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大量案例,解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事实认定、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等行政法中的重要命题。本书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又通过理论分析、规范解释等方式重新回到案例,从案例视角对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抽丝剥茧,梳理出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成果。让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执法中容易触碰的法律底线,防止在行政诉讼中出现败诉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应从哪些角度防止行政行为存在的违法与瑕疵。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著的《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共分两大部分:**部分是法院制作的文书,其中又分别包括法院对当事人制作的文书,主要有判决类(含调解)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通知类文书等共96个;还包括法院内部制作的文书,如各种内部报告类、函件类文书等共14个。第二部分是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文书,主要包括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等,共22个。
2017年11月13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解释》,并于2018年2月8日正式实施。这部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通过的又一部诉讼法的基本司法解释,是对以往司法解释、司法批复、司法政策的一次全面总结、汇总、修改、完善,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尺,将对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行政审判工作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该司法解释与法释[2000]8号司法解释相比,新增条文82条,修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有7条没有修改 主要涉及期限、中止诉讼、终结诉讼、上诉程序、发回重审程序等。) 本书稿以讲义的形式,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内容包括受案范围、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和判决、行政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七版)》是根据*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教材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本书第六版问世以来,陆续发生了几件对本书内容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迫使 我们不得不对本书进行全面修订,推出本书的新版 第七版。否则,本书的内容将会落后于时代,与现实脱节,给以本书为教材的广大高校师生带来困难、困惑。近年来发生的对本学科有重要
根据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定的判决有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重作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和行政赔偿判决6种。2000年人民法院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增加了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3种。根据20多年来的司法实践和学理论证,行政诉讼法拟可再增设给付判决、禁止判决和补正判决3种。本书以12篇专题论文的形式,深入而系统地分别研究了上述12种行政诉讼判决的概念、法理基础、基本功能和适用条件等,有的专题还提出了行政诉讼法有关判决条文的修改意见。本书是国内部全面论述行政诉讼法判决的专题著作。
作者积10余年司法行政经验,汇集政府信息公开、房地产登记、房屋拆迁、违章建筑、交通违章、学籍处分、出入境检验、医疗鉴定、质量安全监督等50 个当今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诉讼案例,就诉讼法律关系、证据作用及诉讼技巧等进行分析,指点迷津。 魏建平编*的《辩论智慧(行政诉讼中的法与理) 》可供法律工作者和关心法律事务的读者参考。
◎以案释法:从全国各级法院的23215个真实判例中萃选出632个典型判例来解读法律,涵盖诸多社会热点,帮助读者深刻领会法律适用的要点和难点,发现行政法思想。 ◎规范分析:重视对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的解释、批复、文件及各部委规范性文件、内部文件、各地区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的适用解读与分析。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准确理解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院承办起草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编写了《人民法院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本书重在对司法解释进行逐条释义,准确阐述条文要旨、起草背景、条文理解、适用指引。
《行政诉讼法修改资料汇纂》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编写,采取汇编形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订过程中的各方意见、草案进行了整理。包括以下六类: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稿、1989年《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修改建议稿、部分高校修改建议稿、境外立法例。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并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稿包括一审稿与二审稿;人民法院修改建议稿包括(一)、(二)两版;高校修改建议稿包括北京大学修改建议稿、清华大学修改建议稿、中国人民大学修改建议稿、中国政法大学修改建议稿;境外立法例包括法国《行政诉讼法典》(法律篇)、德国《行政法院法》、日本《行政事件诉讼法》、美国《联邦
本书对新行政诉讼法分专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以期为全体行政审判工作人员和广大行政执法工作者提供一本简明而实用的教材,帮助广大读者从总体上把握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将对法律条文原意的解释与修法背景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审判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在“知”的方面对读者有所帮助,而且也力求对其“行”有多益处;三是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与相关的法学理论和比较法研究结合起来,为读者理解条文提供理论资料,并有利于读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研究行政诉讼法领域的有关问题。
本书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编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全部内容进行逐条释义,对行政诉讼法修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从司法的角度,对行政诉讼法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客观的解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诉讼法的修订背景、修订重点、司法执法适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公布了大量有关行政诉讼方面幟文件,我们将将1982年以来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汇集成《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司法解释汇编》一书,其中收集法律9部,人民法院有关行政诉讼方面的解释、批复、答复、通知和规定等司法文件300余件,人民检察院有关行政诉讼方面的文件2件。本书资料详尽,丰富全面,为广大行政审判法官、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公民在诉讼活动中查阅提供极大便利。
《行政诉讼案例研究(九)》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登记、行政确认、政府信息公开 、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复议和其他所有部分的内容,书中91个案例均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选取,对行政案件的办理思路、实践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代表了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做法,对于指导审判实践、统一裁判标准、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法律意 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特点如下: 一、权威编撰 本书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辑审定,内容准确、权威。 二、精选文件 从我国数千件法律文件中,精选出使用频率、实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四个效力层级的法律文件,共计295件,所选文件截至2011年11月。 三、准确查找 1.将所选文件分为:宪法类、民法商法类、行政法类、经济法类、社会法类、刑法类、诉讼及非诉讼法类七大类。每个大类下再根据内容进行二级分类,并按照文件的效力层级进行排列,力求主题明确,层级分明。 2.除常规目录外,本书还制作了拼音索引,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查找文件。 3.选取了部分重要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逐条加注条旨,言简意赅,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了解条文内容。 四、动态增补依托我社权威法规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提供
《行政诉讼*学》初版于1994年7月出版。根据行政诉讼*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历经多次修改重版。2015年5月1日,我*《行政诉讼*》在施行25年后,进行了一次大修,高****也在同时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共和*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样,《行政诉讼*学(第七版)》也在2015年进行了修改,为《行政诉讼*学》第六版。2018年2月,高****又公布了《高****关于适用(中华**共和*行政诉讼*)的解释》,共163条,统一了此前所有的行政诉讼司*解释。这样,《行政诉讼*学(第七版)》在三年后又迎来了新的修改,是为《行政诉讼*学》第七版。全书仍由原编写者执笔修改。欢迎阅读和使用本教材的广大读者提出意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本书共分上下两篇共27章,对行政法概念、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规范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与征用、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行政给付玉行政奖励、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等作出了详细论述。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
一、全面收录,科学编排,便利查询 本书收录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至2020年11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全部行政诉讼法律和司法解释,重要的司法文件。内容包括综合、起诉受理与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时效期间、证据、审理与判决、执行、行政公益诉讼、涉外行政诉讼、诉讼费用、国家赔偿等。全书体例清晰、查阅方便。 二、特别收录指导案例、典型案例、对照图表,方便实用 本书对相关核心主体法附加条旨,指引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条文。特别收录了*人民法院公布的所有行政诉讼相关指导案例和《*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以来刊登的行政诉讼相关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另外,本书还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新旧条文
本丛书共21个分册,2016年新增5个分册。独具以下三重价值: 1.文本权威,内容全面。涵盖业务相关的所有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部分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法律文件。 2.查找方便,附录实用。全书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方便读者对某一类问题的集中查找;重点法律附加条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附录相关典型案例、文书范本,其中案例具有指引 同案同判 的作用。3.免费增补,动态更新。
本书是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组织力量对中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进行多年研究所形成的成果。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它由十三章136条组成:第二部分是对每一建议条文的释解,包含了建议修改的理由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乃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是附录,收集了二十多个中外有关行政诉讼的专门性法规与司法解释。此书可供从事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教学与研究的人员以及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学习与参考。全书约110万字。
行政执法工作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多个方面。实践中,行政执法不注意法律法规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行政处罚随意性大、行政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行政处罚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混用、行政罚没权和罚没收据滥用、不告知或不正确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相关权利等情况时有发生。针对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为帮助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切实掌握并贯彻法律的有关规定,为使司法机关、律师、公民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执法办案的规定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我们组织编辑本套丛书,精心打造以下独特价值: 1.文本权威——书中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标准文本,废止或者失效的条款均在文本中注明,修改的条款均按照修改决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方
本书由全国各地法院选送2010年审结的行政类案例,并由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家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反映了2010年中国行政审判的全貌。
司法批复是司法机关针对行政审判实务中疑难、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的答复意见。行政诉讼法的内容比较原则。按照法律规定,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示。人民法院的答复意见既对该具体案件有约束力,也对同类案件有参考价值。因此,司法批复具有类似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司法批复属于广义的司法解释的范畴。《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诉讼程序卷》是对司法批复的解释,实务意味浓厚。《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诉讼程序卷》又不仅仅是实务书籍,在阐述相关实务问题时,也闪耀着理论的光芒,相信对于行政法学研究也会有所助益。
《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从行政审判的视角,对行政诉讼制度的许多重要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既包括对诉权保护、审理标准、裁判方式、民行交叉等行政诉讼框架性、结构性专题的研究,也包括对行政许可、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等近年来受到司法政策高度关注的行政争议高发领域或者新类型行政领域的行政诉讼专题的研究,还包括对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方向所作的宏观思考。作者紧紧抓住行政审判前沿问题,结合*理论成果,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历史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在揭示我国行政审判制度发展脉络和各种机制运转情况的同时,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为行政诉讼实务工作者、理论研究者以及希望了解行政诉讼制度的广大读者提供重要指南和参考。
《行政法治的理想与现实》运用实证调查方法全面考察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现状。本选题内容形成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年之时间点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法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跨学科的多面向分析,推动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作者于2010年11月开始启动"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课题并重点开展了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的实证调查研究。实证调查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不同群体对行政诉讼法本身及其目的、功能、实施、修改、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看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的具体规定在实际运行中被遵守与执行的状况。内容包括针对法官、民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律师四类群体进行的关于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及对部分法院2009-2010两年行政裁判文书开展的内容分析。1993年由龚祥瑞先生主编的《法治的理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