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字临帖系列:欧体》用笔以方笔为主,斩钉截铁,凝重有力。结构严谨,间架稳固,平正中见险劲,常有夸张之笔。临帖时应注意以上这些特点。
北大书法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它能够打破那种专科院校单一的美术史、美术技法、美术理论、美术观念方面的教学模式,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双科、多科乃至全科的训练,使书法研究生、博士生朝“双语精英”和文化艺术底蕴丰满的“学者型艺术家”方向努力。必要的学术文化训练可以修正书法界的急功近利倾向,还可以为真正的书法家提供文、史、哲、考古等知识型阐释的文化平台,使得“依仁游艺”、“立己达人”成为可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书法理论研究和大学书法创作实践,我们主编了这套《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邀请外知名的书家及教授撰写专著,分成若干辑陆续出版。通过对书法理论的总结和反思,使得大学书法的新思维能够推广到民问,成为大众的思想,进而能够在国际书法文化交流中逐渐成为新世纪影响他国书法的新理念。当然,
《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入选者大多为近年来活跃在书法创作一线的具有深厚创作实力和广泛影响的中青年书家,尽管他们在创作理念、风格追求、取承,以及笔墨技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又无不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能够体现当代书坛中青年的创作实力和水准。 《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叶鹏飞》为《叶鹏飞》册,除展示书法作品之外,还特意收录了叶鹏飞的创作心得等理论性文章,力求具体清晰地传达出书家的审美理念、风格取向,以及创作方法、手段等与创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为当代书法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真实生动的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书法大家碑帖精选》,旨在弘扬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魅力,让广大书法爱好者去感悟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嬗变,领悟书法大家们的达观和深邃,激发后人对中华书法瑰宝的青睐与苦恋。本丛书的选编原则是基本按照书法家在书法领域的地位和影响而推出,本辑先推出二十本。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要求,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我们选择了历代各种书体和书家的一些作品。
《灵飞经》传为唐人钟绍京所书,也有人认为是唐代的职业写经手所抄。考辨真伪并不是本字帖要解决的问题,自从《灵飞经》问世以来一直为书法界推重,视为小楷的典范,足可供学习者师法。
《历代拓本精华?石门颂》为“历代拓本精华”系列丛书之一,精选馆藏底本,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请专家释文。石门颂,摩崖石刻。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颂》称为草隶,始于康有为,他认为,汉隶有“篆、楷、行三体,《郙阁》、《夏承》等为隶中之篆;《张迁》、《孔彪》等为隶中之楷;《杨孟文》(即《石门颂》)等为隶中之草。”可见汉隶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更趋成熟。同时,也可从此碑中看出这时的书法上承
怀素(737-799),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于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有《千字文》、《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文征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本套书为中小学生书法入门教程,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更全面,系统地学习书法而编写。《行书入门教程: 》共分为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章法布局、原帖欣赏六大部分。以范字为主,在范字中配画了毛笔运笔走势的轨迹,运用笔势图解的方法,使书法教学更为直观明了。范字中加以简单的图示,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便与教学与自学。 为了更好地配合教学,我们选用了范字的偏旁、部首,运用电脑设计集成了大量的范字,并集字汇成常用成语、古诗等,举一反三加以变化运用。我们还选用了原帖中的字做成拼图与集字进行对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字发展到阶段后,书写者在文字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情感,书法随之产生。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经过书法名家的吸纳、创新和传承,内容日臻完善,风格流变有序,魅力无穷。从中国书法名家入手,识别、鉴赏书法艺术,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书法名家独具一格的风格,是提高书法艺术欣赏能力的捷径。 本书以简洁的文字,按照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系统地介绍了各时期书法名家的艺术特色,演绎出中国书体风格的流变及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文中大量珍贵的书法作品图片,便于读者理解书法名家的艺术风格和鉴赏他们的代表作品。阅读此书,会让你感受到书法之美、笔墨之妙。
《中国民间书法字典》收录书迹,大多无书写者姓名,或虽具姓名,但书法史上无名,这些作品,我们统称为民间书法。上自魏晋下至清代共收录作品三十九种,集字三万三千六百个,正文部分收录字头二于九百六十个,按简体汉字之笔画数,再按首笔为横、竖、撇、捺、折的次序编排,并附有笔画检字表和汉语拼音索引。书眉注有字头,并在其右注有繁体或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