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看板系列:品质部门看图看板管理与问答(实战精华版)》通过三个模块相关图片展示、工作内容解读、操作要点提示,把品质部门的几个方面详细进行了描述,使工作场所的场景醒目化、可视化,再加上简要的旁白解说,让读者能真实地去了解各种管理方法,并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去模仿使用。
本书根据2000版GB/19000系列标准,对原书《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和第二章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简介作了较大改动,并且新增了第十一章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控制,删去了原节书中的第九章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还对原书其他章节作了相应的修订。 在第二章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简介中,增加了2000年版的GB/T19000-9000系列标准的内容,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2000年版标准中所提出的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12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且分析了1994年版标准和2000年版标准的异同。 在第十一章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控制,讲述了安全生产控制的任务、安全生产控制的内容和措施,较详细地介绍了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以及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同时还讲述了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安全监理中的任务与内容。
本书是全面规范在中国从业的认证机构和认证行为,提高认证有效性的一部重要规章。《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强化了认证机构责任,健全认证追溯机制和法律责任制度,完善认证机构准入和退出管理,对《认证认可条例》中关于审批和监管的规定进行细化,同时对于认证机构的运作和行为规范作出了具体的和更具操作性的规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监管部编著的《 理解与实施》共分为二个部分,部分是对《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六章六十二条的逐条解释。第二部分收集了部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审批相关的核心要求文件。
本书的内容具体包括: 部分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编排为章至第七章。本部分是企业按照内控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居主体地位。具体分为三个种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第二部分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编排为第八章。本部分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 第三部分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编排为第九章。本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本书脉络清晰,每章节都由内部控制指引解读、相应的应用指南以及经典的案例构成,集指导性、系统性、操作性、实用性于一
本书结合目前六西格玛(6б)研究的成就,阐述了6б的基本概念、缺陷的界定与分析、6б质量水平、流程图、正态分布、过程能力分析、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6б质量改进的主要工具和技术。为了读者易于理解,书中还选择了部分应用6б的成功案例。 本书内容系统、层次清晰,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便于入门者自学,还可作为企业6б培训的讲义。
GBFF 19001-2008、GB/T 24001-2004、GBFF 28001-2001作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依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书针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整合的需要,通过解析三个标准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整合的理论依据和相容之处,也关注了三个管理体系的不同功能,同时,结合多体系审核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为提高标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及促进组织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书内容详实、操作性较强、指导有针对性、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供组织的管理人员、内审人员、认证审核服务人员、认证咨询服务人员及认证培训人员参考使用。
即使到了今天,服务依然是一件令人着迷也令人痛苦的事情。一方面,上市公司大量增加,影响所及,甚至在整个国家里,都已经推广开了全面质量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持续地使用各种质量改进技术,也产生了的惊人成果,并伴随发生了太多的始料未及的问题。 仅在章里就有充足的证据和实践表明,这种服务质量的改进令人瞩目,以至于整个北美的经营管理人员都被卷入了这种服务质量的改进活动中。 不过,事到如今,不少企业和组织却开始陷入失败的痛苦之中。就像第4章所描述的那样,尽管最初的动议是好的,有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但是研究结果却表明,全面质量管理所作出的许多努力实际上是在打水漂。北美的许多管理人员,在经过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数不清的失败之后,开始纷纷谴责这种改进尝试,而不再寻找真正的原因,即对这
本书是《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丛书》之一。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技术(qfd)的产生与发展、概念、反映的核心理念、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常用的分析模型——质量屋的结构和质量屋、质量屋系列建立的实施程序,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复杂系统的多维结构的质量功能展开分析模型——系统屋,论述了系统屋的结构、系统屋和系统屋系列建立的实施程序、分析方法,介绍了系统屋的应用软件,分析了质量功能展开技术与其他技术和管理方法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式,论述了深化质量功能展开技术的量化评估方法。书中给出了质量屋的工程案例和系统屋的用例,以对读者起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工程应用的示范作用。 本书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人员使用,也可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也同时进入了“质量的世纪”,质量管理也从20世纪的产品是否合格、制造系统是否稳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全社会的质量管理和全球化质量管理的新阶段。为此,掌握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热点前沿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12章: 章、第二章阐述了质量管理发展、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 第三章介绍了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实施和认证; 第四章至第七章从过程和职能的角度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产品服务过程,以及附着在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职能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第八章介绍了质量改进以及6σ管理理论; 第九章介绍了质量成本理论和质量成本的优化; 第十章系统地介绍了绩效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从
季任天主编的《质量技术监督法律基础(第2版)》阐述了质量技术监督法的基础理论,包括质量技术监督法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质量技术监督法律体系、质量技术监督法律关系等问题;详细介绍了质量技术监督法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质量安全监察管理法、检验检疫法、特殊质量法、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责任、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救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材,亦可供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量、标准化、质量、安.全监察等工作人员参考。
的改善大师今井正明认为,提高质量和改善工作效果应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体现,关键性之处是现场,也就是实际发生行动的场所。所有企业都要开展三项赚取利润的主要活动:研发、生产和销售。若缺少这些活动,公司便无法生存并获长远发展,而现场正是这三项活动发生的场所。 “现场改善”与欧美管理方式的不同处,在于不需复杂的技术、烦琐的程序和昂贵的设备,只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方式、可视管理等,便能轻易解决组织积弊,获得高水平的质量和巨额利润。
本书研究的是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这些成果源于我在过去十年中在竞争战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本书反映了益深化的信念,即许多公司战略的失败是由于不能将广泛的竞争战略转化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实施步骤。本书的这种思想旨在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沟通起来,而不是像该领域中许多著作那样将二者割裂开来。 这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三部曲之一,是本领域的又一。他的每一部书都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在读研究生的书目。他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全面细致的科学调研基础之上,极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