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商品归类指导工具书,每5年作一次大范围修订。本书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等部门,以及从事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企业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为《贸易、发展与外债》一书第二版的中译本。全书分为四部分二十章,部分为国际经济学的起源,第二部分为世界产品和收入的创 造与分配,第三部分为外债对贸易和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为面向未来。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国际间的贸易、外债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揭示了 世界贸易的本质,对急于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具有有益的启示。
新零售是2017年、2018年令人瞩目的商业新物种。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散,实体经济再度回归。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投身新零售的浪潮,开启了拥抱新零售的全新时代。 在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下,在靠前实体零售业哀鸿遍野的时刻,名创优品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名创优品如何独树一帜、逆势而起?它高速成长的动因是什么?本书通过名创优品的101个新零售细节,包括门店、产品、成本、商业模式、供应链、大数据、新媒体等,为读者揭开以上问题的答案。 《名创优品的101个新零售细节》可以帮助读者绕开海量高成本、碎片化的信息,先人一步有效搞懂名创优品,搞懂新零售。无论您是创业者、投资人、电商,还是餐饮、服装、百货等各种零售行业的从业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收获一套新零售的商业逻辑和算法,并找到适合您自身行业的切入点。
为了规范进出口企业申报行为,提高通关数据质量,加快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 (以下简称《目录》),并以海关总署公告2006年第16号对外公布。为适应贸易发展以及海关监管需要,根据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的变化情况,编制了2011年版《目录》。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填报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时.应当按照本《目录》中所列商品申报要素的內容填报。为方便《目录》的使用,特作说明如下: 一、《目录》采用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 (以下简称《税则》)一致的结构,所列商品按照类、章层次排列。除了《税则》
发展国际外包,需要有政府部门的经济战略、经济政策扶持,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革新、公司业务流程的变革、公司治理理念的重塑,需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国际外包服务体系,也需要具有前瞻意识、具有全球国际外包运作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来研究和总结国际外包的先进运作管理经验,并传输给正在全面、广泛参与国际外包实践的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编写了本套丛书。 本丛书首先对国际外包理论与战略进行了分析,阐述国际外包概念产生的背景、原因、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其次,对各种类型国际外包运作与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供可借鉴的规范文本和实践经验。后,通过对国际外包经典案例的分析,让业界感受到国际服务外包的奥妙与魅力,切身感受到国际外包运作的实践经验。本丛书还提出了不同类型外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法律法规汇编》汇编了1981至2015年2月与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常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比较全面,完全针对刑事执行检察实际工作和办案需要选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法律法规汇编》共分七编,分别是:一编总类,主要是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刑事执行检察综合性规定;二编刑事强制措施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看守所检察、刑事羁押期限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检察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编监禁刑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监狱检察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编非监禁刑执行检察,主要是涉及社区矫正、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和财产刑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 2015 年) 》全书采用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一致的结构,所列商品按照类、章层次排列。其正文由“税则号列”、“商品名称”、“申报要素”、“说明举例”栏组成。该书是填报“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申报要素的指定用书。
《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14年版)由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海关通关监管工作专家撰写。该书在原《中国海关通关指南》的基础上,更突出海关业务的实操性,贴合新形势下海关通关业务的新调整和新发展。其立足读者需要,解读国家关于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管的*法规;重点介绍当前进出境通关货物、物品及运输工具的通关程序、验放条件等,内容涵盖各类进出口货物、物品和运输工具,涉及海关各类监管业务。同时,对当前海关监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与解析。本书全面、专业、新颖,突出操作性与实用性,有助于读者了解、掌握并开展与海关通关有关的各种业务。
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将对进出口税目税率和贸易管理目录进行较大调整。为使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组织业务和技术专家编写了《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下称《报关手册》)。《报关手册》是海关工作人员、进出口企业报关员、预录入企业操作员的工作手册,也是与进出口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了解海关业务和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参考资料。 《报关手册》的主要内容有:*进出口法律法规选编、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报规定、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进口商品从量税、复合税税率和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代征税计税常数表
进出口税则对照使用手册(2017年版)
本书是以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基础,结合我国贸易以及其他政策情况编制而成的。为履行作为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公约》缔约方的义务,我国制定了以2008年版《协调制度》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08年版),还包括了我国本国税目和关税税率等内容。 本书力求全面、实用,对于海关和进出口企业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本的工具书。
《重点进出口商品归类及申报手册》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全国海关的部分归类专家,在审核全国海关近万条重点进出口商品数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涉及全国各口岸的重点进出口商品归类信息。体例上,全书商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章节排序。对每个税号商品“规格型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申报要素”栏,并结合QP系统申报形式,予以详细列明,以方便用户对照参考。
《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附光盘2012)》由《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编写组编,主要内容有:海关法律事务办理指南、海关*规章及解读、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报规定、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进口商品从量税、复合税税率和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代征税计税常数表等。该手册具有查阅方便、一目了然的特点。
为了规范进出口企业申报行为,提高通关数据质量,加快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以海关总署公告2006年第16号对外公布。为适应贸易发展以及海关监管需要,根据200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的变化情况,编制了2008年版《目录》。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在填报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时,应当按照本《目录》中所列商品申报要素的内容填报。为方便《目录》的使用,特作说明如下: 一、《目录》采用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税则》)一致的结构,所列商品按照类、章层次排列。除了《税则
全书共分三篇:,业务基础篇,分别介绍了特殊区域及监管场所的沿革、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二,业务实务篇,分章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等现有11种类型的区域及场所的监管要求及业务操作规范进行一一讲解;第三,投资指引篇,收录了全国各关区内现有的区域及场所,并对每个区域或场所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配套服务、未来发展等一一作介绍。
国际商会(ICC)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Incoterms)的修订工作已接近尾声,新规则(即《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预计于2010年1月1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作为全球经贸界所广泛采用的国际规则,Incoterms中的术语每天被大量应用于全球贸易实务操作中。遗憾的是,很多企业由于对Incoterms缺乏正确理解,错误引用FOB、CFR、CIF及DDP等INCOTERMS术语,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及争议,给公司造成了严重后果。 为帮助企业及银行界深刻解读*的Incoterms条款,时间了解Incoterms2010与Incoterms2000的区别,及时调整外贸策略,避免外贸风险,中国国际商会作为Incoterms在中国大陆地区被授权推广的官方机构,将于7月29日至31日在苏州举办*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的应用及合同风险规避研讨会。此研讨会特邀国际贸易融资专家冯敬德律师及丘耀匡律师深入讲解如何正确使
为了规范进出口企业申报行为,提高通关数据质量,加快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编制了《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在填报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栏目时,应当按照规范申报目录中所列商品申报要素的内容填报。
自2010年1月1日起,国家将对进出口税目税率和贸易管理目录进行较大调整。为使进出12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编写组组织海关系统法律和业务专家编写了《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下称《报关手册》)。《报关手册》是海关工作人员、进出12企业报关员、预录入企业操作员的工作手册,也是与进出口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了解海关业务和对进出122货物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参考资料。 《报关手册》的主要内容有:海关法律事务办理指南、海关*规章及解读、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报规定、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12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12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进122'商品从量税、复合税税率和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代征税
为使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进出口税收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编写了2015年版《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海关监管通关实务,海关新近规章解读,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等等,体现严谨、权威、方便、实用的特点。
本书涉及海关800多岗位和办事窗口,经过大面积、长时间在基层一线深入调研,归纳出关务手续约500种。对照书中所列业务种类稍加个性化修改,大部分的海关业务就可以作为办事须知在业务现场对外公开。 本书作为通关业务类书籍,可用于大专院校、报关培训学校以及企业内部开展教学或培训,也是考试的辅导材料。
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出口退税中实务性的操作与筹划,并对2006—2008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法规及政策动向进行了深入解析。本书收录了帮助出口企业处理特殊贸易、特准退税等疑难问题100余例,会计处理等实务操作例题40余个,实用范本及表格70余个。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所有现行出口退税法规的英文译本。总之,本书以“全、新、精、透、实”为特点,通过实例分析、案例解析等多种形式,将政策与实例融会贯通,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一整套出口退税业务处理流程和筹划方案。 本书的出版旨在使广大出口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正确运用我国出日退税政策,为企业财税从业人士搭建了一个全面指引出口退(免)税业务操作的良好平台。
《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2013)》根据企业通关需要,增加了监管操作、现场通关、商品归类、规范申报、补充申报等内容,着力为企业和海关现场工作人员提供权威的报关指导服务,以期实现贴近通关监管实际、传递政策调整信息、便于读者参考查阅、提高通关效率的目标。其主要内容有:海关监管通关实务、进出口关税征收管理、海关行政诉讼与复议等指南,海关*规章解读及重要通关政策规定,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出口退税率等。
《中国海关保税实务大全》是一部全面介绍保税业务实务操作的工具书,主要面向企业关务人员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海关保税监管人员来说,也不失为一部理想的业务参考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很好地表明了工具的作用,也是我们将《中国海关保税实务大全》定位为工具书的初衷。近年来,保税业务发展迅速,不仅传统的加工贸易业务继续占据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保税物流业务也异军突起。仅从海关监管方式来说,目前保税业务涉及的监管方式就有51种,占海关92种监管方式的56%。与此相应的是,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企业对于掌握海关保税政策、了解保税业务操作规定,以及按照海关要求加强内部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尽管各级海关已经开辟了多种渠道为企业解疑释惑、指点迷津,如网上服务大厅,“12360”海关热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