本中存在一些讹误,虽然此前已有蔡启盛校勘,但仍有未尽之处,整理者做了认真的查核订正。以上两方面共有900多篇出了校记。三则《诗编》《杂文》之外,仍有佚文,俞樾曾亲自辑录补刻,但仍有众多佚诗佚文散在各处,整理者为此做了大量的搜集、补订,辑得诗词170多题,文250多篇。总体来说,该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俞樾的诗文创作情况。
《群音类选校笺》,胡文焕编,李志远校笺。原本当有四十六卷,今仅存三十九卷,收录剧作凡一百五十七种,散曲二百二十九套,小令三百二十三首。明代许多剧作久已失传,赖此选本而可以略窥其貌。是书原为胡氏所刊《格致丛书》之一种,约刊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因其以声腔为主要编选分类标准,在古代戏曲选中别具一格,影响甚著,特别是对了解、认知明代晚期的戏曲生态有着重要意义。《群音类选》刊刻于明代万历前期,恰逢明代戏曲繁盛时期,它所收录的选曲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戏曲生态,如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声腔分类得到当时菊坛并非是昆剧一枝独秀,而是弋阳腔、青阳腔、四平腔、太平腔及杂剧亦甚活跃;各剧种之间剧本借鉴改编现象甚为普遍;一些已经佚失的剧本借其得到留传至今。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它所载录的
本书为杭州师范大学编辑和使用了十余年的版本,此次修订,将以文体学为流变主线,注重文体的历史嬗变,打破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朝代文学的旧窠,以*程度地还原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文体的完整性。
中华美文春水漫溢,经典名篇尽收眼底。《今文观止》分“清代、现代卷”和“现代、当代卷”两本,共选录清代以来三百多年间400位作家的400篇美文,基本上涵盖了近现代及当代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 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广收博采,繁简适中。《古文观止》选家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绚丽和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古文。数百年来,一直是研读古文(散文)最重要的读本之一。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近四百年间,中华大地涌现了数以千计的散文家,挥毫写下无数字字珠玑、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今文观止(清代·现代卷)》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上乘之作,试图填补从《古文观止》到21世纪的一段空白。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
《品花宝鉴》,就是一部很具争议性的作品。这本小说出版于十九世纪中叶(1849),作者是落魄名士陈森(1805?-1870?)。小说描写彼时官绅名士与梨园童伶的浪漫关系,而以两对才子佳人──梅子玉和杜琴言、田春航与苏惠芳──为这样一种关系的表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佣者。对鲁迅及同辈学者而言,《品花宝鉴》写欢场如情场,假男伶为女色,其颓废狎弄处,不言可喻。 而小说一味模仿传统异性恋诗文词章的模式,尤予人东施效颦之感。 五四以来《品花宝鉴》屡受批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风水轮流转。配合世纪末的性别/情欲论述,我们可以重估《品花宝鉴》的文学史意义。这本小说共六十章,主要人物数十人;以体制论,是晚清颇具规模的长篇。两对主角中,梅子“玉”与杜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是在《积微居文录》的基础上汇编而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杨树达继承清代段、王学说,又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研究特点。全书一半以上的篇章为文字释义考据的个案,新见迭出。另有数篇文章以西方字源学、语言学理论系统阐释中国文字字形字义变迁,虽然篇幅有限,却是作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书号:9787101144260 书名:日知录集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全三册) 定价:23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撷芳集》现存乾隆三十八年汪启淑飞鸿堂自刻本。全书80卷,收诗人1853家,诗作6029首,是*部大型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也是清人所辑的第二大清代女性诗歌总集。其*大优点是汇集了大量女诗人的传记材料,于 地志家乘,丛编杂记,一切刻本所载,无不遍采 (沈初《撷芳集序》),并将这些材料逐项隶于各诗人小传之后,少则数百言,多则数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