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从众多馆藏碑帖善本中遴选了十五种学术价值 的宋元拓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文献考证、图像分析、数据统计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 尝试全面、系统回顾馆藏碑帖、特别是宋元拓本的的入藏过程,梳理馆藏宋元拓本收藏格局形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馆藏宋元拓本进行了全景式的整理,从拓本的题签、版本、题端、钤印、题跋等几个构成碑帖拓本的主要学术要素入手,力争全面呈现馆藏宋元拓本的精神风貌和学术内涵。再次,为了 加准确地对馆藏宋元拓本进行学术评价,将馆藏置于 外宋元拓本收藏现状的大背景下,尽量勾勒出国博馆藏宋元拓本与其他现存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自身特色。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繁荣时期,此时期,中国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书法史上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魏晋风流,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深刻
《书法》杂志中青年百强榜已成功举办六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而《书法》百强榜精英丛帖是历届“百强榜”整个活动推广和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以书写名篇曹植《洛神赋》为内容,通过网上评选和专家筛选在上百位试写字帖中,选取书写规范,有个人风格,并能达到出版要求的作品,作为本次出版的字帖,本套字帖包含了楷书、隶书、行草、草书等四种字体,楷书端庄雅正,隶书高古淳朴,行草气韵生动,草书纵情奔放,使这套字帖更具有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借鉴、参考的意义。
上海图书馆编的《崔敬邕墓志(10周年珍藏版共2册)(精)》是“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系列之一。 《崔敬邕墓志》作于北魏时期,清康熙间出土,后原石下落不明。墓志刀笔势出自然,开宕拙朴,寓谨严于奇逸,深为清代以来书家所重。此次影印上海图书馆藏藏本,系浓淡墨拓拼合本,属初拓。附王士祯致朱彝尊手札一通,述借阅此志之事,又有费念慈、端方、罗振玉、蒋祖诒等题跋,熊希龄、杨守敬、吴湖帆等观款。
《魏晋小楷兰亭五种》册内收钟繇《墓田丙舍帖》《宣示表》、王羲之《黄庭内景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王羲之《颍上本兰亭序》。《墓田丙舍帖》历代视为钟书法帖。其用笔娴雅,字体风流。《宣示表》以宋刻宋拓本为佳。此本经明清两代安绍芳、顾杲、缪日藻、冯行贤、毕泷、董元镜、翁方纲、崇恩、朱善旂、吴乃琛等鉴藏,钤印累累。有清代 鉴藏家翁方纲、崇恩多段题识,并明代顾杲观款一行。此次出版将经典的小楷作品汇集成一本,是学习小楷很好的范本。
世人对于启功先生的印象,往往是作为书画大家的启功先生和作为学术大家的启功先生,而两者之间,有其必然的联系,论著手稿便是一种 的呈现方式,能很好地展现这种本质的联系。本书共选编启功先生的论著手稿十九种,就时间跨度而言,从八十年代初到去世前的两三年;从内容来看,包含了讲稿、文稿、序跋、考证、书稿校订等诸多方面;从珍贵程度看,很多都是极为重要的手稿,如《北京师范大学百年纪念私记》《“八病”“四声”的新探讨》《(崇文)二集二编前言》等;就书写而已,从早期的潇洒自如,到晚年的迟涩徐徐,各尽其美。但不变的,是一颗学者的赤子之心。
本书分三册,收录海外所藏敦煌文书中 书法艺术价值的十件作品。 册含六件墨迹,以唐人临本居多,兼顾唐至五代时期写本,取法王羲之、智永等名家;第二册含三件拓本,为唐太宗、欧阳询等名家书写,且均为传世孤本;第三册为柳公权书《金刚经》拓本。作品书体覆盖楷、行、草诸体,时代跨度自唐初至五代后梁,展现了唐五代书法的多样化风貌。
《章草傅贴》乃《章草大典》之姐妹篇。《章草大典》付梓於中州古籍出版社后,深得书界同道厚爱,甚感欣慰,未及半截即有多位画家建议将《章草大典》所用原始资料与《章草大典》配套印行。本书各件作品中皆係历史存在,虽非全在典型神妙之列,然不可否認,纵有箇别不足为範者,亦可示章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某种流燮,作为世人之研究材料。每种书體从发育到定型并发展另一书體,均有一个过程。在其过渡期,必有一些中介面目作品出发,使人难以定其歸属。
该书为中国碑帖名品选集本,或按书体或按时代书风或按书家归类,为不同喜好读者选择图书提供了方便,也是我社品牌图书的再开发共收录了欧阳询的书法名品三种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及其子欧阳通道因碑,是学习欧楷不可或缺的重要范本,也是书法研究的珍贵资料
《中华书法大字海(全五册)》是一部大型书法艺术工具书,是对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书写的总结性成果。本书编撰注重体系性、历史性、经典性与实用性,汇集了从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秦汉简牍帛书、汉代碑刻隶书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代书法名家的传世楷书、行书、章草、今草及碑刻、造像题字等历代经典单字作品,规模宏富。 《中华书法大字海(全五册)》可以查阅的常用汉字近13000个,单字作品近20万个;实用性强,既为全国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提供了 书写范本,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产品设计师提供了丰富而完备的历代汉字书写典范和参考,是 常使用的汉字书写、设计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