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无论是精彩绝伦的技艺,还是精雕细琢的手工,都可以进入非遗的候选名单,在历史的长河里,源远流长。邮票对非遗保护的推动作用,在于其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于普及非遗常识、唤起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全社会来关心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集邮日历用邮票图稿浓缩了中国非物质遗产精髓,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并提炼每个非遗项目的特点,用300多张非遗邮票,一日一图,一图一文,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东方美学,让读者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惊喜的新一天。
本书收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邮票。 作者以时间为纵轴,以主题、重大事件为横轴进行分类,几百幅全彩高清邮票一览无余。 该书稿图文并茂,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小小邮票,见微知著,谱写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
该书由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权威出品,书中将已发行邮票上的传统书画作品,按照时间脉络呈现,系统整理、全面收入中国传统书画、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39 套 488 枚,富有很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脉络清晰,以时间为线,沧海拾遗徐徐拉开一幅华美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长卷。书中收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作品相关邮票94套 394枚,传统书画背后是文人的风骨、文化的风致、文明的流传,书画为古今交会搭建桥梁,在历史长河中重新定位精神的归宿、人文的高地。
此书是近些年来中国集邮界非常难得的一部好书,收录了中国集邮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部空前的集邮百科辞典,它采摭宏富,收辞近6000条,200多万字,在中国集邮工具书中是涵盖广、内容量大的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是集邮领域的知识库,又是中国邮史、邮事的资料库。举凡集邮对象、集邮方法、集邮组织、集邮研究、集邮展览、集邮文献,以及邮票市场等无不包容。从中国古代邮驿史、近代邮政史、邮票发行史到集邮发展史,凡为当今集邮界所关注和研究的事件、人物、制度、设施,都作了系统的记述。因而,这部辞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不但成为广大集邮者的邮海梯航,也为从事集邮研究和邮事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基本的资料汇集。
《邮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于2018年12月正式出版,分平装本、精装本两种规格,其中精装本为礼盒套装,内赠珍贵邮册一册,邮册内含本书讲述的多套精选邮票,极具收藏价值。本书以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邮品为主要载体,以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节点为经纬,以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主要内涵,从编年史的角度,全面记录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大发展成果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改革开放进程,犹如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深深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而那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则是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的*好见证。
《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所收录全部之邮票,其内容包括从1878年发行的*套海关大龙邮票,到1949年底之单位及银圆邮票,其中包括各种普通票、纪念票、加盖票、航空票、军用票、包裹票、快信邮票、欠资邮票及限省用邮票,并有各种印刷未发行之邮票,试盖票及错体票等。各种邮票均注明纸张、刷色、齿孔(P)及背胶(G),邮票价格均以 RMB (人民币)表示,前为新票价,后为旧票价。不过邮市价格因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而有所波动,故悦古编著的《清代民国邮票图鉴》标出之价格,只可作为比较,仅供参考而已。商埠邮票和外国在华客邮票,均因时间关系未能这次同时刊印,只好等修订本再补上,望读者见谅。
方寸之间的珍品,全彩高清图解,与您一同品味精品邮票艺术那份隽永悠长。本书选取新中国较具收藏代表性、集邮者广泛关注的精品邮票,或者是存世量极少的珍邮,共200余套,配以近2000幅原票大小的高品质图片翔实展示。本书从邮票鉴赏入门讲起,详细介绍了邮票保存、整理、鉴赏方法。既有邮票的入门知识,又有艺术美学的展现,更不缺精品赏鉴、暗记辨别的点评,图片辨识度高,直观易懂,是广大集邮爱好者难得的指导书,同时书中精美的图解、艺术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是收藏的优选佳品。
佛像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努力,使得佛像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邮政于2013年6月发行《金铜佛造像》邮票及小型张,展现了这类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著名佛像鉴定家金申执笔,由《金铜佛造像》邮票的设计者夏竞秋进行装帧设计,内插全套邮票及小型张,希望将佛教文化与雕塑艺术之美呈现给读者。 《大千世界 法身妙相——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简说》由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概述、鉴赏、常识、市场投资四个部分组成,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造像遗存,让人们对佛像这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有一定的认识,便于人们欣赏这类精美的古代艺术品。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50年1月至2014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普通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丰富的内容,清晰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不仅便于集邮者和邮政从业者查阅,也有利于大众了解中国邮政所发行的这些邮资票品。
.
2024 集邮日历《方寸天地 邮票上的中国名山大川》,以邮票为媒,以山川为点,以时间为线,系统梳理、全面呈现中国已发行的名山大川、节日、节气、生肖相关邮票图稿共计 124 套 413 枚, 智仁山水德 ,悟绘事之道,凝时间文化,汇历法精华,纵览邮票上的中国!
《错体变体邮票鉴定(附光盘)》由耿守忠、杨治梅所著,历史遗留的无穷宝藏,满载着时间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结晶,千百年岁月的积淀,让文明永恒。流传着、品味着、感悟着,在心灵中荡起波澜,让生活充满奇迹,这就是收藏的魅力。“天下收藏”书系在中国收藏市场火爆的大环境下出版,由权威专家主编和撰写,涉及各收藏门类,内容翔实,体例严谨,图文并茂。收藏古玩珍宝,也就收藏了一段历史,收藏了一种文化……
《琴棋书画—方寸间品味文人情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是我们在图书出版中的一种跨越尝试。广大读者在欣赏珍藏邮票的同时,可以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自1999年12月20日至2006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邮票。本目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实为广大集邮爱好者、集邮工作者、邮政工作者之工具书。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居世界*。本书借助于邮票这一 国家名片 ,从建筑遗产、古迹遗产、风光遗产这三个主要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和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
由寿建新与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合著的《世界名蝶邮票鉴赏图谱》一书,即将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们继《世界蝴蝶邮票》、《中外蝴蝶邮票》之后,第三本系统介绍世界蝴蝶和蝴蝶邮票的书。 该书从“蝴蝶―美与爱的象征”开始,阐述了蝴蝶在动物世界的位置,蝴蝶的奥秘以及蝴蝶的近缘--蛾类的情况,并介绍了数十种世界著名的蛾类。 该书的特点是,按照世界动物六大地理分布区: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埃塞俄比亚区(非洲区)、新北区、新热带区系统介绍各大区蝴蝶的概况及代表性的种类。对我国1700多种蝴蝶和全世界近2万种蝴蝶做了*的分类统计。 该书收入世界各国蝴蝶邮票(包括准蝶票、异形票、不干胶票等)1868枚,邮票中共有蝴蝶926种,逐一鉴定蝴蝶的学名,分类地位,记述了其特征和分布。蝴蝶的中名,凡已见《中
一个民办的书面的“邮票动物园”因其特殊性和局限性,需作以下几点说明。 ,关于邮票动物的分类。为版面的丰满考虑,对于同一类动物,我攒有5枚以上的邮票才构成《邮票动物园》的一个单元。这样就有部分动物物种缺失。又由于对部分邮票一时难以准确判定其动物物种,所以我们未注明每枚邮票的具体动物名称,也未作细致的分类。例如,对于鸟类,除明确认清的几种外,其余就根据其主要特征分别归人游禽、涉禽、攀禽、鸣禽等几个大的牛态类型中。这样,全书共设立了64个单元。各单元从动物类别看有小有大,小如“七星瓢虫”这样一个物种,大如“硬骨鱼类”这样一个分类类群;邮票数量也有少有多,像螳螂只有5枚,而鸣禽多达100枚。 第二,关于本书的目录编排。为体现动物的进化过程,我们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低等脊椎动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静和教授新作《邮票上的林业史》问世,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特别是林业系统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吴静和先生是我国林业经济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集邮爱好者。她先后筛选了1400多张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品,以6个专题众揽林业史,而且每枚邮品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故事,涉及人文、自然、地理、生态、经济领域。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邮票博物馆编著。全书均用铜版纸彩色精印,用硬壳包装,大16开。该书是一部馆藏邮品图谱类图书,可供集邮学界披沙拣金、探源溯源的参考。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收录的邮品及资料均是中国邮票博物馆的珍藏,其说明文字简明准确、资料翔实。每卷编排都以该时期国家发行的正式邮票为主体,辅之以相关的邮票原图、样票、旧票、方连、大张、实寄封、片、邮戳,以及邮史资料。国家正式邮票全部收入,其它资料则选用代表性的精品。 《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集》(清代卷) 收录有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初期的加盖改值邮票、“大清邮政”官局成立后发行的邮票、清代国家邮政发行的邮资明信片、清代驿站的排单、火票、台湾省早期邮票、民信局的实寄封。这些藏品
本书收录了新中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50年1月至2014年12月底所发行的全部风光邮资明信片、贺年邮资明信片。丰富的内容,清晰的图片,翔实的资料,不仅便于集邮者和邮政从业者查阅,也有利于大众了解中国邮政所发行的这些邮资票品。
原地集邮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的一个集邮类别。作者通过20多年的收集与研究,完成了这部早期原地集邮的专著。书中收录了1894年至1966年400多件中国原地封精品,每件藏品均有翔实的资料说明。附录部分有1894年至1966年中国邮票的原地资料。本书是原地、极限及专题集邮者的工具书,也是邮展评审员、征集员以及邮政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