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太新和苏金玉编著的《漕运史话》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古代漕运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漕运出现的原因、发展过程、历代王朝漕运概况;封建政府对经济区的建设,以及经济区人民为发展经济,保证漕粮提供所作出的努力;历代王朝为保证运道的畅通,所进行的治水凿河的活动。同时,还向读者揭示:漕运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对巩固国防、稳定社会秩序所作出的贡献。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需要,又能使有志于从事漕运研究者获益,从而使此书成为广大读者的益友。
《长矛与步枪——非洲金融热战》以殖民主义时期非洲反帝战争的唯一一次显赫胜利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跨国银团的幕后操纵和参与各方的战略得失及历史后果。介绍了埃塞俄比亚饥荒的金融原因和所谓的“生态社会主义”埘非洲政治和经济的毒害。 《长矛与步枪——非洲金融热战》由江晓美编著。
我们这里所讲的买办主要是指为西方商人服务的人,他们大概起源于明代中期西方殖民势力东来,并在中国东南沿海从事商业活动以后。买办在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方面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经济角度来看,它们不仅帮助外商搜集经济信息、招揽业务,甚至帮助外商垫付资本、管理中国员工,在全心全意帮助外资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他们也迅速地积累自己的财富。随着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买办们在政治上也开始具有了话语权,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动,都离不开买办们的积极参与。 潘君祥和顾柏荣编著的《买办史话》即以时间为线索,较为详细地勾勒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买办发展演变的轨迹。
发达的经济为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遗产。虽然它没有像四大发明以及丝绸、瓷器那样名扬世界,但也绝不像西方学者欧·泰勒所说的那样“大概没有一个东方国家的古老文化中曾经包括任何足以同中世纪西方的经院学者们在经济分析方面所做出的良好开端相媲美的东西”(即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代文化中的经济思想连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都不如)。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便可发现不少闪光点。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曾长期高于欧洲一样,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处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考虑到本书的特点,在写作时,只是选择了一些历*为突出的事例和人物,开始时按上述内容分为三篇,即《发展篇》、《改革篇》、《思想篇》。但在写完之后,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本书是天津海关档案馆有关同志们利用馆藏旧中海关原始档案,精心选择翻译成稿,经我社编辑校勘。其行文体例风格均保持原貌。现面向社会出版发行,供各界专业人士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