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大字典》收录3000多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收录上起晋朝下至清末的历代书法家行书书例33000余个。 字头后附列相应的汉语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行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 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部首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该书收录近30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隶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隶书横幅、隶书节临韩仁碑、隶书五言联、隶书七言联、隶书五言联、隶书横匾等。
《监察法应用一本通》立足于司法实践,以司法流程为主线,遵循法律汇编的思路,从体例化、系统化、实用性的角度,借鉴《刑法应用一本通》的编排体例,将与监察法条文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分类整理,采取置换、分解、重述等手段,以监察法条文为经线,以其他与之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法规文件为纬线,将监察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党内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重新整合,勾勒出了一幅崭新的监察法图谱。
《剪映真传:88招玩转短视频剪辑》基于手机视频编辑剪辑软件剪映(移动端)编写而成,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在手机上进行视频剪辑,并创作出满意的短视频。本书教学方法基于实践,全书没有过多的枯燥理论,力求内容简洁易懂、实用性强。全书分为3篇共13章,以88个实战案例技巧,全面覆盖剪映移动端的各项剪辑功能,从基础入门到进阶应用,让读者从新手变成剪辑高手。 第1章~第4章为软件基础篇,详细介绍剪映移动端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素材基本处理、文本、音乐音效等使用方法;第5章~第12章为软件进阶篇,详细介绍剪映剪辑进阶知识,包括剪映中调色、关键帧、画中画、蒙版、混合模式、各类转场、抠像、特效、变速等功能的组合使用方法;第13章为案例实战篇,结合前12章所介绍的剪映剪辑方法和技巧,分享18个热门短视频实操案例。另外,本书
西泠印社印谱藏珍图书依托西泠印社大量的社藏印谱,选择优代表性的人物,遴选他们印中精品,分册出版,为广大篆刻爱好者提供学习篆刻艺术的优良范本。西泠印社编的《西泠后四家印谱(精)/西泠印社印谱藏珍系列丛书》西泠四家印谱包括陈豫钟,陈鸿寿,赵之谦,钱松四位浙派篆刻大家的作品,共计400于方。陈豫钟工书法,喜收藏,通小学,金石学家,篆刻师法丁敬,秦汉。讲究虚实,在繁简中得平衡。陈鸿寿篆刻追秦汉,旁涉丁敬,黄易等人。浑厚扑老,古拙中有神采,赵之琛篆刻师法陈豫钟,又取换衣‘奚冈’陈鸿寿之长。钱松,通金石,工书法,篆刻切中带削,及富金石韵味。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不《中书帖》等。
《隶书字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多年来致力于书法工具书的研发,现在读者看到的这套实用书法工具书,是我们在多年研发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由书法篆刻专家精心增补编订的。它们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汉印、篆刻、正反篆刻和五体书法八种,主要读者对象是书法篆刻爱好者和研习者。尤其是为了照顾初学者的入门,在字型和例字的选择上,都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比较,把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收入书中。考虑到这套书的实用性,我们在字数总量上征求了专家的意见,保证每一本书都可以充分满足书法篆刻爱好者的需求。同时在编排上,也尽量做到美观大方、简洁实用。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广大读者满意和认可,也恳请专家和读者对这套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再修订时做得尽善尽美。 本套丛书还包括《楷书字典》、《汉印字典
本字典所收楷书,主要来自敦煌写经。为了方便读者的检阅和学习研究,对所选楷书,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为了能够完好地保存原作的风貌,本字典编纂时,采用了高科技制作技术。为了排版的方便,对原字作了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处理。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二千三百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中国正书大字典》原则上参照《中华大字典》部首编排法编排。《中国正书大字典》採用繁體字,故如首文“范”是姓氏之“范”中,非“模范”之一“范”的简化字“范”、“范”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中国正书大字典》原则上收録在正體首文下,如:“游”、“遊”,《中国正书大字典》原则上收録在“游”字首文下。“徘”,“徘徊”之“徘”;“俳”,“俳優”、“瘖俳”之“俳”,亦可舆“俳”字通。“徘”、“俳”原为两字。古代书家笔下常以“俳”用作“徘徊”之“徘”。《中国正书大字典》则按原帖文義,確定归属。古本《千字文》中“夫唱婦随”,一般均书作“唱”,而清梁同书书作“倡”;《倪宽赞》中“倪”,书作“兒”,《中国正书大字典》按直观方法,收在“倡”,“倪”字首文下。
沈尹默作品种类繁多,条幅作品所占比例优选,但由于条幅作品纵横比大,很难满足常规字帖的出版要求,本册采用整纸打印后折迭的方式,这样既方便大家临摹,又不损原作的行气。采用真迹高清拍摄并精印,使书法研究者不仅可以体会到原帖的风神,而且可以领会到笔豪往来的动势、中锋提按运笔引起的墨色细微变化等细节,这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探求前贤笔法有事半功倍之效。 《沈尹默条幅精品集》选取沈老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精品代表作,采用整纸折叠的方式,真迹高清拍摄并精印出版。沈尹默先生是现代书法目前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尤擅楷书、行草书,中锋用笔,运笔提按起伏震动,使笔锋万毫齐铺,点画充满张力,故经得起放大,是唐以后屈指可数的大家。
《中原彩陶文化西传哈密研究》由《中原彩陶文化西传哈密研究》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书法大字典》系列丛书分为《中国篆书在字典》、《中国隶书大字典》、《中国隶书大字典》、《中国楷书大字典》、《中国行书在字典》和《中国草书大字典》五册。五册字典共收录常用单个汉字约六〇〇〇个,书法单个汉字的总数约100000个。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汉字上起商周金文,下至晚清著名书法名家,民国时期书法名家如于右任、李瑞清等亦酌情收录。日本、韩国等地书法家所书汉字不具备艺术典型性,故未予收录。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历代书法单字均采自历代书法家传世墨迹或历代金石拓本的影印件,并对背景模糊不清的或残泐过甚者予以适当修复,以恢复原字神采,便于读者临写。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历代书法单字均在字下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阅。考虑到成本规模及读者的承受能力,书后未列出处名录。 本系列书法
《草书字典》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书法篆刻爱好者和研习者。尤其是为了照顾初学者的入门,在字型和例字的选择上,都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比较,把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收入书中。考虑到这套书的实用性,我们在字数总量上征求了专家的意见,保证《草书字典》可以充分满足书法篆刻爱好者的需求。同时在编排上,也尽量做到美观大方、简洁实用。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广大读者满意和认可,也恳请专家和读者对这套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再修订时做得尽善尽美。 《楷书字典》收字以唐楷为主,兼收魏晋、隋、宋、元、明、清代之名家楷书。《楷书字典》收常用汉字三千五百个左右,总计收楷书字迹一万六千五百余枚。每个汉字,多只收九枚楷书墨迹。《楷书字典》收宋代以前所拓楷书,均翻成阳文,即将白字转为黑字。《楷书字典》收元代以后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王铎傅山行草书字典》,《王铎 傅山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编撰,集王铎、傅山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王铎( 1592-1652 ),明代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传世墨迹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傅山( 1607-1684 ),明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书学赵孟頫、董其昌,刚健有力。王铎、傅山对草书发展独树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而且位居“宋四家”之首。苏轼“尚意”的书法审美观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自然洒脱的书法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而且位居“宋四家”之首。苏轼“尚意”的书法审美观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自然洒脱的书法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