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 · 朗格说,“你愈是深入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形式的相似之处”。《舞自炼格》是一部聚焦中国舞剧结构专论的书。用 42 张图表清晰阐释了 79 年至今以舒巧女士作品为界碑的 21 部典型舞剧作品的结构样式。本书以“雅致的结构”、“精巧的结构”、“震慑的结构”三部分组成,每一部舞剧的结构剖析都包含分析文章、《结构细目表》与《原文本对照表》三部分。《原文本对照表》是对宏观舞剧选题的一种关照,算是陪同读者从进入一个崭新的话题开始,重新经历一次编导初拿到资料时的琢磨过程;《结构细目表》是精确到分秒的“句段”细究,作者们的踏实与功力见诸笔端。 行文理性的剖析中又力求可读与实用,希望它成为一本真正能为舞剧创作实践所用的手边书,希望它成为理论与创作握手的又一次挺进
本书共分为八章,前三章是对豫剧板胡的概述及演奏方法的叙述(图文并茂),后五章(含对应的音视频二维码)是实践性的练习、演奏和欣赏,包括豫剧四大板式过门演奏、常用曲牌演奏、常用情绪音乐演奏、豫剧板胡演奏唱段赏析(含古装戏、现代戏)、豫剧板胡演奏曲目赏析等。
本书是基思的开创性经典著作《即兴》的续篇, 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现代即兴体系的形成、即兴表演是如何讲故事的、如何在人际交往的探索中发挥作用, 尤其是引入了曾启发美国著名喜剧节目《周六夜现场》的“即兴剧场运动会”。书中以通俗生动、情境化的文字记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教学现场, 仿佛一段段通往未知的冒险, 看似天马行空的235个游戏和练习, 为演员、表演教师和导演解放了想象力, 也关乎艺术、教育、心理, 帮助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进行沟通、施展创意。
本书总结了韩世昌的昆曲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从他的艺术经历到他的唱, 念, 做, 打具体技艺以及他的整体艺术风格和教学经验都做了详细的总结和阐述, 对于学习韩派艺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2001年秋天上海大剧院举办韦伯音乐剧盛典音乐会到2002年引进*部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从每年上演一部世界经典音乐剧到今天世界几大音乐剧制作公司中抢滩上海,寻求与上海大剧院的合作;短短几年,上海的音乐剧环境已与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否认,音乐剧这一新的演艺细分市场的培育与上海大剧院成功引进世界经典音乐剧有着密切关系。 《音乐剧@上海》是独特的。它不仅全面展示了这些世界音乐剧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凸显了由上海引进和由上海运营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世界经典音乐剧在上海的风貌。正如世界著名音乐剧制作公司麦金托什公司总裁所言: 在中国运营音乐剧,上海大剧院是*好的合作伙伴。 本书不仅是对上海大剧院以往音乐剧运作的历史回顾,也是对上海音乐剧产业发展未来的一种展望。
《法国歌剧咏叹调选集(女高音)》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这套谱子的特色是字对字的翻译,字对字的翻译对大家理解作品、学习作品、包括欣赏作品、演唱作品都有极大帮助。以往 出版的一些法国咏叹调集存在种种不够规范的地方,一个严重的就是单词的字节和音符以及节奏对应不准确。在法语单词和音符对应错误的时候,会带来很多问题, 影响学生的学习。作者挑选的版本都是 准确。本书是面向音乐院校专业学生、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以及艺术考生的声乐教材,所选曲目共有14首,选自18部法国歌剧,都是法国歌剧中高度艺术性、音乐会常用的歌剧咏叹调。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 者 (英国)威廉·莎士比亚著 出版时间 20190801 I S B N 9787544777322 定价 49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647 读者范围 大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的传奇之作,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深刻展现了南明王朝由兴至衰的历史变迁。剧中侯、李二人情感纠葛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坚守忠贞,抵抗奸佞,最终却因时局动荡而无奈分离。全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不仅是一部描绘爱情与国家兴亡的杰出戏曲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文学巨著。本书稿精心摘选了《桃花扇》中的经典段落,并配以精美的图画,同时辅以许渊冲先生优雅流畅的译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场视觉与文字的双重盛宴,以供其深入鉴赏与品味。
本书内容由绪论、中国歌剧创作溯源与发展、中国歌剧理论思潮集萃、中国歌剧表演的探索、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舞台表演美、中国歌剧民族化的音乐表现美、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表演人物、中国歌剧民族化审美中的文化自信等几方面构成。本书以中国歌剧为研究对象,介绍中国歌剧的起源、发展与相关理论思想,通过对中国歌剧民族化的舞台表演、音乐表现、表演人物和审美中的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描述,充分介绍了中国歌剧民族化的审美元素。
在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一切外部的视听形式,都注重形式美的明确表现,这就必须表现美的造型、形式和动态等方面。中国传统戏曲的戏台,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从山西董氏墓出土的磨砖雕刻戏台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古戏台建筑的形象美;清代茶园戏台,则是由建筑彩画、匾额、雕栏所构成的极富装饰美的舞台形象。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一切动作,都要按美的规律进行加工改造,经过筛选、提炼、夸张、变形和规范化,使之充分歌舞化、装饰化,从而凝练、沉淀为赏心悦目的形式美。 当代舞台设计的内容丰富,内涵极具包容性,其中文学、美术、音乐以及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一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艺术形式,从艺术形式的表现途径来看,舞台美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对舞台表演的衬托,同时也是对舞台表演内容的丰富,通过舞
藏戏不仅是我国藏族古老、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 还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非常悠久、能体现少数民族戏剧特色的剧种之一。早在8世纪, 藏戏就有了雏形, 开始进行广场演出 ; 到了14世纪, 藏戏已经走向成熟。因此, 藏戏又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本书分别从起源、发展、艺术特色、向外传播、杰出代表、当代振兴等方面对藏戏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 以便让读者对这门流传干年的戏剧艺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选集共选录了我学习昆曲音乐以及与昆曲音乐有关的其他曲牌音乐学术性论文16篇,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昆曲音乐研究。这是我近8年学习、研究昆曲音乐的前期性阶段成果。 第二部分:它类曲牌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