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曹林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时评界,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教授新闻评论课,既有资深的业界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心得,这使得本书在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同时,也具备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梳理。在力求跳脱教材式的传统结构的同时,本书尝试从融媒体时代语境出发,呈现时评写作的新特点与内在规律,传达理性、有效、负责任的时评写作理念。 本书由十六讲组成,每一讲都涉及时评写作理论讲解与思维训练、近期新时评写作案例分析,以及时评写作专题训练建议与学生习作点评等。对于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系学生的专业提升,以及各类考试中的评论写作水平的提高,本书可视为是一本“时评写作实战指南”,与此同时,本书更致力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的评论素养。
本书记录了首都图书馆自1913年建馆至2023年110年来的大事小情,资料来源于主要有四部分:一是《首都图书馆馆史》,二是本馆办公室编制的《首都图书馆大事记》、三是本馆积累的档案文献,四是部分老领导和员工的口述资料。将四种材料融会贯通,拾遗补缺,互为印证,最终形成现在的《首都图书馆110周年馆史大事记》。本书采取依时纪事的编辑体例,即先按年代前后排序,然后以年系事。年中各条目,以月系事;月中各条目,则以日之前后为序;日期确实不详的,放在本年之后,冠以“是年”。 客观记录大事小情,真实反映历史原貌,不加评述,力求简明。本书编有馆长任职年表;副馆长任职年表;书记、副书记任职年表;主任、科长任职年表;副主任、副科长任职年表;共青团书记任职年表;工会主席、副主席任职年表;首都图书馆事业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