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动作》(Your Move)一书是由美国拉班舞谱学者安 哈钦森 盖斯特(Ann Hutchinson Gueste)博士撰写的有关拉班动作记录的系列丛书之一。 该书是在人类动作语言思想家 鲁道夫 拉班(Rudolf Laban)动作语言结构分析与动作描述理论的影响下写的一本有关动作的专著,书中对动作语言中的 基本元素 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用舞谱实例讲述一个单一的动作元素如何发展形成完整的动作序列。 动作基本元素 是拉班早期作为动作的主题或动机来思考的,被拉班用动作的主题作为创作新舞蹈作品的动机因素,并用动作主题符号记录下来,这种方式拉班叫做 主题舞谱 或主题描述。后来拉班还将这种主题舞谱的方式训练舞者,教会他们认识动作的可能性,培养他们发展动作和结构动作的能力。
皮娜 鲍什(Pina Bausch,1940 2009),德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编导家, 舞蹈剧场 的创立者。对20 21世纪的舞蹈、舞台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英语世界部全面研究鲍什舞蹈生涯和舞蹈艺术的著作,作者通过手的笔记和访谈资料,对鲍什的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创作方法、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作者是专业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和实践者,多年研究皮娜 鲍什,编著有《皮娜 鲍什研究及评论集》,对皮娜 鲍什的艺术有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结合具体的舞蹈剧场案例《交际场》,对鲍什舞蹈剧场的创作方法和实践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发人深省;亮点之二在于参照皮娜 鲍什的编舞和教学方法,编写了一整套供舞蹈家实际操练使用的指南,对于从事舞蹈和戏剧的读者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本书是一本面向成年芭蕾爱好者及入门舞者的全面基础指南。书中结合清晰、精美的图示,向读者介绍了芭蕾舞的基本技术原理、动作要点、练习方式,以及身体护理注意事项,并系统地介绍了芭蕾世界的广阔职业选择、相关历史及不同的芭蕾流派。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获得了许多成绩,赢得了相关各界的充分肯定。此次编写的《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爵士舞等级考试指定教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娱乐性、表演性、创造性和时代感等特点。根据舞蹈爱好者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育特点,教材分为10个级别,适于4岁到16岁的青少年儿童。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获得了许多成绩,赢得了相关各界的充分肯定。此次编写的《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舞等级考试指定教材》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舞中一些基本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划分为十个等级,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力求符合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本书围绕传统舞蹈的历史、特点及表现展开讨论,同时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本书通过对传统舞蹈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舞蹈形式,通过深入解析传统舞蹈的起源、演变和表现形式,可以对传统舞蹈的内涵与魅力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本书还分析了传统舞蹈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认为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传统舞蹈的传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递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艺术瑰宝,它跟意大利的歌剧、俄罗斯的古典芭蕾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舞蹈艺术的学习和鉴赏,*离不开中国民族民问舞。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中国舞蹈的特色教育。儿童艺术教育专业民间舞训练包括藏族舞、蒙族舞、维族舞、傣族舞和汉族云南花灯等几大民族民间舞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各族民间舞风格特点,掌握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结合儿童艺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民间舞动作素材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基于以上原则,本教材具备以下特点: 1.教材分藏族舞、蒙族舞、维族舞、傣族舞和汉族云南花灯五大部分,根据专业特点,各部分教学中适当选择了一些儿童民间舞组合教学,以巩固所学民间舞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另外,
本套特色教材系列拟在编写体例上寻求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理念前沿而又表述浅显,就是尽力让教材在理念上开拓、创新,而在表述上浅显易懂;二是体例简洁而又论证具体,就是寻求在理论体系上简洁、凝练,在个案分析方面具体而又生动;三是编写配套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材,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等。
调查研究人口较少民族舞蹈身体文化传承现状的目的,一是抢救保存当下的舞蹈文化,为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提供基本的史实资料,保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舞蹈文化为载体维护文化多样性;二是丰富民族舞蹈文化教育资源,为专业院校舞蹈文化的教学提供舞蹈多样性和审美多样性选择;三是为舞蹈文化的发展、舞蹈作品创作和创新提供灵感和源泉;四是抢救保存人口较少民族舞蹈及其载体文化,如传统民俗、民族节日文化,研究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力图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为复兴人口较少民族的舞蹈及其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项目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为带领,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展开。在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本书分为初步建成舞蹈表演理论与舞蹈表演实践两部分,着力研究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典舞表演艺术的表演理论与实践美学特征和规律,通过横向比较,纵向交错,平行互动,借此推动中国古典舞表演体系的成功构建。本书通过把握舞台表演艺术这一大系统的美学基础上,与其他子系统进行比较,继而归纳、总结、提炼出舞蹈表演的特性,进行元素化的细化研究。
本书是*部问世的契诃夫表演训练法专著,1953年以英语在美国首次出版,至今已被译为俄、德、法、西、日等十几种语言,成为该训练法流传*广的经典版本。契诃夫的方法强调以创造性的想象力代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情绪记忆,借助外部表达通往演员的潜意识,以获得身心合一的演技。本书正是让演员们能够清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的*指导手册。作者在书中不仅提出了表演的观念与心法,还通过17个练习和10个即兴表演示例训练身体与想象力,向演员们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方法派的训练,帮助他们 捕捉 变幻莫测的灵感,实现 演技自由 。
《社交舞史话》以时间为序介绍西方社交舞的发展历史,主要包括舞蹈概说、古希腊时期的舞蹈、古罗马时期的舞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交舞、巴洛克时期的社交舞、华尔兹及电气时代的舞蹈等十一章内容,历史跨度长达4000年。全书详细梳理了自古希腊时期至今社交舞的形成背景、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等,并对社交舞的功能、审美特征及独特性等进行分析,展现了社交舞的魅力,有助于加强我们对西方社交舞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此书可以作为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的参考书目,以及国标舞或体育舞蹈从业者及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本书主要研究华尔兹的发展、形态、功能、价值以及华尔兹音乐的发展,图文并茂,是目前国内本系统研究华尔兹的著作,丰富了我国的舞蹈文化,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华尔兹。
本书从艺术张力的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在系统考察中国现代诗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历史建构与流变的基础上,探讨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后被誉为“第五种体裁”的诗剧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对中国现代诗剧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钩沉与整理。在全面搜集作品史料、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杂合、修辞、陌生化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诗剧的语言张力;从特质性、类型性、组合性的角度探究中国现代诗剧的意象张力;从反讽、反语、复义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诗剧的悖论张力;从情绪、情感、意念的角度探究中国现代诗剧的结构张力。通过对中国现代诗剧语言张力、意象张力、悖论张力和结构张力的细致研究和阐释,揭示出中国现代诗剧与西方传统诗剧、西方现代诗剧以及中国传统诗剧的异同;概括出中国现代诗剧与新诗以及现代戏剧的异
拉班舞谱是记录人体动作的科学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运用为广泛的舞谱。不同国家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可以根据拉班舞谱所记录的人体动作没有障碍的完成舞蹈的阅读、再现和交流。本书是世界拉班舞谱教育研究的权威机构 纽约舞谱局拉班舞谱教材系统的中级教材,是在舞谱专家珍.玛瑞特和穆莉尔.托帕兹在1972年撰写的版《拉班舞谱中级学习指导》、珍.玛瑞特在1980年撰写的《中级拉班舞谱学习勘误》以及纽约舞谱局图书馆馆长卢枚蓁女士校审的基础上,经由2019、2021年纽约舞谱局在中国教授中级课程中学员们的反馈而形成的符合汉语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中译版本。本书的出版,可以让中文学习者系统的学习拉班舞谱这一科学体系,让更多的学习者获得打开拉班人体动作分析理论这扇大门的钥匙。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为构建中国舞蹈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本书以历史意识与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从当代舞蹈艺术实践出发,对中国舞蹈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有助于高校舞蹈学的史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建设以及中国舞蹈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面对这一任务,中国舞蹈、中国文艺现实主义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本书可作为舞蹈史论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研究生考学与科研人员读本,可引导潜在的刚性需求,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书从曹庄子同利文武高跷、葛沽青云高跷、王秦庄同议高跷、葛沽长乐老高跷、东于庄同乐花鼓、双伞阵图秧歌、高王院莲花落等最具天津代表性舞种的口述史与文献资料入手,深化舞蹈本体的研究,进行舞种分述,完成其历史脉络、风格形态等的梳理与探究,完善天津民间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助力 中国民族舞蹈学科理论体系 的建设。
本书的内容涵盖芭蕾术语拼写,芭蕾术语动作(以图片示范),芭蕾舞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正误对比的技巧。其中,总结部分提炼教学法的 点,作业部分要求学习者牢固所学新知识。全书构成了芭蕾舞教与学的方法,追求“教要教得正确,学要学得明白”的教学理念,同时践行“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因材施教”的科学训练体系,舞蹈科学、科学舞蹈。 本书也可作为工具书,图文并茂,便于学习者查找芭蕾术语、动作、教与学的方法,以及音乐节拍在不同动作训练中的使用知识。学习者还可借鉴书中的组合,明确组合是为了学 个动作、解决某些问题、达到一定训练目的而编排的,并非只为编组合而编组合的教学理念。
本书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舞蹈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稿是一部有关舞蹈理论方面的专著。全书分别从舞蹈的发展历程、国内外舞蹈的比较、我国现阶段舞蹈的现状、重要的舞蹈理论等方面对舞蹈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