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国际涉水条法研究》由孔令杰、田向荣著,首次以国际涉水条法研究为题,在明确国际水法与跨境水资源冲突和合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历史、法律和政策等角度着重研究了与我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四项国际涉水法律文件,从争议起因和各方诉求、判决推理和依据、案件启示和意义等方面研究了五个重要的国际涉水案例。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绪论为国际水法与跨境水冲突和合作;章为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研究;第二章为联合国欧经委赫尔辛基公约研究;第三章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跨界含水层法草案研究;第四章为国际法协会赫尔辛基规则与柏林水规则研究;第五章为国际涉水案例研究;附录为重要的国际涉水法律文件。 《国际涉水条法研究》可供国际法、国际政治、水资源管理、环境生态等学科研究跨境水资源问题的学者参考,也可供从
《公法研究》为浙大法学院公法所师生的研究成果集,针对当前公法研究领域的 进展,提出研究见解,既有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又有评论性的观察研究,代表了当前公法研究领域的 成果和水平。设有专题论文、判例评析、域外公法、名作书评等四个板块。所涉话题包含过罚相当原则具体适用的发展、实体行政处理的程序性裁判、行政法总论与参照领域理论、行政法学研究的新视野等。既有理论上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又往往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所提出的务实思考。 《公法研究(第20卷)》包括了专题论文、判例评析、域外公法和名作书评四大部分共十几篇文章。
本书从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切入,依次展开研究开发技术能力、融资方式和惠益分享,最后落脚于中国权益维护的机制调适。核心观点是:依托平行开发制基础上的联合企业制,剖释该理念对开发技术能力、融
本书是《国际公法》一套两卷本的上卷,其涵盖了国际公法在和平时期解释与适用的相关问题。与此对应,下卷将集中讨论国际公法在武装冲突中的解释与适用问题。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国际公法是“国际法治”理念的实质内容的首要组成部分,它规范着国际秩序总体的运行,决定着国际政治权力的稳定分配和行使,支配着这一秩序中规则的创制、解释、适用、修订、废止,并通过《联合国宪章》的宪纲作用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体系。 本书特点:,其出发点是国际公法为实用学科;第二,本书包含了和平时期国际公法的解释与适用,既是向经典教科书方向的回归,也是特别考虑到在当今世界中局势的国际公法所发挥的、极为突出的正面作用。 本书既可作为教科书供学生们学习,也有为研究人士用于讲述、研究的作用,同时也兼顾实务工作参考的功能。读
本书分为绪论、冲突法的历史、冲突规范、外国法的适用和排除、法律选择的方法与法院地法适用的合理限制、自然人、法人、财产法、合同法、非合同之债、亲属法、继承与遗嘱共十二章。该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和探讨了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与法律制度,并重点介绍和评价了2007年、2008年欧洲议会(欧盟)与欧盟理事会关于合同之债与关于非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条例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社会新近制定的国际私法法律规范。
《国际航空法》一书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至今已经历了8次修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2012年出版的第九版。本书已经成为了欧美各国关于航空法律制度的经典读物,其突出特点是全面地展示了在航空领域,各个国家在法律制度方面已经取得的共识和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涵盖的法律领域囊括了物权(航空器权利)、合同(货物和旅客运输、保险安排)、侵权(撞机等飞行事故、产品责任)、公共管理(空域管理、事故调查)、市场管制(准入条件、环境保护、竞争秩序)以及刑事责任等全方位的议题。特别地,本书还辟专章总结了欧盟这一独特法律体系中的航空法制问题。本书适宜作为法律工作者和航空业界人士的专业参考读物,也可作为法学专业和航空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指导用书。
《东京审判研究丛书(3):梅汝璈东京审判文稿》收录了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在东京审判期间往来的函电和所作的日记、审判结束之后就东京审判进行回顾和反思的重要著述,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等。这些文献不仅珍贵稀缺,且可读性强,从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梅先生深厚的法学功底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更能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二战期间的累累罪行以及东京审判的正义与合法性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