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为金观涛,刘青峰代表作之一,简体字版初版于1984年,收入第一批《走向未来丛书》,在全民族反思的八十年代畅销一时。1992年在香港修订再版,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几近绝版。2010年法律出版社在修订版基础上,重新印行旧作,以飨读者。 本书以超稳定结构假说来分析中国社会及文化在两千多年间的演变,代表了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观点。本书续篇为《开放的变迁 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本书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 拉伦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学理论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初至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德国的法学理论及方法论。本馆曾引进中国台湾五南公司陈爱娥译本,引进版面世后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学术口碑,但陈爱娥版本是针对学生的节略本,而此次引进德文第六版全版,可以使国内读者全面了解拉伦茨的法学思想。
本书结合国有企业实际,详细介绍了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职责、主要任务、标准规范和实践要求,重点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流程特别是党纪案件办理规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既有流程图示、文书模板,也有实操例证、要点解析。全书脉络清晰、内容详实,突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是国有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参考。
本书深入探讨了数据产权及相关问题。通过横向分层和纵向分阶实现从原始数据到数据应用的解耦,创造性地提出 数据三三制确权法 。 横向分层:从客体、主体、内容三方面对数据与信息、数据的来源者与处理者、来源者所有权与处理者用益权进行分离。 纵向分阶:以企业数据用益权为基础权利,为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利用、数据产品交易构建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阶段分层确权格局。 本书突出了数据产权领域法律和技术的相互交融,将数据产权的法律制度和技术实现进行有机结合,为数据产权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独特的框架和多维度的探讨,本书可为数据产权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法律行为论》立足于民法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规则与司法判例,借鉴比较法上的规范与学说,对法律行为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法律行为的价值基础、私法自治的内涵及其限制、私法自治与信赖保护原则的关系;法律行为在法律事实体系中的地位、法律行为与其他行为的辨析、法律行为的分类、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的主观要件、意思表示的客观要件、意思表示的发出与到达以及意思表示解释的概念、功能、原则与方法;意思表示瑕疵的概念、故意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无意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欺诈、胁迫);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区别、法律行为的形式约束力、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与特别成立要件、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与特别生效要件;法律行为的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概括并批判性地评论了当代著名法学家哈特凯尔森、菲尼斯、富勒、德沃金等人的法律理论,对正义、惩罚、权利、权威、普通法推理、成文法解释、道德的法律强制、守法的义务等法哲学中的基本主题和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也对20世纪以来异军突起的研究法律和法律教育的一般性方法进行了评介。作为现代分析法学第三代学人的代表人物,比克斯对现代分析法学的概念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用这一方法厘清各种关于法律性质的理论。
法律知识是很重要,辩护技巧与起草文书的技巧也很重要,但传统观点认为,法律人的独特性在于他们还拥有一些与此不同的东西。 弗里德里克 肖尔 这是一本有关思维与推理的书。说得更确切点儿,本书讨论的是律师和法官的思维、推理和论证方法。这个群体的思维、推理和论证方法可能与普通人不同,也可能与普通人没什么差别。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是否有别于普通人,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认为某些推理技术是法律决策所独有的。本书就着眼于这些技术。它的目标既在于对法律推理的各个话题进行严肃的学术探讨,更在于向刚进入或即将进入法学院的学生们介绍法律思维的本质。
《法学译丛:法学方法论》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 拉伦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学理论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初至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德国的法学理论及方法论。 台湾学者陈爱娥女士所译的这版为节略后的学生版,目的是使读者能够从著者宏大的叙述中辨析源流,迅速获得德国法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印象和梗概。 正如第五版的 法学方法论 ,六版也是以节略的 学生版 来发行的。节略的部分是论及历史、批判性部分的前四章,其主要处理十九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结束之间,德国的法律理论及方法论。缩简后的陈述始于介绍本世纪初的利益法学及评价法学。该章及继其之后的体系性部分,则未加变更的进入学生版中。 德国法学中的自明之理及其方法论上的进行方式,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部分植基于19世纪的学术上,例如萨维尼,耶林及其
本书是台湾地区知名民法学者、台湾大学法学院教授黄茂荣先生经典著作的修订七版,该书修订自原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和法律出版社分别出版过的《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本书是黄茂荣教授论述法学方法论与民法发展的经典著作,共分为八章,分别是 论法源 论法理 法律概念 法律规定之逻辑结构 法律体系 法律解释 法律漏洞及其补充的方法 法律事实的认定 ,主要阐述法学方法对现代民法的影响,并从其中认识法学方法,以及训练运用法学方法进行说理的能力。
本书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不是学术论文的汇集,而继续保留了学术随笔的性质。本书绝不是对法律格言作出专门研究的学术作品,不拘泥于法律格言的原始出处和含义,而是结合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这些格言所包含的理念,来作出新的理解和评论。或许,制度也罢,规则也罢,法律条文也罢,在程度上都属于 过眼云烟 ,甚至稍纵即逝。但那些隐藏在制度背后的 理念 或 思想 ,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那些历经数百年而仍具影响力的法律格言,其原因就在于此。
本书为陈瑞华老师的一部学术演讲稿,收录了作者在全国各地所做讲座的精华:既有为初涉法律之门人士准备的法律入门知识、为法律实务人士准备的职业技能训练、也有为法学研究人员准备的问题研究。全书分为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程序法的基本理念、证据法的九大原理、刑事诉讼中的公平正义理念、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刑民交叉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行刑交叉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法官的思维方式、辩护律师的思维方式、检察官的思维方式、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困境和出路十一部分。
汉斯 凯尔森被公认为20世纪重要的法律理论家,他*著名的就是阐述了 纯粹法律理论 。 本书初版于1945年,凯尔森借此将其纯粹法律理论适用于 二战 后美国的环境。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讨论法律,第二部分讨论国家。这两个相关的主题结合起来就是截止到当时凯尔森法理学系统与全面的阐述。
《全国法院第三十五届学术讨论会一等奖论文集》所选的文章不仅对涉及人民法院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宏观理念和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对民事、刑事、行政法律适用等审判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不仅代表了当前法院系统学术研究的水平,也反映出当前社会对法院工作涉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关注。论文集突出强调了审判实践的特点,论文作者来自审判实践一线,他们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大都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而且论文的作者大都拥有相当的法学学术背景和比较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因此在运用相关的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归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时,得出的结论对审判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我们相信本论文集能够对各级人民法院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为百姓服务
本书为 法治原理与实务丛书 的一种。作者刘平自1996年开始从事政府法制工作,有法制监督、行政复议、行政立法、政府法制研究等多岗位经历,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长期兼任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所长。在行政法学、宪法学、立法学、法理学等领域理论造诣深厚,实务经验丰富。 法治原理与实务丛书 目前拟收入作者刘平 行政法治四部曲 :《法治与法治思维》《行政执法原理与技巧》《立法原理、程序与技术》《行政救济的法理思辨》。 本书是在作者所著《行政执法原理与技巧》(修订版)(2018)基础上,补充近几年尤其是二十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提法、新精神、新经验,推出的第二版。 本书以一线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提升为目标,梳理相关法理依据和实践技巧。全书分为三篇,分别是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
这是一本解答HR劳动法问题的专业书。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HR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劳动法问题,由于劳动法问题纷繁复杂,HR往往很难获得准确而专业的解答。从帮助HR解答劳动法问题的角度出发,本书汇集了1000个HR原生态实操问题,这些问题全部为HR的真实问题,源于实际工作当中。当然,是其他人的问题,也可能是你的问题。我们希望这本书能还原HR*真实的用工疑惑, 成为最接地气的HR劳动法实战解答。 你的劳动法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本书以逻辑主线为纲,从 实战 出发对如何进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进行讲解。通过 椅子 这一模拟案例,讲解如何借助逻辑主线来撰写权利要求,并借助真实专利技术方案,对实战中权利要求的撰写进行分析。对于说明书的撰写,本书从 清楚 完整 支持 这三个方面给出了整体撰写原则,并结合真实技术方案,对说明书各部分的撰写要求进行了讲解。全书始终关注逻辑主线这一专利代理中的核心要素,并始终强调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全书绝大部分内容为案例实践,通俗易懂,适于从事专利实务工作的人士阅读。
书主要关于新能源项目并购法律实务,体例上分为四个章节和附录。 br 第一章首先介绍我国新能源发展历史沿革,并对我们新能源立法沿革按照不同阶段进行了汇总整理,以便读者能够从宏观层面了解我国新能源概况;同时,为方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本书后续章节所涉具体新能源项目相关内容,对基本的新能源相关定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新能源项目并购过程所涉法律尽职调查需要关注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对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海上风电项目、抽水蓄能项目以及新型储能项目进行了介绍,为读者开展前述类型项目并购保驾护航。第三章对新能源项目并购交易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别对新能源项目投资并购四种模式以及基金股权预付款模式、交钥匙工程预收购模式、户用光伏合作开发
本书以2023年修订后的行政复议法条文为据,逐条进行解读。 【条文主旨】:简要说明法条的核心要义。 【条文解读】:精准阐释法条原意,系统解析规范目的、重要概念和法律制度。 【适用指南】:着重解决实务问题,对新规定的适用难点进行深入探讨。 【关联规范】: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案例评析】:通过以案释法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法律的适用要点。 本书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法律实务人士提供了兼具高度与深度的工作指引,是准确适用法律、防范法律风险的必*参考书,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学习掌握行政复议法的相关知识。
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依然保持其前景不明朗的特点,这自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良序而稳定社会的要求,而政治哲学的正义目标的预期后果却正在于这样一种社会 ,这为政治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可以说,正义的问题是政治哲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围绕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政治哲学史呈现为异彩纷呈的图景。然而,自功利主义出现以来,各派理论不管沿着何种路径展开其自身的逻辑,都不可能绕过对功利主义的回应、批判。 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后,当代政治哲学的版图重组,不仅历史上既已形成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各派理论的坐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伴随着人们围绕《正义论》一书所展开的理论论辩,公民资格理论、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权主义等理论派别异军突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功利主
本书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历史沿革、保护法益和特征、行为类型和一般条款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种行为类型,分别针对商标混淆行为、冒用驰名标识行为等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保护范围、类型和规制等进行了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立法。该法在条文结构上分为总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十章110条。在明确 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分级诊疗 等基本制度的同时,又对社会办医、医患纠纷、特种药品需求等现实问题予以了明确回应。
《常用司法鉴定意见质证要点》一书包括了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意见等20个常用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要点,在体例上分为概述、主要法律规定、一般质证要点和实案诠释质证要点四部分。 概述部分是对该类鉴定意见的大致介绍,主要法律规定罗列了该类鉴定意见常用的法律规定,一般质证要点介绍了该类鉴定意见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实案诠释质证要点部分结合真实案例展示了针对个案会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特殊问题,以及从律师角度如何质证。 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律师对鉴定意见质证只是对鉴定意见审查的一个环节,公、检、法各个环节的司法人员均会对鉴定意见进行程序和实体的审查,因此,本书虽然是以律师角度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但同时也会给公、检、法人员在审查鉴定意见时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