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体系,正如达尔文进化论所说,适者生存,面 对经济复杂性的指数级增长 物联网、数字经济、信息社会和智能未来,要想在残 酷的商业竞争中获取成功,《财富的起源》为你审视经济、掌控财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与方法。 ?《财富的起源》回溯了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用动态、主体、互动、涌现和进化5大视 角审视当下经济,阐释商业设计、物理技术、社会技术促进财富增长的进化力量,提出 应用复杂经济学的4大应用领域:战略、组织、金融与公共政策,助你利用这部物联 网时代的《国富论》决胜商业社会! ?无论你是商业领袖、投资者、企业家等热衷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还是创新者、政策 制定者等热衷于了解经济和科学如何影响财富的人,还是对财富、经济、公共政策以及 科学感兴趣的所有人,《财富的起源》都
《DK货币金融百科》一书旨在探索货币运作背后的科学。如果世界是一台机器,那么货币就是维持机器运转的燃料。《DK货币金融百科》涵盖货币运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货币的演变、金融市场及制度、政府财政、公共资金、个人理财、投资品管理、数字时代的货币等,为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本书通过精美的信息图和清晰的实例,让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简单易懂,并对货币是什么、货币如何塑造现代社会提供了清晰的解释。
本书从保障资产安全和实现收益两个角度入手,带领读者了解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的特性,通晓如何衡量这些资产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投资组合的结构和采取合适的管理方法,最终适当地分散投资组合风险,合理分配资产,以平衡风险和收益。 本书按照为何要进行投资 如何进行投资 如何评价投资绩效的逻辑主线展开,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投资的目的、投资环境、投资选择、投资收益和风险衡量方法等基本投资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主要的投资理论,包括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技术分析理论、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评估投资组合价值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分别介绍了构成投资组合的三大类资产 普通股、债券和衍生品 的估值与管理。第六部分讨论了专业投资组合管理以及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估。 本书适合作为高
本书由全国300多位知名经济金融专家、教授、学者历时十载,精心编纂而成。全书收入词条216个,字数300万字,按金融学科体系和知识门类分设经济学基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公司金融、保险、国际金融、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9篇,内容凸显系统性、综合性和学术性,是金融实务工作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工具书,是经济金融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因袭相承的,金融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也必须承上启下,《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就是为了让金融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不致 断档 ,在考察金融学说在世界各国的存在和发展时中国不致 空白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不只是向国内人士展示在这个领域发展中前人的所想、所为,而且能够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睿智。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共三卷,本卷以百年来金融学术动态和具有学术含量的金融史实为基础,概括成17个专题,梳理评介了71位有识之士和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和政策主张,展现了辛亥革命百年来经济金融领域各主要学派的学术观点。17个专题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治理通货膨胀的思想、学说和主张;二是这一时期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用合作事业等
......
《金融学文献通论 微观金融卷(第二版)》是《金融学经典文献通论(第二版)》丛书中的第二卷。全书收录文献综述论文24篇,其中资产定价、金融衍生工具和行为金融领域文献综述文章共12篇,公司金融公司治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文章共12篇。本书收录的文献综述论文涵盖现代微观金融学各主要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次修订对版的37个专题进行了大幅度整合和合并,加入了5篇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包括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证、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资产定价、公司现金持有、公司创新和家庭金融。各综述论文力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梳理和评述各研究专题或分领域的主要学术文献,其目的是为志向开展现代金融创新性研究的同行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因袭相承的,金融学科的存在和发展也必须承上启下,《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的出版,就是为了让金融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不致 断档 ,在考察金融学说在世界各国的存在和发展时中国不致 空白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不只是向国内人士展示在这个领域发展中前人的所想、所为,而且能够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睿智。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共三卷,本卷选择48位代表人物,梳理其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概括其精华,阐述其背景,评价其价值,集中展现了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发展的历史。综观各代表人物的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综览理论趋势,剖析货币内核;用力信用建设,确立核心理念;梳理金融机构,警示风险管理;关注货币政策,构想工具选择;透视
本书对金融行业的银行、投资、证券保险、基金等分支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详细的分析。作者采用现代管理和测量框架,对投资者和储户面临的进行了独到的分析 新的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传统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所有的这些是如何被计量和管理的;并对国内外金融市场正在加强的一体化趋势,以及金融中介朝向单一的金融服务行业发展等变化给予了特别关注。
本书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入门者的角度讲解BackTrader专业量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盘操作技巧,同时结合股票市场、期货、外汇等实盘交易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实例讲解,包括股票价格分析、量化策略编程、策略参数优化等。书中包含大量简单风趣的实际案例,内置专业模块结构图和相关程序源码,方便初学者入门学习,以快速掌握BackTrader的使用方法,为日常实盘操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我们研究世界货币史的时候,看到关于世界古代各国货币名称、货币属性、货币专业词汇的中文译文存在着不统一的问题。为了统一中文译文,便利学术交流,建立世界货币史研究的基础,我们编写了本书--《世界古代货币词汇》,提供给有关学者以及对世界货币史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使用。本书分为上古部分和中古部分两篇,分别选取了这两个时期在世界货币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对其相关的货币词汇给出比较通用的中文名词,并将其来龙去脉介绍给大家。全书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称量货币写起,一直到中国清末民初的货币,将世界货币史中的重大问题通过术语解释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国家实施 大公司、大集团 战略而诞生的一类有中国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在企业集团资源配置和风险管控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为方便社会各界对财务公司的了解和研究,中国财务公司协会每年组织编写《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年鉴》。本卷主要收录2016年度监管机关领导讲话、行业监管和自律工作情况、各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重要法律法规、行业和机构的业务经营统计数据以及行业协会专题与调研报告等内容。
养老金融是指围绕社会成员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 在我国长期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事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空间。因此,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本报告从我国养老金融的行业动态、产品谱系、热点专题以及国际经验等维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2022~2023年养老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本报告旨在为养老金融领域的政策监管者、专业研究人员、机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推动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金融发展道路。
本书是投资大师江恩毕生的投资经验和理念的总结之作,通过回顾45年中股市起起落落的每个细节,结合45年来的实战案例,细致讲解了本人总结的12条投资规则和24条投资法则,是投资者提升自身技术分析水平的经典图书。
2011年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重构:亚洲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亚洲金融合作及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正是此次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亚洲金融合作及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作者主要来自于中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就“新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的亚洲金融合作”、“亚洲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与亚洲货币合作”和“东亚金融监管改革与发展”等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亚洲金融合作及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从业人员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也能帮助大众了解和掌握亚洲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中国商业银行统计年鉴(2007-2012)》为系列书,截至2012年末,我国(不含港澳台)商业银行共412家,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统计年鉴(2007-2012)》收录了已向银监会提供公开披露的年报或审计报告的商业银行统计数据,共计351家。收录了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年报或审计报告中披露的主要指标数据,是一部反映我国商业银行运营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刊物。本年鉴为作者汇编作品,各个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很具有可读性。另外,有一定的连续性,可供相关机构查阅。
本书旨在梳理近代金融业在中国的萌生、发展和变迁的基本脉络,围绕 官商博弈与互动视野下的金融业 、 内外债与金融 、 人物与金融 、 金融中心、市场与货币 、 金融同业组织 和 解放初期的金融业 等方面的多个问题,探究当政者与业界的立场主张、基本金融制度的构建、重大政策出台由来和运作;评析政府决策层、财政金融主管部门同中外金融机构、团体和金融界人士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金融对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工商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