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不
按照《关贸总协定》第21条,军工产业似乎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丝,其实不然。本书以鲜为人知的材料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以及国防配套工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和软硬风险,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对策。本书即是军工产业的著作,也是一切关心国防建设和中国“入世”后经济安全的读者的解渴读物。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与贸易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一起,成为保障WTO顺利运行的机制。TPRM不仅是WTO的透明机制,更是WTO的监督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硬”监督相比较,TPRM的“软”监督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力而更容易被成员所接受;由于TPRM监督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不仅影响着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更是直接影响了成员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国际过程。因此,对TPRM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已有TPRM研究选取的法律视角不同,本研究从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TPRM,这样,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TPRM的贸易政策效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效应问题,必须对TPRM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有深刻的认识,而这两者又必须建立在TPRM应该继续存在这一基础上。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框架包括TPRM的产生原因、运行机理、对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效应等。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