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干变万化,而法度仍备,其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等。 《论书帖》,暗花笺纸本,纵二八·五厘米,横四〇·五厘米,九行,共八十五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青云轩书画馆主编的《怀素论书帖》笔下明显洋溢出东晋书家恬淡平和的风神气息。此帖运笔悠然自得,意气平和,应规入矩,精谨而纯熟。其每作一字,起落分明,虽无纵横捭阖之势,但由于擅长驾驭中锋,故能做到笔势圆融婉转,飞动轻灵,骨气深稳,血肉丰润。
《中国古代法书选:墓志铭集》包括:《元桢墓志》,《张玄墓志》,《美人董氏墓志》。《元桢墓志》简介: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张玄墓志》简介:《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北魏著名刻石之一,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7年)十月。出土地不详。原石已侠。何绍基在题跋中由衷赞曰:化篆分人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目前原拓本今藏上海博物馆。穴张玄墓志移即为孤本,其余拓本只能是重刻本,均未体现原拓神采。今人眼福,可从精印印刷口叩中得睹拓本全貌。《美人董氏墓志》简介:全称穴美人董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因语言精炼,句式整齐,上口易读而深受后人推崇。其三三成句,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全文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开篇,借用了孟子的 人性善 和孔子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主张,从而说明后天的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随后,从人伦纲常、忠孝仁义,到五谷六畜、四书六经;从国运兴衰、朝代更替,到励志劝学、鞭策警醒,凝炼了几千年的文化常识和理论思想。本字帖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内文的反复摹写,并附有对应的文意解读,既有利于学习者诵记原文,也有助于加深理解。希望您能在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的同时,练出一手漂亮的硬笔楷书。
碑在曲阜孔庙同文门东,高18山厘,宽80厘,无额。碑两面刊刻,碑阳东向为前碑 碑阴西向为后碑。前碑刊穴鲁相史晨祀孔子秦铭》,凡17行,行36字。后碑刊穴史晨飨孔子庙碑移,凡14行,行36字。前碑为东汉建宁二年(169年》3月刻。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168年》4月刻。 穴史晨碑移笔画圆秀典雅,严谨敦厚。布局统一和谐,井然有序;结字方正,波磔分明;书体秀丽匀称。前碑拓本之*旧者有何子贞藏残三十六字本,后归历史博物馆;另有陈叔通藏明拓秋字本,今归故宫博物院。后碑旧拓则以张伯英藏本、罗振玉藏残本为。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而写的碑文,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
这本由启功、秦永龙著的《书法常识》详尽介绍了关于学习中国书法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从书法的执笔、用笔、结字、临帖,到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的笔画写法和特点,各种书体的演变与发展等都有详实的介绍。
在中国历目前,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 魏晋时代,尺牍既是一种文体,更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其代表书家当然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道:『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
王家新编著的《白蕉讲授书法》系“大师私淑坊”丛书之一。“私淑”作为师承前贤、绍述学识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于书法一门,“私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的沿革、兴衰,亲授和私淑这两种传习方式,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独具内蕴的传统,甚至被视为一种精神上的尊崇。这种尊崇一直延续到现代,以沈尹默等人的深入实践和理论发扬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以白蕉的自我标榜宣示了“私淑”书学精神的现代延续。这期间,还有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一批现代卓有成就的书法名家,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他们在汲取前代营养时更不忘传统的脉络,或取碑刻金石之韵,或举回归帖学之旗,结合个人的性情和睿智,不仅在技艺上刻苦探索,更在学术理论上勤奋耕耘。其中尤以沈尹默成就最为杰出,他最早开始
中国汉字有几万个,中国书法碑帖、字帖有几千种,就你喜爱的某一种书体而言,如何学写?从哪里人手练习?汉语里有两句同意思的成语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意思是“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它事物”,“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我们想,这一道理用于学习书法中,同样适用,或许是一条捷径。所以,我们选了10本名帖,在这名帖中各选了100个有代表性的字,来分析基本笔画、偏旁部首,讲解结构特征,这就是“触类”、“举一”的做法,通过这些指导你练习,而达到“旁通”、“反三”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真正学习、掌握、做到了这“百字通”,就可以达到“字字通”的目的。
中国文字,首重认认,次重书写。然历观自古迄今各家字体,浩如烟海,即就正,草,篆类言之亦各不同。凡历朝有名书白家,无虑千百人。凡自成一家者、咸人各一阻,如颜,柳、欧、苏、黄,米、董、赵各家之书法,都各有专长,笔緻不同,精神迥里,足以代表其个性。各人之点划与结构,使后世一望而知出于某某人之手笔,斯为中国文字上不可磨灭之精神。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扇面十讲》讲解了有关扇面的十个问题,包括书画扇的文人化情愫、书画扇的两大形制、团扇的书写体式、扇面书写的共性规律、扇面书写的文具使用等。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四样重要的写字工具。下面我们来介绍笔、墨、纸、砚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1.笔 毛笔用动物毛做成笔头,柔软而富有弹性,主要分为狼毫笔与羊毫笔两大类。选择毛笔时应注意“尖、圆、齐、健”四点:“尖”指笔锋尖锐;“圆”指笔头形状圆润、饱满;“健”指毛笔弹性好;“齐”指笔毫用水化开后,笔锋的毛排列整齐。在使用毛笔时要注意保护它,新笔须用冷水或温水泡开,使用后必须清洗,然后平放在桌上或笔尖朝下悬挂起来。 2.墨 古人用墨锭研墨写字,而我们一般都用墨汁写字。墨锭主要分为油烟墨、松烟墨、漆烟墨三种;墨汁则有“一得阁”、“中华”、“曹素功”等品牌。用墨汁时必须注意每天使用新倒的,以免墨汁沉淀并发出臭味。 3.纸 我们一般练习使用的纸是颜色发黄的元书
《宋苏轼书黄州寒食诗帖》介绍:苏轼(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年)进士,神宗熙宁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二年(一〇七九年)罹“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哲宗元祐间,累迁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绍圣初年,远谪惠州、儋州。谥文忠。其诗、词、赋、散文,都有极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且善书法和绘画。《宋苏轼书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元丰五年(一〇八二年)谪居黄州之时,东坡年四十六岁,书时或可稍晚,此书笔法纵横跌宕,当居东坡墨迹之冠。后有山谷题跋,更称双美。《化度寺碑》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法特点是用笔方整,笔力刚劲,一笔不苟,结体严谨中见疏朗,也就是说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得当。此碑翻刻本极多,两种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