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家型法官司法意见精粹:刑事证据卷》针对当前审判中最热点和疑难的问题,采用实证方法提出了解决思路,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佳作。既适合作为全国法官培训学习及工作用书,也可为广大研究人员、律师及当事人了解法官如何办案、法学理论如何运用到审判实践提供最直接的实证材料。
本书对美国证据法理论基础问题做了全面呈现,全书分为十二编,涵盖证据审查实务的内容:编导言论述证据的准备和展示;接下来的第二、三、四编论述了询问证人的方法,证据的采纳和排除以及证人的能力;第五、六编关于两种来源的特免权;第七编论述了证据的相关性这一关于证据性质的重要内容;第八、九编分别论述了物证和书证的相关规则;第十编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英美法系证据法的重点——传闻规则及其例外;两编分别为司法认知和证明负担。
证人证言是最常见的证据之一,在整个证据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证人证言与人的感知、记忆、陈述密不可分,证人证言可信性是法学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以法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视角就证人证言可信性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立足我国司法实践,结合外相关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尝试建构证人证言可信性研究的科学体系。
本书共十章,围绕刑事证据审查模式实践反思与重构展开,先从理论上解构客观性证据和客观性证据审查运用模式,而后根据客观性证据种类分而述之。通读全书,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一是观点新。新在认识方法,全面阐释主观性证据和客观性证据的分类认识,以及客观性证据的再次分类认识;新在运用、证明方法,由主观性证据中心转向客观性证据中心;新在证据印证规则,以客观性证据检验主观性证据真实性。二是内容实。全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司法实务,紧紧围绕证据审查运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已经影响和容易影响证据效力的关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方法,规范、解决“类案”问题,尽是“干货”。
本书为证据法学论丛第九卷,是 犯罪证据专题。分设卷首视点和四个栏目, 个栏目较为集中地讨论了 犯罪 侦查与技术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审查判断、转化运用等,第二个栏目围绕 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与判断,讨论了吸毒驾驶案件的鉴定、新型 犯罪的证据收集、印证审查的价值与局限、零包贩毒的审查路径以及毒品案件辩护中的证据问题。第三个栏目从实证角度,对捕诉一体化下 居间犯罪的标准、证据不足不起诉问题、新精神活性物质类犯罪主观明知的认定、印证证明存疑 案件作了探讨。第四个栏目主要以司法机关 案件办理情况为样本,分析了 犯罪案件的证据运用和 犯罪刑事司法防控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