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使用多年的邮票志号被取消,代之以在整版邮票的边纸部分标注“文革”新标记。这期间总共发行了19套80枚纪念邮票,被称为“文革”邮票,又称“文”字邮票。“文革”邮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年代的历史风貌,留给后人很多思索和研究的真实资料。本书就“文革”期间发行的这19套80枚邮票及5枚未发行邮票和1套普通邮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为了满足杨浦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社区学校教材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根据《杨浦区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07年,杨浦区社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杨浦区社区学校系列教材”。首期出版了8本基础教材,内容涉及科普知识、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等,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杨浦区社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又选取各街道(镇)社区学校的特色教学课程,继续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一套“社区学校特色课程系列教材”,包括《奥妙声律》、《彩珠巧串》、《家宴菜看》、《剪纸入门》、《面塑制作》、《绒线编织》、《诗词楹联》、《书法基础》、《花鸟画法》、《集邮知识》、《艺术插花》、《营养保健》共12本,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学校教材的内容,促进了社区教育教材的系统和完善。
本书收录了2004年至2007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组织的10次学术活动中的优秀论文,是中国近年来集邮学术研究成果的总汇,对中国的邮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合集邮协会工作人员、集邮研究者和集邮爱好者阅读。
本书详尽收录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地区)截止到2000年年底所发行的邮票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邮票发行的沿革,票名的变化,以及这些国家(地区)称谓、货币名称变更等情况。 本书博采国内外*资料,内容翔实、覆盖面广,是广大集邮爱好者,尤其是外国邮票收集者和专题集邮爱好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本书生动地讲解了邮票、封、片、戳等相关基本知识,分门别类地展示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邮品,讲述了世界邮坛的趣闻轶事,特别介绍了集邮的基本功和邮集的制作与评审。
本书以实寄封为载体,以清代、民国、解放区、中国人民邮政、中国邮政为纵线,以不同实寄封的类别为横线,分别加以阐述,对实寄封上的全部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定级。全书共展示了130枚不同历史时期的实寄封,从每一枚实寄封的自然情况,邮票、邮戳及邮路情况,需要说明的问题和评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从邮史入手,从邮票、邮戳、邮资邮费和币值的变化,涉及的改值、加盖、邮政业务的种类、邮件的运递时限,邮路的途径路线、邮件的传递方式及工具等诸多方面记录了近百年邮政发展的轨迹,通过邮品展现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该书是一本专门介绍青少年集邮入门的读本。由神州教师集邮联谊会组织编写、中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它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了集邮的由来和发展、邮票的知识,集邮的意义,邮票与学科,网络集邮,邮品的欣赏与鉴别,邮集的组编,集邮展览看什么,少年邮局建设和管理,如何开展集邮活动、邮票邮品设计(含优秀设计作品选)、集邮与做人、中国邮梦等。 该《读本》由王新中会士作序、郭润康名誉会士题写书名。它除了王新中会士所总结的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集邮教学育人,二是重视集邮教学实践,三是提高绘画写作能力)外,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集邮要进校园、进课堂,教材就要跟各门学科联系起来,特别是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也时而出现与邮票知识有关的试题,本读本也给予了关注。二是集邮与做人,我们集邮界的
集邮是一项世界性的高雅群众文化活动,它对于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集邮活动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许多大专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为大学生开设集邮学公共选修课,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缺少一本具有现代集邮理念的教学用书,影响了集邮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自1993年起为本校大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基础集邮学》已有10次,深感教材的重要,因此萌生撰写《基础集邮学》的想法。本书即是根据笔者教授该课程的讲义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七章,系统地介绍了集邮的基础知识和集邮的学术研究知识。本书绪论介绍了邮政、邮票与集邮的关系,以及基础集邮学的研究内容。章邮票概论和第二章邮品的收集和保
世界各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包括名山大川、寺庙宫殿、陵墓亭桥、著名的历史建筑、人造工程、园林景观等,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的建筑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当时建筑领域的水平,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无法估量的物质财富。这些风光名胜也经常出现在各国发行的邮票上,通过各国风光名胜邮票,同样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风光、感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足不出户,即可纵览世界。 杨黎炜专著的《邮票上的风景名胜》图文并茂,印制精美,重点选取目前中国公众出境旅游比较常去的国家,采用各国发行的风景名胜邮票,向青少年朋友简要介绍有关知识。书中对各国的介绍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顺序进行排列,各洲内再以英文国名的字母为序。对于没有列入重点介绍的国家,《邮票上的风景名胜》也选用各
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扩充而成的,书中收集了古今中外200多位科学家的纪念邮票邮品,以丰富的史料,清新幽默的笔调介绍了这些帮助过世界的巨人们在各自领域的探索和功绩,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喜怒哀乐。 本书是献给集邮爱好者的一份礼物,愿集邮爱好者拓宽眼界,不只关心中邮,也应关心更精彩纷呈的外邮,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 本书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精美的邮票讲述了如此众多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家的人生道路。我始终相信,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只有科学真理才能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道。 读者可以发现,本书所引用的绝大多数邮票都是销票,我为此感到自豪,这是我辛勤搜集邮票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诉青少年们,即使只用很少的钱,就在我们身边也可以收集到精美的科学巨人们的纪念邮票——只要你愿意。
自从1982年8月26日我国发行套JF1《纳米比亚日》纪念邮资信封以来,到2006年10月12日发行JF82《测绘迈向信息化》止,24年中已陆续发行了82套计91枚纪念邮资信封。 由于这些中国纪念邮资信封具有选题广泛、信息及时、设计精美、图案绚丽、名人题词、附有说明、中外对照、印量适中、资费低值、纸质优良、印刷先进、独成系列等难得的特色,因而深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集邮爱好者之青睐。 笔者对其情有独钟,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其版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陆续在邮政报刊上发表相关文章。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十多年来写成的从编号JF1~JF50 50套纪念邮资信封的版式研究方面的文章。
是一本讲述集邮者淘金的书,这些邮海淘金者的秘密故事,一定会使你大开眼界。 邮票的诞生影响了全世界,目前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发行自己的邮票,由于邮票设计精美,浓缩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了一枚枚小小的艺术品,因而广受欢迎,成为无数人收藏的对象。因此,世界上*的收藏队伍诞生了——这就是集邮者。 集邮和进行邮票投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只要你读点关于邮市的书,多了解一些邮市的行情,你就可以开始集邮了。刚集邮,不要太大的投资,以后可以慢慢增加投资。时间一长,你不仅会得到集邮带来的文化艺术的享受,也会获得邮票增值带来的惊喜。 邮票是大海,吸引下海弄潮人。 邮票是金矿,不会辜负淘金人。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所发行的全部邮票。目录中对每套邮票都标示了邮票市场价格。本目录图片清晰、资料翔实、价格准确,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