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是她根据1928年在英国两所大学所作的 女性与小说 主题演讲而写成,于1929年出版。作者文笔细腻风趣,充满睿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义观点。她用 五百英镑和一间自己的房间 作为比喻,指出经济自由是女性能够自由创作的前提,对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瓦尔登湖(Walden;or,Life in the Woods)是美国作家亨利 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思想界、科学界 始祖级 人物培根一生的心血结晶,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全书由58篇美妙而富有哲理的散文随笔构成,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诸多方面内容。书中随处可见大量发人深思的警句金句,其中许多早已成为后世指导人们思想言行、读书治学的至理名言,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1907年,作者受雇于横滨正金银行,离开美国纽约前往法国里昂赴任,并在此驻留10个多月。《法兰西物语(彩图版)》所收集的文章,其中包括短篇小说、行记、漫游录,就是为了纪念这期间的印象所留下的。它是作者在银行账本的阴影中,公园里路旁的大树下,欢歌笑语的咖啡厅里,还有在归航航船上的真情记录,加以修改后,冠名为“法兰西物语”。
这是一个普通的七年,也是一个特殊的七年:儿子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癌症降临到年逾八旬的父亲身上;自己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被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推销员骚扰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凯雷特不时产生荒诞而又绝妙的想法,于是诞生了这本小书。 生活苦闷,世界无常,而聪明的人总能在*不可能的地方找到善良和美好。 幽默和爱就是我们的武器。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本书是“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天才医生与癌症抗争的生命感悟。作者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
《秦淮之夜》是谷崎润一郎1918年和1926年两次造访中国后创作的散文随笔集。 书中详细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中国戏剧和美食的特色以及与田汉等上海新文学作家的交往细节,是展现当代中国风貌和了解中日文坛交流史的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