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实际利率逐渐下降,并呈现出将长期持续的趋势。在有效利率下限的约束下,亦即在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究竟怎样调整财政政策,才能避免世界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实际上,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各国的政策实践已经引发了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作用的重新审视。在本书中,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 布兰查德分析了导致利率下行的诸多原因,并结合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政策和实践例证,深入探讨了低利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今发达经济体政策的实际影响。
宏观经济学 是*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教材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础、长期模型、短期模型、模型的扩展,以及宏观经济问题与政策五大部分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涉及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总供给分析、总需求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模型、开放经济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预期理论、失业理论、通货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本教材参考了国内外多种教材,在理论体系构造上有所创新,以中国的事实为案例,形成了基于中国事实的理论。教材在体例上体现出 史-论-图 一体化,教材深度上偏向于中级教程,形成图像式和代数式相结合的教材模式。另外,教材形式上还附加了 专栏 相关链接 等。
本书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宏观经济学》19 版的双语注疏版。《宏观经济学》19 版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是有史以来发行量*、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本书在经历了前18个版本的积累和沉淀后,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及数据。以此为基础,为了让广大读者对萨翁经典有更好的了解,我们添加了词句解释和注疏 既有译者对标题和难懂的词句的中文注释,也有译者对英文原文中的语言、原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经济学家和企业等的注疏。 《宏观经济学》19 版注疏本共17章,包括消费与投资、商业周期与总需求、货币与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与经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挑战以及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失业、通货膨胀等。每章都有译者的详尽注释和精彩注疏。
本书是一本主要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现代货币理论的入门书。书中从应对时代挑战角度解读现代货币理论,深入回答了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启动我国强大内需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从何而来?财政投资投向哪些领域? 书中阐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原理,指出现代货币理论是经济学的一场新革命,其影响将超出经济学界,对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书中阐释了现代货币理论学派的主权货币理论、功能财政原理和就业保障理论,讨论了现代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探讨了现代货币理论大辩论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根源,揭露了央行独立的意识形态本质。 书中还论述了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讨论了疫后重振中国经济的战略、财政货币制度的革命与国内大循环的历史起源、现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本书以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作为指导,把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同我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相结合,认真汲取近年来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与概括。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单元:单元主要阐述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第二单元主要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性;第三单元主要从体制框架的角度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宏观价值学》研究发现,价值运动是物质能量运动的高级阶段,价值是物质未知能量历经发现、发明、学习、生产与消费五个环节,*终转化为生命效用的结果。投入的要素效用中,除了劳动产品消耗效用需要补偿外,知识效用和大自然再生产消耗效用皆无需补偿,这使得效用大于净投入,产生净效用,价值创造成立。随着社会发展,产品价值生产要素组合不断优化,产品效用上升幅度日益超过产品净投入上升幅度,从而越来越多的产品价值得以产生,产品价值和净价值日益提高。 《宏观价值学》揭示了价格度量对象——价值、成本度量对象——净投入和利润度量对象——净价值的变化规律,为经济学者重新解读经济学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路径。同时《宏观价值学》又是对所有社会现象共性——产品价值生产的量化分析,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你是否正努力想去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呢?你在密切关注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新形势吗?如果是,那么选择本书就对了!有了它,你就能毫不费力地阅读一本700~900页厚的经济学教材了。《宏观经济学思维》有助于你迅速掌握这些经济学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思维》一书中,作者将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组织相关内容和知识要点,并强调其中的重点之处。部分是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长期分析,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第三部分是凯恩斯主义原理,凯恩斯主义原理是绝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尽管很多人坚称“自己并非凯恩斯主义者”。第四部分是政策分析,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五部分是通胀和产出,关注点在于价格上涨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开放”经济体是指一个存在着进出口贸易的经济体。像多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