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导论部分介绍国内外反避税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从避税的概念、属性、构成要件三个方面论述避税的法学构成;第二章从反避税的正当基础和法律制度及方法两方面论述反避税的制度实践;第三章是反避税的法学比较,包括对实质课税原则的介绍、我国 合理商业目的 反避税思路的应用、BEPS框架下欧盟反避税指令的比较研究;第四章论述反避税程序中政府权力如何规制。
曹 越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全国税务领军人才,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 121 创新人才,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擅长财税一体化处理。 王质君 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在职干部,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稽查局人才库成员,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长期从事税务稽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郭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著名注册会计师、会计职称考试辅导专家。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部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的征管需要生态环境部门与税务机关两大机构的有效协作。跨部门协作不仅是税收征管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协作系统理论应用于整体政府治理,包含目标、意愿、沟通三要素,其为解决政府部门隔离、行为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本书通过协作系统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实践、制度现状和完善路径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为解决环境保护税征管困境提供了制度指导建议,也为我国税收征管跨部门协作提供了可应用、可复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同时还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协作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引。
在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同时,两岸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进入新阶段。两岸法律制度特别是税法制度的差异性对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带来新挑战,也为两岸税法学理和应用研究带来新课题。在此种背景下,两岸税制建设和税法发展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此种比较研究也能为两岸税收政策制订和税收协议履行、两岸实务界相互投资与贸易往来提供咨询参考和专业意见。 作为两岸经贸协定重中之重的两岸租税协议安排,涉及两岸税制的特殊性和两岸税法的衔接问题。囿于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社会政策、税收法治水平等主客观条件,两岸税法在历史沿革、法理依据和制度构建上有一脉相承之处,但也有诸多的差异性和不同点。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而法治又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税收法治开始步入快车道。两岸税制建
本书基于英文财税史、宪政史和法律史著作,同时梳理了我国史学界近3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1066年“诺曼征服”到1689年“光荣革命”时期英国课税权的历史变动轨迹,对英国封建社会的特征、英国议会制度的变迁、英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等问题也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剖析。《英国税收法律主义的历史源流》笔者李建人认为,英国税收法律主义原则演变的中心线索是税收封建契约主义向议会课税权的转变。在议会课税权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条斗争线索:主线是国王和议会对课税权的争夺,1689年《权利法案》树立了议会课税权的法律地位;辅线则是议会上院和下院对课税权的竞争,1949年《议会法》确立了议会下院对课税权的独占权威。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所得税法均对并购交易作了特别规定,允许纳税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适用相应的免税待遇,即为利益持续原则。该原则是设计并完善并购交易所得税法律制度的逻辑主线,是进行并购交易所得税税务处理的前提与依据。主要包括企业营业持续原则与股东利益持续原则两个方面。我国的并购所得税制度是针对并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和补充而构建起来的,缺乏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及安排,致使一些税务处理规则与利益持续原则相背离。我们需要在考量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与完善。
在税法的研究中,发现税法学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其固有的概念与原理是有限的,需要从其他法学学科中介用与援引,因而税法科学的构建,一开始就是开放的与包容的。税法以法律行为或其经济后果为课税客体,因而税法与民商法的交集处甚多。同时,税法负荷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如何与宪法、行政法的价值体系保持协调,是科际整合的新命题。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我国法学界颇有进取精神的青年学者,他潜心对税法领域进行探究,并用心地写成此书。作者写作,追求的是完善税法理论,解决税法总则缺位的现象,重视以法学的方法来验证税法,对税法的概念借用、体系化、类型化作了较多的分析。同时,对税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税法解释、税收规避等作了比较法上的研究,较全面地叙述了现代税法的变迁。这种专题的深入探讨,对提升中国税法的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工业机器人的测评技术。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础、标准概述、测试技术概述、整机性能及安全可靠性测试技术、标定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关键零部件测试技术、专项检测技术、生产线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技术、评价方法、典型测试案例分析等。
随着R语言的流行,从数据中学习比过去更加轻松。本书是通过R语言掌握数据科学技能的快速入门指南,书中一步一步地介绍如何在免费和流行的R统计包中建立每一种类型的模型。书中的案例描述得很清楚,几乎所有的代码都可以使用。读完本书,读者将可以在自己专注的某个领域把书中所介绍的技术付诸实践。本书适合数据科学入门的读者阅读,尤其是通过R语言实现数据建模和分析方法的读者学习。
金融创新不仅是促进金融市场从低到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引发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导火线。本书以金融创新的税法规制为题,从金融创新与税法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出发,分别从实体、程序和政策选择三个方面对金融创新的税法规制所涉及的问题予以全面的研究,以金融市场尤其是金融创新的特性为出发点,研究税法的应对路径与措施。 本书对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税法理论的发展和制度设计的思考秉持法学理念和法学规范分析方法,对金融创新趋势下的税收课征问题从宏观性、一般性的视角予以考察和研究,并强调以公平、简约的方式构建金融税法制度,提出必须立足于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金融创新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税法规则,税收政策的选择应当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避免金融创新风险的产生等观点,富有学术和实践双重价值。
本书以中国现行税收法规和有关性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地概述了中国现行得税制度的基本情况,包括税制发展的简要历史,各种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计税方法、减免税规定和有关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等内容,并配有适当的计算举例和图表,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查阅方便,可以较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所得税制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衡平税法研究》在全面梳理学界与实务界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各种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税收立法蓝本基础上,提出制定《税收衡平法》是在我国难于制定税收基本法情况下的一种次优选择。更符合《立法法》的精神。在非均衡经济条件下,为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协调社会贫富悬殊等矛盾方面将表现其他税收法律、法规无法替代的作用。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法导论》靠前版于2010年6月出版以来,法律、判例法以及学术讨论都有了新的发展。因此,考虑到这些新变化,迈克尔?朗著的这本《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法导论(第2版)》对以下问题做出相应论述:2011年公布的新《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UN Model)、2010年公布的《经合组织税收协定范本》(OECD Model)第7条新条文、持续讨论中的银行保密制度、税务情报交换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受益所有人概念等。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工业机器人的测评技术。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础、标准概述、测试技术概述、整机性能及安全可靠性测试技术、标定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关键零部件测试技术、专项检测技术、生产线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技术、评价方法、典型测试案例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