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的研究,在过去多围绕书法史展开,论述的重点亦多为书法的风格、品质、真伪等问题。本书却能抛开过去固有的研究的模式,而从书法的物质材料入手,如书写中所涉及的纸张、毛笔、书写环境等诸多因素,并以此与书家的个人风格相联系,对书法家个人风格的产生与演变均作出了恰当而令人信服的说明。本书为近年来书法史研究中的代表之作,其所涉及的议题包括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张瑞图等人,由书法物质性的角度对书法风格的重新认识,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主要讨论清代帖学、碑学的交替与金石学在广东的发展。作者对广东书坛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提出十八世纪在中国兴起碑学书风及金石学,与帖学支持者抗衡,表面上是书风剧变,实际却是上述一系列因素诱发的结果。第二部分是法帖版本学。对法帖版本的考述应属中国传统的学问,但近来随着书法逐渐退去其实用价值,对法帖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式微,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对弗利尔美术馆所藏《淳化阁帖》以及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等法帖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
本书是 工笔新经典系列 图书的第四辑,是继《人物画技法》《畅神秘境 陈林》《花鸟画技法》之后以工笔人物画为题材的精品技法图书。书稿内容以工笔画家李传真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为主体,既有整幅作品的呈现,还有局部细节图的设定,让读者能够看到细致入微的细节。书中除了画家的作品展示和丰富的绘画步骤和技法剖析外,还有其作品创作心路、创作感悟等丰富、真切、纯粹的信息深度解读作品。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汉三国卷,共计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一)》《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二)》《两汉三国砖铭书法(三)》《两汉三国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汉三国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砖铭书法大系 计两辑八册,此辑为两晋至宋元卷,共四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砖铭书法的时代、地域风格特征,是我们研究书法史、进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砖铭书法大系 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合集)》即《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一)》《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二)》《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三)》《两晋至宋元砖铭书法(四)》四本的套装,收录两晋至宋元砖铭七百余种,涵盖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便于书法、篆刻、金石类读者研究借鉴、观赏临写之用。
武威简,主要指《仪礼简》《王杖简》和《医药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星发现的汉晋简。《武威汉简书法》就是从上述三种汉简中精选而出。 《仪礼简》和《王杖十简》分别于1959年出自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和18号汉墓。此地东北距武威市15公里,西北距旱滩坡亦15公里。大致坐标在北纬37 47 5.76 ,东经102 38 53.85 。地处祁连山东麓,往东30公里范围田畴沃野,正是走廊的绿洲地带。再往东往北,即为腾格里沙漠。从1959年到1972年,文博部门先后在此清理过72座汉墓,说明这里是两汉时期人类生活聚居的理想之地。 武威《仪礼简》是当时流行的儒家经典,全部书写都以当时成熟的八分隶通贯而成。典雅端庄,风格凝练,容字多,篇幅大,为两汉书法史上罕见的珍品。 同时出土于磨嘴子18号墓的 王杖十简 是汉代养老敬老,尊礼高年的制度条文,亦是出土的书法艺术珍
傅山是清初卓有建树的书法家。字青主、侨山等,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傅青主的书法传统功力深厚,少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时誉。傅青主小楷《千字文》书风朴实古拙,直追钟王。本帖资料珍贵,由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上海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可供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有利于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居延新简书法(合集)》为 简帛书法大系 新出西北汉简图书。本书一函四册。 居延新简,1973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破城子遗址。两汉时期,此地是居延都尉甲渠候官的军事驻地。从今天的酒泉东北走,沿额济纳河一直到居延海,是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派强弩都尉路博德修筑的居延边塞。从北到南,由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驻兵屯守。北有居延都尉下属的殄北候官、甲渠候官(王莽时改为甲沟候官)和卅井候官,南有肩水都尉下属的肩水候官、广地候官、橐他候官、仓石候官和庾候官。再南还有酒泉北部都尉下属的会水候官。居延新简就出自其中的甲渠候官。 候官 一名,既指都尉府下属的军事驻防机构,亦指该机构的军事主官。候官的秩级比六百石,略低于六百石的小县县长。居延新简就是甲渠候官长期驻守此地形成的上报下达的屯戍文书。 居
本系列字帖三大特色,大大的提高学习书法的实用性。 *、 拟古 由于原创者哲人其萎,无法实作教学,个人只好越俎代庖,以「拟古」的精神忠实呈现原帖的风格,让古圣先贤的笔迹跃然纸上,提高学习的深度。 第二、 千字文 「千字文」为古代识字经典,以千字文为载体,不仅字字不重复,数量更高达一千字,有别于临习残碑断简时的字句重复,或字数过少的困境,充份提高学习广度。 第三、 双镜头拍摄 书写千字文时,采字字讲解,手把手将人带进创作者的思考天地。左边的镜头采45度斜拍,可清楚看到毛笔运行的轨迹;右边的镜头采垂直拍摄,可以了解字体的结构和粗细变化。再加上同步解说,历历在目如临现场一般。 本书的设计充份和时代接轨,以学习者为导向, 每本书都配合附上二维码 ,只要手机拿起来扫一扫,就可以从中选择 任何一页、
本系列字帖三大特色,大大的提高学习书法的实用性。 *、 拟古 由于原创者哲人其萎,无法实作教学,个人只好越俎代庖,以「拟古」的精神忠实呈现原帖的风格,让古圣先贤的笔迹跃然纸上,提高学习的深度。 第二、 千字文 「千字文」为古代识字经典,以千字文为载体,不仅字字不重复,数量更高达一千字,有别于临习残碑断简时的字句重复,或字数过少的困境,充份提高学习广度。 第三、 双镜头拍摄 书写千字文时,采字字讲解,手把手将人带进创作者的思考天地。左边的镜头采45度斜拍,可清楚看到毛笔运行的轨迹;右边的镜头采垂直拍摄,可以了解字体的结构和粗细变化。再加上同步解说,历历在目如临现场一般。 本书的设计充份和时代接轨,以学习者为导向, 每本书都配合附上二维码 ,只要手机拿起来扫一扫,就可以从中选择 任何一页、
中国书法界泰斗沈鹏先生体系完整的书法讲演集。共收录讲稿十九篇,另有两篇附录。为使作者的语气、神情、课堂氛围跃然纸上,令人有亲聆师授之感,促膝长谈之情,编者尊重其语言特色,尽量保留了漫谈式的表述。 《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从 书学 的概念讲起,讲想象力,讲自我的发现和肯定,讲诗歌与书法,讲书法相对文字内容而独立存在,讲 美 与 丑 ,谈古今、论中西,词锋雄健,汪洋恣肆。
本书为《钮利刚临唐人小楷集》。精选我国唐代书法名家传世精品小楷编撰成辑,虞世南《破邪论序》、欧阳询《心经》、褚遂良《太上老君常清静经》、褚遂良《阴符经》、褚遂良《摹王羲之乐毅论》、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
本书为书法技法讲坛丛书的一本,精选历代有代表性的清秀飘逸一路的隶书书法作品,如《曹全碑》《礼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残碑》等,分笔法、线条、墨法、间架、空间、章法等技法进行讲解,力图用图说话,并标注指示符号,解说文字条理分明、切中要害,从多角度、多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让读者轻松掌握更高层次的隶书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