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 失去的20年 ,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该书借助经济学家思考经济政策制定过程的政治经济学框架,结合地理因素,勾勒出美国贸易政策的经济和政治地理学模型,阐释了经济利益纷争和政治冲突如何塑造了美国 250 多年来的贸易政策。 作者将美国的贸易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独立战争到内战,从内战到大萧条,从大萧条至今。这三个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分歧十分之大,但在每个阶段中,分歧各方的立场都表现得极其稳定,因而贸易政策有相当强的连续性。其根源就在于美国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地理特征都相当稳定。只有当产业的地理分布或者贸易构成发生变化,地区经济利益随之发生变化时,国会对贸易政策的投票格局才会改变。 全书不仅运用翔实的史料,如国会会议记录中各党派代表的发言、政治人物的私人通信、当时的媒体报道和评论等,生
《石油央行》 随着?油收?的增加,沙特积累了?量的美元盈余。如何合理有效地使?这些美元资金,同时应付政府开?、?持沙特国内??油经济增长,成为战后沙特阿拉伯需要解决的重?事宜,中央银?成为其不?选择。作者从沙特阿拉伯货币局(SAMA,现亦称 沙特央?)的成?、发展、挑战及前景四个??,详细记录沙特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油?产国、出?国及?油美元持有者(也是 ?油美元 最重要的诞?地),如何借助油价上升、产量增加及地缘和国际政治关系,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资金输出国,以及如何管理?油美元、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应付国内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和未来投资?向,包括同中国的合作。 作者以内部?视?,??量??数据资料,阐述了?油美元的起源,反驳了包括英文世界?对?油美元的各种误传。其中,关于?油美元快速增长时期,沙特财经官员对投资?向的选择、同包括美国
本书论述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如何在他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跟其他经济学者的辩论,形成自己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 上册一直持续到1960年,涵盖了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研究时期的开端和发展,它追溯了弗里德曼从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名好斗的年轻微观经济学家的职业生涯,到他战时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岁月,以及他在战后成为货币政策主要支持者的思想。 下册涵盖的历史时期是从1960年至1972年间,它论述了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参与的一系列辩论,主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消费者保护和环境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思想的形成。
由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美国经济评论》创刊于1911 年,距今100多年,是知名的经济学期刊之一。 本书是《美国经济评论》为纪念创刊100周年,特邀阿罗(K.J. Arrow )等六位著名经济学家,成立 20 佳论文 评选委员会,由委员会在该刊100 年来刊登的数千篇文章中,甄选出对经济学发展与实践产生深远、重大影响,且富有创造性的20 篇论文。 膺选论文名重一时,代表了每一时期经济学的高学术水平, 同时整体再现了百年来在经济学领域艰辛跋涉、不断探索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美国主流经济学的基本走向。
2024年《世界能源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组织国内油气国企研究部门、专业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等机构知名专家撰写。本报告围绕 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安全 的主题,回顾总结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等世界能源市场发展表征,梳理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研判未来发展变化趋势;聚焦世界和中国能源行业的热点和前沿议题以及影响国际国内能源发展与安全的关键事件,对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供需失衡的调整、全球核能发展新形势、世界储能产业的发展、国际锂资源与锂电池市场发展状况、全球能源市场并购情况、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及中国煤电电价机制改革、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状况、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对世界能源的格局及其走
“华为内训书系·华为管理三部曲”包含了由华为官方授权的三本管理者培训教材,该系列教材传承于《华为公司基本法》,是华为管理25年实践的总结,由《华为公司基本法》起草者、高级管理顾问与管理科学家共同编写,主编团队历时5年整理,解读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财经管理之精髓,周其仁、柳传志、吴晓波、秦朔等联袂力荐! 《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 自1987年至今,30余年的时间,华为公司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靠的是它的竞争力。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当把15万知识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尽管技术很重要,资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奋斗者为本》一书由华为管理层联合编著,取材于任正非及其高管的人力资源
《欧洲文明进程 赋税卷》以世界文明为参照系,将欧洲财税史置于欧洲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予以考察。作者以突出体现欧洲文明特色的议会为轴心,对以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同意为核心的赋税基本理论的学理演进,以财产权利、同意权利等为基础的税收宪制及其在现代的发展演变,以税收主权、税收契约、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等为主要内容的赋税原则的更替变化,以税收管理机构和税收秩序为重点的税制文明的演化进路等做了各有侧重的探析,揭示了欧洲财税史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的继承、调整、发展与创新,力求使欧洲文明在文明群体中的税收财政特征得到清晰的表达、阐释和概括,以利于认识欧洲文明的特性。
2018年以来,世界政治格局跌宕起伏,国际经贸关系急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中俄经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改善,重要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时期的中俄经济合作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和深入研究,并对未来中俄经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为推进中俄经济合作在两国关系新时代取得新的突破和更快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传统的标准解释将始于工业革命的英国现代经济增长归因于地理因素,以及市场、政治和社会的作用。在这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中,经济史学家乔尔 莫克尔将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尤其是思想史相结合,全面考察了英国在1700年之后一个半世纪中的经济发展,有力地论证了启蒙运动带来的创造性及其对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念,影响了英国思想家、发明家、企业家和工匠的经济行为,进而引领英国迈入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启蒙时代英国思想巨变的重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工业革命。 本书超越了传统解释,强调了思想和信念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为我们重新理解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维克托·布尔默-托马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理论范畴对拉丁美洲独立以来的发展进程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总结了这个地区将近200年经济增长的成就和不足,在增长模式、经济结构、殖民地遗产、外部冲击、制度变迁和公共政策以及经济史分期等一系列焦点和难点问题上,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不乏独到新颖而令人折服的见解,故而经得起时间的磨砺。 本书为原书修订第三版,作者根据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适时修正了初版中的个别观点,并且增添了拉美经济史中的中国因素。从本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本人学问的渊博和功力的厚实,同时也能观察到一代英国拉美学学者所具备的理论水准和研究经验。
大衰退: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幸存和发展: 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为何会那样严重和漫长?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都困惑着经济学家们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现任主席本 伯南克甚至将解明美国大萧条称之为依旧无法触及的“宏观经济学圣杯”。但是1990年至2005年的日本大衰退通过证明在传统对策明显失效的同时,一个处于后泡沫期的经济体将会陷入长期衰退,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决定性的线索。 《大衰退: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幸存和发展》一书主张每个经济体都可分为两个状态;普通(阳)态(此时的私营企业都是以利润*化为目标,)和后泡沫(阴)态(此时的私营企业要么埋头于自身债务小化,要么陷于补救病态资产债务表的泥沼之中)。尽管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有效地分析处于阳态时的经济现象,但是当试图解释诸如“流动性陷阱”这类典型阴态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这是人类经济、金融史上一次空前大危机,也是强者斗智斗勇的大博弈。 欧债危机是当今影响乃至主导世界格局、趋势的一条带血的主线。每一个人都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欧债危机:对欧出口商因为欧元的贬值损失惨重,股票市场因为欧债危机的恶化跌跌不休,工业企业利润下滑,失业率上升……人们看到了欧债危机的开头,却看不到它的尽头。看懂欧债危机,不再是一种附加,而是一种必须。 它既与次贷危机密切相关,也将催生新的危机,日本和中国都在其列。未来的危机,无论何时降临,都会与两个字相关:债务!然后,再由此滋生出一系列的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 本书将从全球货币大博弈的高度纵横古今,俯视当前的欧债危机,为读者讲述全新的利益角逐,找到整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