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蹈知识手册》共收与戏曲舞蹈相关的词目975条。包括上编戏曲舞蹈基础知识——表演程式与技巧功法、开宗立派的名家人物、“做打舞”并重的剧目、戏曲舞蹈的著作集萃;下编戏曲舞蹈审美文化——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戏曲舞蹈的形式美、戏曲舞蹈的内在美、戏曲舞蹈的空间美、戏曲舞蹈的表现美、戏曲艺术行当的动作表演、戏曲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等。另附《戏曲舞蹈·刀枪舞》课程汇报视频光盘及图片百余幅。
当代的凤乐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凤乐舞”为主题,从凤与凤乐舞总论、凤与传统礼乐思想及乐律乐器、凤乐舞的历史流变、宗教民俗与少数民族中的凤乐舞等几个角度对中华凤乐舞进行了立体全面的研究与阐述,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凤文化、促进凤乐舞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本书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成果。
本书是一本不同于传统舞蹈教学的教程,它以“教师引导、学生创作”为主要实践理念,以“人人可学、皆可舞蹈”为主要教学宗旨,广泛借鉴世界艺术、传统文化和时代基因,聚焦同一时域内、不同视角下的生活状态,力图寻找符合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舞蹈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升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从而透过艺术更为准确地反映情感本真,并努力为广大舞蹈艺术教育者多提供一种教学可能,为舞蹈艺术的教学内容提供以生活为主题的丰富素材。
《漫议舞蹈艺术》是隆荫培先生的艺术研究整理文集。他作为舞者和读者的朋友,把作于1955年至2019年的40多篇文章编辑成册,把它们分为 舞蹈基础理 论 舞蹈评论和其他 友谊的论述 和 附录 四个部分,定名为《漫议舞蹈艺术》。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我国舞蹈创作是如何逐步走向繁荣的学习资料, 也可以作为了解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史的参考材料。
《中国舞艺术考级教材》面向4~14岁青少儿设立,是一套具有普及性、科学性、综合性的青少儿舞蹈段龄考级教材。教材以青少儿身体及骨骼发育的不同阶程进行分段,分为四段十级:一段4~7岁(1级—3级)、二段8~10岁(4级—6级),三段11~12岁(7级—8级),四段13~14岁(9级—10级)。 《教材》主要包括动作要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组合提示、音乐等部分,在教材内容上包括中国古典舞元素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元素性训练、舞句及舞段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等部分。同时,为加强少年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力及创造力,又开设了舞蹈即兴训练,既保留少儿舞蹈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又维护少儿舞蹈的快乐性、趣味性、实用性。 《教材》测试形式主要包括“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组合”“综合性舞蹈舞段”四个部分,每部分的训练与舞蹈的基础训
本教材立基于“美育”的时代气象、身体教育本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舞蹈教育基础理论进行一次新的审视。在具体编写上遵照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沿革,回顾了舞蹈教育的前世今生,铺展了学前、普及、高等舞蹈教育三个教育类型的变迁史,描画了舞蹈教育起承转合的时空气象。在此基础上,本书纳入了对教材、课程与评价机制互哺生态的思考,弥补了以往教育基础理论对文本和监管、实施机制的淡漠。同时,力拔身体教育的本位意识,围绕“身体”的底层逻辑层层梳理舞蹈教育的核心素养,辅以大量的课例展示从一而终的贯彻本教材的“身体本位”的教育理念,构建一条完整的“身体教育”舞蹈美育生态链。
莱斯特·霍顿把一生献给了舞蹈和剧场。在当时美国的舞蹈艺术中心纽约之外,霍顿成就了自己的“奇迹”。1929年前往洛杉矶后,他扎根于美国西海岸直至去世,创立了美国最早的融合多族裔舞者的舞团,其开创的现代舞技术体系至今仍在发挥重要影响。 霍顿技术包含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它通过强化、拉伸和重塑肢体,精进舞者技艺,使舞者能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的舞蹈。 特定术语是霍顿技术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深入本书非常重要。正式舞蹈动作前的准备动作适用于各个技术层次的学习者,帮助他们适应霍顿技术训练。本书从时序和肢体部位两方面分解详析每个技术动作;为动作特别配置的照片和插画准确呈现了身体在空间中的线条、形态及走向,用以辅助文字阐述。
本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体育舞蹈理论,涵盖体育舞蹈绪论、审美原理与美学特征、教学与训练法以及竞赛与评判;下篇为体育舞蹈实践,本书在体育舞蹈技术动作教学方面有所创新,为每个动
《1949—1966年中国舞蹈批评话语研究》旨在以丰富、详实的手资料对舞蹈批评话语做深入剖析,通过对大量批评文本的爬梳与细读,尽可能客观地还原该时期舞蹈批评的整体话语风貌,包括其模式化样态、语体特征及政治美学阐释等,期望对这一时期的舞蹈批评话语做整体认知和全面总结。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