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本书为格非解读《金瓶梅》经典之作。全书共分三卷。卷一 经济与法律 和卷二 思想与道德 联系明代社会史和思想史脉络,将《金瓶梅》置于十六世纪全球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的背景中详细考察;卷三 修辞例话 以细腻生动的随笔和例话形式对《金瓶梅》文本展开细读,赏析其文章修辞的精彩之处。 书名 雪隐鹭鸶 四字取自《金瓶梅》中的诗句 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 ,喻指《金瓶梅》中深远幽微的人情世态和历史文化信息。
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也带点俗气?纳博科夫为什么欣赏不来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的《孔乙己》与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有什么相似处?……近年来,众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热门影视进入大众视野,从纸页到银幕,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愈发紧密,“文字”与“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出一个立体的艺术世界。本书以 思辨性的视角、通俗易懂的文笔,围绕文学与电影的相互关系,解剖了大量中外文学、电影、艺术经典作品,从《诗经》《搜神记》到鲁迅、张爱玲,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到《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从贾樟柯、姜文到《罗生门》《盗梦空间》《布达佩斯大饭店》……探讨作品70 部,关涉作家、电影人、艺术家、哲学家50 位,深度解读文学作品,详细讲解电影基础知识。为了比较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在二者间建立新的对话
打动千万人的经典《蒋勋说红楼梦》推出“青春版”,这一次蒋勋先生将数十年阅读《红楼梦》的心血之作献给青少年。蒋勋读红楼,林青霞、海清、林怀民等一众名人倾力 , 教育家叶嘉莹先生称赞“不但细致,而且 深刻”。跟蒋勋读《红楼梦》,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青少年读者逐字逐句地细读小说,感受少年人的成长,看懂每个人在自己处境的不易,发掘人性的闪光点。蒋勋曾说:《红楼梦》对他 的帮助是让他能够回到十二三岁,《红楼梦》 想表达的是,活出你生命 好的部分,让这个生命发光。它是 的青少年读物,甚至西方写青少年的书,都没有像《红楼梦》写得这么好。《蒋勋说红楼梦》(青春版),在蒋勋包容和善意的解读中,让青少年感悟美,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楼梦新证》,其草创于1947—1948年,约40万言,1953年9月由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连销三版,产生了很大影响。毛主席对这部书给予了相当的评价。 《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文史哲综合大型学术论著,奠定了新中国“新国学”的坚实基础。 《红楼梦新证》内涵所涉极为繁富,它的特点是:史料蒐辑的丰富珍贵;填补、澄清、纠正以往研究的空白、模糊、混乱、讹误等处;揭示与阐释许多历史事变牵涉作者家世生平的重大关系以及各种事故背景对作者、作品的思想之影响及曲折表现。 作者的这部红学开山之作因其翔实的考证和缜密的思辨,被学界推为红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孩子不爱读名著,原因有三:字太多;情节太复杂;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啥。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语言和手绘漫画,不仅让砖头一样厚的名著瞬间变得轻松有趣,还能给孩子讲透名著背后的历史、社会、思想、人性。 《简 爱》实际上是一个孤女的逆袭之路。 《格列佛游记》本质上是一部对英国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剧; 《老人与海》本质上是硬汉老头儿的四次不认命故事。 翻开本书,一个半小时了解24部世界名著的精华,像追剧一样追完《简 爱》《小王子》《老人与海》《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悲惨世界》《海底两万里》《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汤姆 索亚历险记》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白先勇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2014-2015)课堂讲义编纂而成。《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但*重要的,它终究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白先勇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 现代性 :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 他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
《威廉 布莱克诗歌译评》翻译、评析了66首布莱克的诗歌(《诗的描述》19首,《天真之歌》19首,《经验之歌》26首,《手稿诗选》2首)。每首诗附有英文原文,对其中的难词作了注释。除了对这66首诗进行了翻译及深入评析之外,还对每首诗的几种中文译文简要地进行了比较,指出其短长、优劣。在书末,精选了布莱克本人为其《天真与经验之歌》制作的插画。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新1版)(精)》选录“五四”以来百年间170余位作家的散文作品320余篇。既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丰子恺、沈从文等散文大家名篇,也不乏汪曾祺、余光中等当代文坛名家佳作。 学者、评论家撰写赏析文章,为您带来精彩的解读阐释。
人到中年的作家丹比,带着“解决危机”的隐秘期待,在毕业30年后选择回到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之上,重读那些伟大的人文经典。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他的讲述中次第出现,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织成的迷雾,带来身心的平静,也引导着他去不断寻找和“试穿”不同的自我;而在课堂上参与师生之间的论辩,则让他意识到经典正在反复的重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既包含着千百年来传承的人文精神,也映照出当下年轻一代的思考和判断。这场重回校园、重读经典的生活实验,也是一场重新认识自我的伟大冒险。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本书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对于《石头记》一书的校对订正和批点,包含着他的红学研究成果,是了解和欣赏《红楼梦》的必要参考书之一。本书对十余种古抄本中进行了大汇校,以期呈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内容为《红楼梦》一书的前八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