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宁成春的个人作品集。全书分铅印时代、三联风格、素以为绚三部分呈现了宁成春六十年的设计历程,在作者口述的基础上精心整理,收录1500多件书籍设计作品及手稿,选择四十余种经典案例详细阐发:如何设计一本书?封面思路从哪里来?怎样选择恰当又出彩的材料与工艺?作者用漫长的职业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既是对宁成春六十年书籍装帧生涯的总结,也是对三联书店近三四十年重要出版物的回顾,从装帧设计角度记录了一本本书籍的诞生。
纸张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能传递我们的创意与艺术。总有那么一群人痴迷于纸张的魅力,研究它的特性和艺术的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当我们看到一件伟大的纸品艺术的时候,往往我们会惊讶于纸张也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呈现,更惊叹与佩服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灵巧手工。 《因纸而生》一书将带领你去了解纸艺,以及创作制作的过程,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学习参考价值,启发读者的纸艺设计创意思维。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依据初学者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普遍规律安排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初学者需要掌握和感兴趣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全面解析各个知识点。全书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详细地介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和要点,使读者能轻松地学习并掌握。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共分为5章,分别为第1章书籍装帧设计基础、第2章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元素、第3章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第4章书籍装帧的版面设计和第5章书籍装帧的其他设计。《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主要根据读者学习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来安排章节,真正做到为学习者考虑,也让不同程度的读者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内容,强化自己的弱项,并有效帮助书籍装帧设计爱好者提高操作速度与效率。 《零基础学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结构清晰、内容有针对性、实例
《书籍设计》第16辑记录了2015年德国莱比锡书展中欧书籍设计家交流成果,并展示了2015“世界美的书”获奖作品。
《改变阅读的设计》由知名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晓翔主编,是一部探讨书籍设计与阅读、设计与生活的艺术图文集。本书荟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坚和新锐力量的书籍设计案例及创作谈,尤其突出1980 年代及其之后出生的新锐设计师,讲述他们对书籍设计的理解、书籍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设计与阅读的关系。 书中呈现大量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复盘一本本美书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个性之美。
小女孩儿的妈妈病逝后不久,她的爸爸再婚了。继母和继母的两个女儿住进了小女孩儿的家,从此一切都变了模样。小女孩儿必须服侍、顺从继母和继母的女儿。 她们夺走了小女孩儿的衣服,挪走了她的床,还给她取名叫 灰姑娘 。小女孩很善良,她不怨恨继母,还关心继母的女儿。然而,她还是常常在妈妈的墓前哭泣。 在小女孩儿的精心照料下,小树枝一天天长大。 几年过去了,它从一截短枝慢慢长成了大树。 越来越多的鸟儿飞了过来。鸟儿有大有小,吵吵闹闹,它们有的轻声呢喃,有的高声啼叫。鸟儿有长喙的,有短喙的,有长腿的,有短腿的,有一种颜色的,有两种颜色的,还有五颜六色的。
书籍设计:我们站在时代阅读的转折点上 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设计作品 书籍设计的“器”与“道” 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佳作”设计作品选登 当代阅读语境下中国书籍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美的书无需“光彩夺目” 迎接图书多文本时代的到来
一部弥足珍贵的书封手工绘图史,三百幅手绘书封珍藏,为台湾保守禁忌的年代留住绚烂的面貌。 过去遭迷雾遮掩的战后初期中国台湾书籍设计史并非一片贫瘠荒漠,而是呈现为一幅百花齐放众家争鸣的缤纷景致。 由教育背景来看,设计家同样皆由美术系科班出身,也都拥有画家身分。但他们截然有别于日治时期画家之处,除了拥有扎实的徒手绘画功底以外,同时也兼擅版画雕塑等造型技艺,亦或能提笔为文诗画兼备,有的甚至还身兼电影导演,足可称作广义的艺术通才。 承继了画家角色的艺术创作性格,他们的封面设计作品大都带有鲜明可辨的个人特质。他们以少的元素传达精细的绘画意境,在画中创造完美世界,也缔造了台湾手工装帧时代里美丽的书衣风景。
李吉庆对当代作家文学著作单行本的装帧设计,也都可圈可点。如韦君宜的小说《露沙的路》,封面、书脊、封底连成一片,以淡紫为底色,框以浅红色,封面安排白色阴文素描延安窑洞和宝塔,体现小说主人公在陕北的曲折经历和解放区投奔者的坎坷命运。我很感谢李吉庆为我的散文和散文诗集《诗爱者的自白》作的装帧设计。《李吉庆装帧艺术》封面、书脊、封底、勒口以淡灰为底色,封面淡灰的上方又晕为白色。中心为水仙花,花叶为浅绿间深绿,花瓣素白,花心金黄,曲线婉娈,风姿绰约,清纯淡雅,宁静致远。水仙是我的花中*。这个装帧设计,深得我心,是吉庆的匠心独运。
《艺术与设计类规划教材·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系列技能型规划教材:版式设计》主要分为5章:章版式设计概念,主要介绍版式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版式设计基本概念、任务和性质等内容;第二章版式设计的原则,主要介绍版式设计中主题信息定位明确的原则,准确传达信息的原则,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整体布局的原则等内容;第三章版式设计的原理,主要介绍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等内容;第四章视觉元素的编排,主要讲授了页面结构,图片与图形的编排,文字的编排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对版式设计的表达思路和方法,增强版式设计的视觉印象与表现力;第五章版式设计的执行运用,主要讲授了版式设计程序,如包装的版式设计、书籍的版式设计、宣传册的版式设计、网页的版式设计和招贴广告的版式
《书妆:书籍装帧设计》主要选取了74个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其中包含朱赢椿,王志弘(台湾)等国内著名书籍艺术家和四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锐书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这些设计作品通过图文并茂地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图书内容丰富多元,诠释了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书妆:书籍装帧设计》是一本从技术工艺、风格版式、创意思维等方面诠释书籍装帧艺术的图书,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展示、评论和阐释,巧妙地将抽象的意识形态应用到实践之中,能够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并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十年的收获除了硕果累累的作品,更在于国人对书籍设计的理念与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典籍浩如烟海。中国的书籍设计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逐渐确立了自身的设计语言。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对当今中国设计师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接受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从现代日益多样的设计元素碰撞中汲取新的活力,以强烈的创新意识,赋予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设计风格。这也是中国美的书评委会十年不懈追求的目标。
艺理论说 专题:“敬人纸语”书籍设计研究班 第二期教师讲座选 ...... 访谈.互动 半生岁月真拼命 万种书刊尽画皮 评鉴与解读 编辑设计的魅力,设计人不躲在“责任”的背后 ...... 书籍设计新资讯 脉.流:1949年以来具有影响力的书籍设计七人展
本书讲述了中国书籍装帧的历史演变和现状,总结了书籍装帧艺术的特征和属性,研究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形式与魅力。本书对书籍装帧艺术的历史演变、未来发展方向、专业训练、创意开发做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本书包括书籍装帧设计概述、书籍装帧的形态结构与设计原则、书籍的开本及装订样式、书籍的封面设计与创意构思、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书籍装帧的承印物与印刷工艺及概念书籍的创新设计七部分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注重前瞻性,倾注了编者对书籍装帧艺术多年研究的心血,旨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启迪和指导的作用。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平面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书妆 系列是图书、报刊、杂志、宣传目录、日历、创意笔记本等装帧设计的全球经典案例合集,《书妆 书籍装帧设计2》收录了25个国家66位*设计师、工作室的137套作品案例,内容丰富且风格多元,全方位立体呈现了对图书等相关产品进行装帧设计时涉及的字体排印设计、版面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设计、海报设计、数字与印刷、创意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材料、工艺等,呈现各种打破常规的新技术、材料和概念,如何被应用在书籍设计之中,颠覆了对于书籍设计的既定印象。 本书实用性和创意性兼具,通过大量整版精彩图片,搭配精要文字,直击设计思路、分享创意思维,多角度清晰展现 书妆 细节,对于艺术设计从业者、书刊出版从业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书自身也是装帧设计的经典案例,采用模切方式使书的外观造型形成一个字
本书的制作灵感来自于市场上读者对于儿童书籍中插画设计的热衷,旨在为读者呈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儿童书籍。书中收录的80多个风格迥异的作品既展示了唯美可爱的插画书、活泼动感的立体书、生动有趣的互动书,同时亦将其版式结构和特点展露无遗。书中涉及的设计师大多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并发表过许多广受好评的作品。希望本书能在学生或书籍设计师等读者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为其寻找儿童书籍设计的灵感、提高专业技能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帮助。
《书籍装帧设计完全手册》向读者展示来自世界各地极具创意的书籍设计作品。书中的作品在开本、结构、装帧、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特点,我们通过精美的图片展示的同时也通过文字将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工艺、开本、页数以及创作的理念进行详细地阐述和介绍。 这是很特别的书,将书籍的设计样式用图片展示出来,将书籍的具体尺寸和纸张等信息一一罗列,再附上一段说明。展示书籍设计的方式毫不拖沓,同时也清晰明了的把一众信息展示全面。同时也将一些新颖有趣的装帧方式运用到自己身上,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实体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