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西特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强调,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与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建议相差很远,如果不将政治纳入分析之中,我们难以理解其间的差异。对于其他经济政策而言,政治有同样的作用。 接着他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更好的方法,以理解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的作用。计划、实施以及监督一项交易的成本被证明是解释许多产业组织现象的核心,进而讨论了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政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类似的交易成本,并说明了这些成本是如何影响不同制度和政策的运行的。 作者还利用该分析框架展开了一个内容发展极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利用美国的财政政策和关贸总协定(GATT)作为案例,来说明该分析框架,并表明了政策是如何偏离经济学家理想的效率标准的。同时,该方法也揭示了,一些看起来似乎没有效率的实践事实上在应付由于机
符钢战、史正富、金重仁所著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是中国第一部运用现代经济学框架分析中国经济运行的著作,它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生产、分配和使用的角度入手,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短缺经济的总体运行过程。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首届“中国图书奖”。
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期望能够为20世纪后20年的中国经济变革作出一个有所启发的分析、特别是着重分析重新融入世界市场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诱导与制约;二是要以此介入有关摆脱苏联模式经济制度变革的讨论。本书的出发点,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以上述两者为目的的著作,必须立足于经验分析,而非先验概念。因此,贯穿全书的论断,都是提炼自现实观察或所谓风格化现实,而非任何经济理论的所谓定理。
《创新发展与科学扬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几个带根本性的理论分歧》的论文还对包括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以及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阐释我国提出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原则等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此外,还有经济危机、公共产品、经济学国际化等。这些同样都是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西方经济学的错误理论划清界限。不在这样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辨明是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就会大打折扣。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学术特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分析了西方经济学流派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的借鉴作用,为读者把握当代西方经济思想和理论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书人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概括全面的特点,并结合中国改革的实践,阐述了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一些评述,对读者正确认识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当有裨益。
本书的特点是全、新、精,是根据*的自考教材和自考大纲编写而成的。突出了修改后的大纲要求的重点,且丛书附有*的考试全真题,有利于考生学习和研究,顺利通过教材改版后的考试。本丛书紧扣教材,密切配合考试,所出的练习题覆盖了大纲中要求的全部考点,而且重要知识点均以多种题型反复训练和考查。本丛书是由编著公共政治课教材的几位资深专家担纲,由北京市常年从事自考公共政治课教学的一线优秀教师参与编写的。
为了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本书是严格根据该教学大纲中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编写而成的。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本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经济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能够初步分析和说明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民族、宗教、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能够正确分
本书早在1914年秋即世界大战开始时就已经写完,而计划撰写的序言则写于这一年的8、9月间。 我早就想对*资产阶级的理论经济学进行系统批判。为此,我在侥幸逃脱流放后就移居维也纳,并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受教于已故的庞巴维克。在维也纳大学图书馆,我被迫主要来仔细钻研奥地利理论家们的著作。然而我未能完成在维也纳的写作,因为奥地利政府在战争开始前将我监禁于要塞,而且手稿也被看守人员认真地检查过。在我被放逐的瑞士,洛桑大学图书馆给了我在那里研究“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和老牌经济学家的机会,并探究了边际效用理论的根源。同时在那里我也开始研究英美经济学家。然后,政治活动又使我移居到瑞典,这里的斯德哥尔摩“国王图书馆”以及高等商业学校的专业经济图书馆允许我继续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我被捕后被驱逐到挪威
《政治经济学概论》特点:,体系上的创新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科书本身就应具有创新性。编写中,我们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构架起一个新的理论结构体系。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为四部分:至三章阐述商品、市场、企业及资本运行的一般理论;第四至六章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七至九章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社会主义生产、消费和分配等问题;第十一至十二章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经济问题。 第二,内容上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经济常识讲座,不是零散经济知识的组合,而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因此,全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分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接触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经济自由主义以后,我便被吸引到政治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先是以中国的实践为主,做了一次问题研究,成果为《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后来发现这个方向的研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个案分析,继续进行问题研究,另一个是理论研究。终应在对个案的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理论的优点和缺点,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经验研究方面,基本上是以我国为案例,分析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及两者的互动,成果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对建国50年来影响中国经济的政治因素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种对中国政治经济互动的纵向研究,紧接着我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支持下,对中国的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系列: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导读》内容简介:*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本书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学家布哈林的早期重要著作之一,是一部评论性的经济理论著作,主要对庞巴维克、司徒卢威、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等的经济理论进行批判。该书概述了马克思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流派的理论体系,着重批判奥地利学派有关价值理论和利润理论及其所涉及的有关方面的错误论点。
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代学术名著。导读的内容力求客观、准确、深入浅出,注重可读性。每本导读除了介绍原著者的时候背景、生平、活动和思想外,着重对原著本身的基本内容主和主要论点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并对该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评价。为了使读者能直接领略原著的风貌,还摘录了其中一些精彩的重要段落。这样,通过导读的介绍,读者们将能对原著有一个较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当然,导读绝不能代表替原著,它的作用只是帮助读者去阅读和理解原著。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这套导读丛书的出版能提高广大读者对西方学术名著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深入钻研原著,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理论,从根本上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政治经济学批判“总的导言”,文字简短,但内涵丰富,特别在方法论上。普遍认为,《导言》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的可以与《资本论》相媲美!正是借助于《导言》和《大纲》,《资本论》才得以完成它的创作。《导言》非常详细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深刻揭示了社会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客观关系,本书从写作背景、政治经济学对象与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总体及方法探索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导言》在当代的理论价值与历史意义,对于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亚当·斯密被公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对经济学的贡献,就如同达尔文对科学的贡献一样了不起。《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书,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今天,它被认为是世界上为重要的历史经典之一。 要把这样一部信息量如此庞大的宏篇巨著归纳为52个要点让读者速读,本身是有难度的。在这里,凯伦·麦克格雷迪借助斯密的著作来解读现代世界的金融、商业和经济。她的解读绝不是要代替原著,而是对原著的一个有用的增补,因为本书通过现代的事例和金融故事把斯密的见解中那些永恒的东西结合21世纪的案例展示出来并赋予其新生命。这本精彩的解读版本*是助你轻松了懈《国富论》的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